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研讨发言.docx
全面从严治党研讨发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着力增强纪律建设的政治性、时代性、针对性,从政治和战略高度就把握重要意义、维护党章地位、严明政治纪律、突出组织纪律、完善纪律规定、强化纪律执行、加强纪律教育、落实政治责任、理顺体制机制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构建起全面加强纪律建设的科学体系.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为加强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以更高站位、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提高党性修养的过程,以严明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常怀敬畏之心,永葆忠诚本色一是敬畏姐织.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是党的生命线。党员干部的每一步成长,既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组织的关心和培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关系,好比阳光、雨露、沃土与草木.一个人的成长,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勤奋和努力,但同时要靠组织培养和同事支持。没有组织,纵然有天大的本事也亳无用武之地;背离了组织,什么荣耀都会化为乌有。敬畏组织,就是无招牛地服从组织的安排、维护组织的权威、接受组织的监督,强化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时刻把自己置于党组织之下,坚决执行组织决定,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个人事项报告、党内组织生活等制度规定,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行动上捍卫组织,自觉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党组织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二是敬畏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敬畏人民,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只有敬畏人民,才能有如临深渊的戒惧意念.党员干部要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将"敬畏"二字植根于心间,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察实情、听民意,关心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难心事,真正成为群众的暖心人和贴心人。特别是政法战线担负着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要坚守初心,朝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切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敬畏法纪."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党纪国法既是规范个人行为的准则,又是保护个人权益的武器。敬畏法纪是每位公民应自觉树立的法治意识,更是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守的底线要求。纪律规矩是坚如钢铁的存在,不容许任何党员干部没有敬畏之心.只有对党的纪律心怀敬畏,才能做到守心自律,建筑好内心的防火墙。我们要切实把党规党纪常态化学习当作"护身符"和"紧箍咒",牢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自觉把好权力运行的“方向盘",系好廉洁从政的"安全带",坚守党规党纪的"底线"做"明白人"、行本分事。二、常思贪欲之害,筑牢“三不腐”堤坝一是提升“不求庸”的震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人若没有敬畏之心,则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无法无天,害人又害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清除对党阳奉阻违的两面人、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深化重点领域反腐败工作,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尺度不松."这些都是在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意味着正风肃纪没有"暂停键",更不会"歌歇脚、喘口气”。我们要始终擦亮道规守纪之心,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时刻牢记利剑高悬,恪守法纪红线,在警趣育、反面案例中思考"贪欲之害"、匡正"律己之心”.二是扎军“不能腐”的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纵观那些因贪腐而作风败坏的害群之马,祸患从自身不正、无视法纪开始,甘于"围猎"、抵不住"糖衣炮弹",脱离群众、背弃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执行制度,把遵规守纪内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只有持续完善监督约束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党员干部自觉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要求,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从根本上减少腐败的机会.”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我们要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自我净化、自我完善,始终保持"夙夜在公”的勤勉状态、"勤政为民”的躬耕姿态、“廉洁从政的自律心态,真正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贯穿工作始终。三是涵养“不想4T的自觉。“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誓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纵观党的百年历程,涌现出一大批对党绝对忠诚的英雄,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换来了从红船一叶到中国号巨轮的历史性巨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腐败官员的"落马",归根到底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或从未树立过理想信念,背弃"两个维护",亳无"四个意识",走到朝口人民的对立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反腐败斗争就是与理想滑坡、信念动摇、觉悟退化等"软骨病"较量,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常读常思、深学细悟中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扫除思想尘埃、净化心灵园地,不断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三、常修为政之德,严守三条底线一是尸守康沽底圾.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旗得人心。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杨善洲、廖俊波等许多党的优秀干部之所以受到百姓的崇敬与爱戴,关健在下也们树立起了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守住了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就能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我们要牢固树立"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意识,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坚决抵制金钱、物欲、美色等形形色色的诱惑,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始缁故到廉洁奉公.二是尸守道稳底战.社会是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扮演什么角色,都要守住基本的道德底线.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道德底线是廉洁从政的励氐要求,一旦突破,就会出现生活腐化、道德堕落、法纪失范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把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人生必修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一系列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恪守最基本、最朴素的做人做事道德底线。要牢记人情里面有原则、交往之中有纪律,警惕势利小人的“围猎",切实管住管好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坚决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不贪不占、不拿不要,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实际行动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三是尸守生活底级."不防于小,终亏大德;不虑于微,始成大患"。党员干部的生活小节,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作风与形象,更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民族的命运.我们要时刻审视自己,一日三省吾身,正确处理好立身与立业、立己与立人的关系,做到慎独、慎初、慎微,守得住寂寞,耐得起清贫,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要继续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生活作风,把党纪学习教育的成效体现在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经得住考验、扛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将纪律规矩贯穿"八小时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