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篇2024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汇报和经验做法.docx
-
资源ID:1705424
资源大小:31.27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共十篇2024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汇报和经验做法.docx
共十篇2024年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工作汇报和经验做法工作蕙今篇一J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国在新时代迈向伟大复兴的征程。此次会议充分展现了党中央高峥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的决心。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我市以奋斗为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一、强化使命担当,精心谋划改革布局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号挑战,我市始终牢记使命,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引擎。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把改革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一)明确责任,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市发展提出的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改革共识。对照中央的改革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工作举措,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在我市落地生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用改革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科学谋划,完善顶层设计。审议通过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制定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五年行动规划(2024-2028年)我市科技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细则(2024-2027年)等一系列文件,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各项改革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改革合力。(三)突出重点,构建贵任体系。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领衔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等重大改革任务。定期召开改革工作推进会,听取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及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改革工作考核机制,将改革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形成级抓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围绕重点领域改革,制定专项改革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改革任务顺利推进。二、勇于探索创新,改革举措亮点给呈市委市政府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改革路径,不断推出新的改革举措。(一)经济领域改革释放强大活力。聚焦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新动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多跑i次”。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精准化的服务,全市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稳步增长。(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效显著。加快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进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通过改革,我市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口岸通关效率,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举办各类国际展会和投资促进活动,吸引国内外企业来我市投资兴业。我市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对外开放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四)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创业基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五)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六)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七)党的建设和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八)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责任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上的作用。三、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成果全民共享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一)民生福祉不断增进。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就业创业服务,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行、医疗、住房等问题。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群众就医。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继续高举改革旗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r慧修篇二)深入学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活动开展以来,X镇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以系统学习为基础,以深入实践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牢牢把握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高质量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实践工作出亮点的实施原则,紧紧抓住“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谱写X新篇章”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在深入学习调研、进行走访谈心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对照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我镇贯彻二卜屈三中全会的成效和经验,实事求是查找影响和制约我镇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主要根源,因地制宜找准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形成如下分析检查报告:一、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初步成效和形成的共识党的二十大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正确审视发展大势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着眼于推动X镇高质量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大力实施“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使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镇”、X省小城镇建设楚天杯、X市建制镇建设管理一等奖、全县招商引资、工业经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X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民人均纯收入2948元,比上年增长8.5%,招商引资5300万元,占年初计划1780万元的298%;财政收入完成282万元,占年初计划160万元的176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为实现X镇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着力壮大工业支柱,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我镇坚持工业强镇的战略,依托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和发展水电、矿产、建材三大工业支柱,壮大镇域经济实力。今年一共引进了三大工业项目:一是引进浙江投资商投资1.5亿元注册成立了XX矿业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年产1万吨金属镁开发项目;二是由X投资商投资4500万元注册成立X矿业有限公司在X村正式上马开发铁矿项目;三是由X创业成功人士X投资2500万元建成全市最大的家年产5万块标砖的X墙体材料有限公司。三大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可解决500人就业,增加工业产值2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5万元,年入库资金约300万元。截止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2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X年企业总产值达1.65亿元,工业增加值4500万元,入库工业税金280万元。同时,我镇今年成功完成了停产十几年的X砖瓦厂和农机修配厂改制工作,妥善安置了135名职工,化解了200多万元债务。(二)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这核心,把培育、发展优质、高效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和着眼点,不断强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产业振兴的突破口,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上做文章、下功夫。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加大投入,落实政策,集中力量主攻烟叶、蔬菜、核桃、药材和水产养殖五大特色农业项目。与上年相比烟叶产业面积和收益翻一番,栽植面积1613亩,总产量达20.5万斤,农民增收190万元,财政增税40万元;蔬菜产业大提高,不仅有效巩固了去年建成的100亩设施菜基地,而且扩建大棚菜16亩、32个棚,硬化设施莲藕示范基地63亩,发展露地特色菜12500亩;林特产业大突破,全镇秋冬季节栽植优质核桃4亩12万株,防护林、生态林5亩,发展连翘、苍术等药材1多亩;水产养殖创特色,我镇利用天蓬山温泉吸引荆州投资商投资1300万元,开发中华鲍、俄罗斯斛和罗菲鱼等特种水产养殖项目,产品远销西安和北京。与此同时,我们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通村水泥路、扶贫搬迁和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为支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打造“XX”新风貌,农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农业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全年来累计完成坡改梯和改造中低产田1950亩,扶贫搬迁68户,建成沼气900口,建设新农村示范点2个,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培训农村劳动力上万人次,转移劳动力7900人,实现劳务收入8万元。组织举办大棚蔬菜、烟叶和莲藕种植等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1668人,为全镇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三)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围绕打造X北“旅游名镇”这一目标,着力加快城乡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一是投资100万元完成X文化广场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二是投资33万元完成X大桥引桥两侧和广场东侧新修下水道665米,做化粪池1个、铺装人行道2530平方米的基础配套设施工程。三是投资35万元新修长1155米、净宽1.7米贯穿集镇的下水道。四是投资9.5万元完成集镇水厂过滤池清淤、维修加固工作,更换主管道1500米,疏通分支管道720米,新增排气、排污闸阀4处。五是投资8万元,移植垂柳110棵以及行道树除草、喷药治虫等保护工作。六是投资4万元恢复X门口、小学出口、宾馆入口等三处路面塌陷工程。七是投资15万元请县建设局规划院对沿河大道进行了规划设计,并争取到国家发改委首批针对乡镇廉租房项目建设15平方米的投资计划。八是积极配合县建设局规划院完成全镇12个村庄的规划、评审工作。(四)着力改善民生问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认真落实党的亲民、惠民、富民、安民政策,让城乡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教育方面,优化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撤并麻雀小学3所,扩建修缮中小学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