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汇报.docx
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汇报为改变丘陵地区落后面貌,20XX年,XX市委、市政府在XX县成立XX市丘区脱贫攻坚示范区(简称综改区)。三年来,综改区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为突破口,激活闲置资源、推进抱团发展,新发展藤椒、柑橘等特色主导产业3.5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XX年的7600元增长至XX805元,走出了一条丘区农村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一、“三项创新”破解农村发展难题针对三农发展存在的“人、地、钱”等突出问题,综改区积极创新实践。一是全面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放活土地经营权。将综改区作为“农村房屋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小型水利产权”等农村产权“多权同确”率先实施区域和农村产权“三权分置”试点区域,建设完成县乡村三级产权(股权)交易流转中心,鼓励产权流转交易和抵押融资,让权生钱。二是探索人才培育引进新模式,推进能人治村。依托农民夜校在全县48个乡镇669个村建立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讲习所,加大技术、政策和改革措施宣传。创新人才支持模式,将对产业发展有积极贡献的业主,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同意,以“新乡贤”身份入赘农村,与普通村民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三是创新金融扶持办法,破解融资难题。综改区出资300万元分险基金,与县农商银行合作设立“扶贫产业贷”,银行放大10倍重点支持与龙头企业达成产供销协议、贫困户社员占比不低于90%的专合社发展。专合社可争取最高300万元的信贷投放,贷款利率按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执行,前三年由县财政全额贴息。目前,共为30余家农业经营主体发放扶贫产业贷款3000余万元。二、“五大合作”整合农村闱置资源综改区率先试点“三变”改革,选择XX南路XX个镇乡XX个村开展试点,20XX年在全县62个镇乡224个村纵深推进。一是整合集体资源,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界定成员、股权量化”,摸清“三资”家底。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把集体闲置的校舍、房屋、土地、果园、塘库堰等资产通过入股产业等方式“还权赋能"。20XX年底,试点村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XX家,全部实现集体经济零空壳,其中3个村集体收入突破10万元。二是整合土地资源,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动员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引进龙头企业、业主等方式进行整体发展,对不能招引业主统一经营的,以村为主体统一发展产业。同时,在涉农项目上优先安排已完成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村社,助推产业发展。20XX年,试点的XX个村均组建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农户占64%,土地集中规模达到60%以上。三是整合闲散劳力,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将土地入股后的闲散劳动力聚集起来组建劳务股份合作社,根据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技术程度等特点,有组织地输送到新型经营主体就业,实现多种渠道创收。20XX年,共组建XX个劳务股份合作社,入社XX40人,实现总收入420万元,人均增收3XX4元。目前,正在建设全县劳务股份合作联合总社。四是整合房屋资源,组建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农户可利用自家住房入股,由股份合作社统一经营民宿游或统一租赁给企业、个人发展民宿游,实现保底收入+分红。20XX年,共组建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5家,实现旅游收入107万元,带动入社农户增收3350元。五是整合闲散资金,组建置业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整理,把节约的建设用地或一般农用地集中起来,在无法异地发展的情况下,整合农民的技术、资金,就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厂、仓储(物流)用房和停车场等,实现入股分红目标。目前组建置业股份合作社2家,建设1处加工厂和1处仓储(物流)用房。三、“五种模式”强化群众利益联结针对过去产业发展扶龙不扶农、产业不带贫现象,综改区创新群众利益联结模式,保障农户特别是贫困户长期稳定收益。一是代建代管四方分成模式。通过与可士可公司合作流转土地(300元/年),建成2000余亩甜橙基地,并由公司在前三年进行代建代管,待甜橙产生收益后交由村合作社进行管理运营,公司按照1元/斤的保底价进行产品回收。收益按照“土地入股农户、专合社、公司、村集体”的比例进行分成,甜橙盛产期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人均增收近3000元。二是“金鸡代养”筑巢引凤模式。政府配套基础设施,企业(铁骑力士)提供种苗、技术、饲料及销售全环节服务,金融机构(农商银行)提供贷款,贫困户通过小额扶贫信贷资金入股,合作社建养殖场并进行管理运营,企业按照3.XX元/只支付代养费,合作社在扣除运行经费后,按社员入股比例对代养费进行分配。截止20XX年底,6个示范点共出栏土鸡32万只,实现代养收入86.4万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4320元。三是合股经营抱团发展模式。王太沟村组建原盛农民股份合作社,共入股土地XX50亩、资金48万元,农户入社比例达99.3%o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藤椒1200余亩,企业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赊销药肥,合作社组织农户统一施肥、防病、修枝。成熟后由企业以保底收购,收益扣除成本按照入股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村集体比例进行分配。丰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收入600余万元,入股村民将获利XXO余万元,带动户均增收3200元以上。四是股权量化精准扶贫模式。王家堰村通过引进外地职业经理,采取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组建奕XX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台湾泥瞅净水面养殖。同时,将支持该基地的财政补助资金XXO万元量化到合作社成员,将产业扶持基金、社会帮扶资金53万元作为贫困户集体股本。收益分成按照合作社、未脱贫农户、已脱农户、村集体比例进行分配。20XX年实现产值360万元,入股社员人均增收XX19元。五是乡村旅游“保底+二次返利”模式。鲜家嘴村成立旅游度假股份合作社,引进XX牡丰公司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集中打造“九龙山牡丹谷”乡村旅游景区。旅游度假股份合作社与入股农户合作,1亩耕地、2亩林地或4亩荒地折成为1股,每股每年400元保底分红。到每年底,将当年景区收入提取30%利润给入股农户二次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