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docx
匚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案例选编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编委会主任:陈安丽副主任:马必学张建军熊仕涛蔡泽矍张锦枫委员:万由祥孔国庆王进思邓院方刘大洪宋卫东陈年友袁前林顿祖义游敏盛建龙彭锋廖世平魏文芳主编:万由祥副主编:朱虹何新洲李全编委:彭同明许三林李佳圣黄享苟杨立明袁晓洲白梦清张树坤龚i革从第一所短期职业高校(江汉高校,1980)成立,到2011年我省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57所,在校生达到58.1万人,我省高等职业教化走过了32年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化的办学规模已经占据高等教化的“半壁江山”,形成了分布最广泛的高职教化网络,成为推动高等教化大众化的生力军。“十一五”以来,我省高等职业教化从院校建设阶段向内涵建设阶段转型,进入“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充溢朝气和活力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推动了职业教化的改革和发展,促进了般高等学校教化教学改革。2006年启动实施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建成了17所省级示范校,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4所,入围国家骨干校建设支配5所。形成了以国家示范校引领、国家骨干校带动、省级示范校为支撑,全省高职院校共同发展的高职教化格局,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供应了高技能人才支撑。为系统总结示范校建设阅历,全而展示示范校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示范校示范引领作用,依据省教化厅的总体部署,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匚作协作会组织编印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供全省高职院校教化管理干部和广袤老师参考。丛书包括由协作会统一编写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案例选编、CI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案例选编、专业人才培育方案选编,以及各院校选编的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探讨理论成果,是我省示范校建设理论探讨和实践创新成果的系统总结。丛书的编印得到了省各示范校的大力支持,凝合着编委会和各编辑组成员的才智和汗水,反映了省示范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努力。编委会期望丛书能为我省高等教化综合改革、职业教化公益性实现路径的探究、湖北高职教化品牌建设、现代职业教化体系构建供应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编委会2011年12月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项目引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武汉职业技术学院(1)“双元耦合的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和实践武汉职业技术学院(8)数控技术专业“校企双元整合”的“1+1”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武汉职业技术学院(21)应用电子专业”课程项目化、培育订单化、适应岗位特地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29)护理专业“循环教学、学做合一”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湖北职业技术学院(36)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和实践湖北职业技术学院(44)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和创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51)高速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健机制'重过程、促三赢”顶询实习案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57)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以调整求适应,以适应求共赢”多学期组织教学案例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62)护理专业”院校结合、医教一体、课尚对接、实力递进”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和实践襄樊职业技术学院(66)畜牧兽医专业“订单式”工学交替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和实践襄樊职业技术学院(74)会计专业“三方共同育人五层实力递进”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探究黄冈职业技术学院(82)畜牧兽医专业“五学段工学结合、三层次实力递进“人才培育模式改革黄冈职业技术学院(87)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一主线,两阶段,三方向”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实践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92)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工学交替、实力递进”的人才培育模式探究和实践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96)物流管理专业“学岗就”三态递进人才培育模式的创新和实践武汉交通职业学院(100)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项目引领,学训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武汉交通职业学院(108)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人才培育模式致力打造中国的人才摇篮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15)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三结合和路随行”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122)茶文化专业“三合四化”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132)箔牧兽医专业“三四五”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139)服务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训基地建设及教学实践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46)“三维全真”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究和实践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52)汽车检测和修理技术专业“职业活动导向技能三段式”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十堰职业技术学院(157)艺设计专业“整体滚动递进式人才培育模式”的实践十堰职业技术学院(162)旅游管理专业”实境镶嵌、分段循环”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恩施职业技术学院(167)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三元互融、产学互动”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实践鄂州职业高校(17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四方联动,学轮定顶,学做一体”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实践鄂州职业高校(178)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项目引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项目中,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作为本专业国家示范性建设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人才培育质量。通过示范性建设的推动,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本专业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成效展示如下。一、专业定位合理,培育目标明确通过专业调研,针对模具制造行业背景和模具行业的岗位需求,以及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依据职业教化“以就业为导向,以实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一实践专家研讨会,如图1所示。确定了本专业懂设计、会制造、会经营,提炼为“一懂两会”的专业培育目标和规格,特殊是加强r学生经营实力的培育。图1模具设计和制造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一实践专家研讨会二、项目引领、校企共育,探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依据教化部关于“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实力培育、改革人才培育模式”的要求,结合模具行业的工作岗位和高职教化的教学和特点,依托湖北现代制造职教集团的资源,依据“一懂两会”的专业培育I标,以模具设计和制造及经营的技能为主线,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融r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我纳由简洁到困难、循序递进的项目贯穿,校企共同培育的方法。创新“项目引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育模式,如图2所示。专兼职老獐+敦宣和校内实调圣胞为主中兼职老+敕和校内外实调井地兼职老将为主+校外实训圣地为主图2”项目引领、校企共育“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三、遵循成长规律和岗位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依据模具设计和制造及经营的特点和模具企业的生产流程,遵循项目驱动、循序递进的原则,坚持以实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一懂两会”为培育目标,依据模具专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岗位实力要求,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通用实力、专业实力、专业拓展实力,设计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确定本专业基广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模具企业生产流程学习目标分解课程设计IM品评般1一;件泄恚创律Ii目枫W娜常帽毋微叫和候技能目*1手工及图、及具送用喇曲*e雌J专业标准和以技能C*gm骑懒工1;0结食区人才培育方案.4IJ学忖目行,机设计、逆向工产品如UM1.融“阳1心公画的:'1.以模公纭鹏与WtM工程材鼻与总处V净压工艺计作投翩薪产*的产三W魏碉S国丽耳麻博翔|鼎炉卷叫肃购照峰酬口工1糠由同种断腐X融佐方Ndfb融况制作融合工U为载体,将模具结构新区操作般机床的同时,了解模具口-fttaJmn工会经营,图4学至掾作殷机床加工的结计算M英学何目柝,成海工艺、结相、i技目棕,冲压机、注射机输素弗目标,平安、Jt量解棒R结构零件的加工方法,使学生既驾驭曜母床的操作方1件的加S诲瑜谢曲痴的豳出纨X的结构零件柄、导柱、才舞ZF新喇仲单目届、工艺卡、检”指导书MH1.E.A±.学用目*,WK、!*、*»*技修目的、车、徒、触、4BtoT皿花;索养目标,平安、Jt任、It量77学问目标,AMS«生EMHI加目标,企业实.、检3米养目标,质、趣济、SKk试模3收模具成本与估价(«*««企业管建创业煤合实例岗实习在数控加工实训中,以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项目为载体,将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相融合。学生在进行数控加工编程,操作线切割、电火花、数控车、数控铳等机床加工模具成型零件的同时,讲解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使学生.既驾次数控加工机床的编程和操作方法,又了解模具成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图5所示为学生正在操作数控加工机床加工模具零件,图6为学生操作数控加工机床加工的模具成型零件。图5学生正在操作数控加工机床加1:模具零件图6学生操作数控加工机床加工的模具成型零件在模具制作实训中,以模具的装配调试为载体,将模具装配调试和模具钳工训练相融合。学生在进行模具装配调试的同时,讲解模具钳工的基本学问和模具装配调试方法,并进行模具钳工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模具制作训练中驾驭模具钳工的基本学问和模具装配调试及试模的基本方法。图7所示为企业能工巧匠指导学生进行模具制作实训,图8所示为学生正在进行模具制作实训,图9为学生加工和装配的模具。图7企业能1:巧匠指导学生进行模具制作实训图8学生正在进行模具制作实训图9为学生加工和装配的模具2 .采纳单元教学的方法,加强设计实力培育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冲塑模具采纳单元教学的方法,依据工作过程导向的依次进行模具设计训练。将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和制造和和之相关的冲压设备、冷冲模拆装、测绘、冷冲模课程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和制造和和之相关的型压设备、塑压模具拆装、测绘、塑料模具课程设计等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在模具设计室中进行,使两门主要主要课程的讲授、模具拆装、测绘、设计工作全部完成,使学生驾驭本专业主要的冲压及塑料模具的设计过程和方法。以冲压和塑料模具设计为载体,将冲塑模具设计及计算机应用应用软件相融合。将冲压、塑压模具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应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综合训练,使学生驾驭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图10所示为学生正在进行模具设计训练,图11为学生应用模具设计软件设计的模具。图10学生正在进行模具设计训练图11学生设计的模具3 .进行创业综合实训,培育经营实力和综合职业实力.给定冲、塑乐产品及生产批量,学生进行社会调研训练。然后综合运用所学学问,编制零件加工工艺。确定相应的设备和人员配备、厂房所需的面积及设备的分布。再模拟一个模具市场,让学生完成企业的申报过程、再设计冲、塑压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五、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充分利用示范性项目建设和本专业现有的设备,引进生产企业,建立“校中厂”,发挥湖北省职业教化集团的作用建立“厂中校”。在示范性建设中,本专业建立了模具实训中心,在模具实训中心内,引进了武汉市双卫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