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街道办事处举办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1697732
资源大小:11.9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街道办事处举办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实施方案.docx
街道2024年国际减灾日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2024年10月13日是第35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此次活动强调通过教育赋予儿童和青少年应对灾害的能力,分享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技能,使他们成为家庭和社区韧性建设的推动者,从而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综合减灾能力。为此,街道将积极响应上级部门的号召,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精神,紧紧围绕“早预警、早行动”的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认真组织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努力构建多元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三、活动目标1 .提高意识:增强居民对防灾减灾的认识,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在灾害面前的应对能力。2 .宣传知识:普及洪涝、风雹、地震、地质灾害等各类灾害的知识和基本技能。3 .演练活动:通过演练提升社区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4 .隐患排查:进行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确保社区安全。5 .完善预案: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四、活动时间2024年10月130五、活动主题赋能年轻一代、共筑韧性未来六、活动安排(一)宣传活动1 .宣传形式:悬挂横幅:在主要街道和社区显著位置悬挂宣传横幅,宣传国际减灾日主题。展板宣传:设置宣传展板,展示各类灾害知识和防范技能,吸引公众关注。印发宣传资料:制作并发放宣传册、海报等,普及防灾减灾知识。2 .宣传内容:洪涝、风震、地震、地质灾害的基本知识。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措施和自救互救技能。社区防灾减灾的常识及相关法律法规。3 .宣传渠道:利用社区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内发放宣传资料,进行现场讲解。(二)演练活动1.演练内容:针对洪涝、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演练内容包括灾害预警、人员疏散、急救知识、心理疏导等环节。4 .演练对象:学校、医院、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重点针对不同的易发灾害类型。5 .演练时间:在10月13日当天,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安排具体的演练时间和地点。6 .演练评估:演练结束后,组织评估小组对演练效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三)隐患排查1.隐患排查内容:对学校、医院、敬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风险隐患排o检查社区内的基础设施,确保其防灾减灾能力。2 .隐患治理措施:针对发现的隐患,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增强防灾意识。3 .隐患排查时间:计划在10月1日至10月10日期间完成隐患排查工作。(四)应急预案修订1 .预案修订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重点针对多灾易灾地区进行预案细化,明确责任分工。2 .社区应急指南:指导社区制定简便易僮的应急指南,明确撤离路线和安置场所。3 .预案培训:对社区志愿者、居民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五)组织协调1.活动领导小组:成立国际减灾日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确保活动有序进行。4 .多方协作:加强与各部门、社区、学校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活动的落实。积极联系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活动。(六)活动总结1 .总结评估:活动结束后,各单位要对活动进行总结,收集活动反馈信息。评估活动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及时上报街道臧灾委员会办公室。2 .经验分享:将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进行梳理和推广,提升后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七、活动要求1 .提高政治站位: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减轻灾害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安全。2 .突出主题:组织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主题,开展各项活动。3 .密切协同:各单位要统筹推进自然灾害防治的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构建多方齐抓共管的自然灾害防治格局。4 .探索实践:各单位要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普查成果在自然灾害防治和重大战略、重大工程等方面的应用。5 .强化科普宣教:加强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广泛普及自然灾害及事故灾难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6 .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各单位要强化底线思维,落实各项工作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