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的效率、改革与规制重构.docx
垄断行业的效率、改革与规制重构-反垄断与规制政策:转型经济中的阅历与教训研讨会综述I陈富良(江西财经高校,江西曲目330013摘要行攻垄新的判定与垄断程度的测度须要一个完善的标准.实正表明,行政垄断迨成了巨大的垃济效率损失,而消退行政垄断只能分步骤有序进行.竞争政策的设计区结合水田国情,竞争政策的目标也应当是多元的,同时须要为St完善的反垄断体系.垄断行业的改革应依据行业自身特点与市场空间来确定其市场化的程度和规制的程度,须要系垸设计改革时序.市狗并疑立科学的规制体系.【关键词行政垄断:垄梦的经济效率:竞争政策:规制重为中图分类号”123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780X(2XXX)XX-XXE-XX2009年10月23-25日,由江西财经高校经济学院、中因工业经济杂志社、山东商校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探讨中心、浙江财经学院共同主办,由江西财经高校经济学院和江西财经高校规制与竞野探讨中心承办的反垄断与规制政策:转型经济中的阅历与教训研讨会在南昌实行.参与会议的30多位学者分别来自山东高校、中国人民海校、淅江财经学院、上海理工商校、东北财经商校、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经贸高校、浙江工商高校、天津商业高校、福州高校、山东财政学院、西安邮电学院和江西财经高校等10多所高校和探讨机构.与会学者就塞断行业的羟济效率、反选断执法问即、垄断行业的规制改革与规制羽构等同Sfi进行了深化的探讨和沟通,一、垄断的经济效率测度中国的单断行业般包括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自然垄断行业和行政性率断行业,只是中国的白然垄断行业还不同程度地带有行政垄断的色调,探讨垄断行业的效率,首先要弄清晰就些行业是垄断性行业,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如何测度行政垄断的程度,然后才能就垄断对经济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的评价。山东高校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探讨中心于良春教授主持的教化部哲学社会科学探讨空大课避攻关项目转型羟济中的反行政垄断与促进竞争政策探讨课烟祖对此问题做出了贡献,1行政垄断的判定与垄断程度的测定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标准行政性垄断可以定义为政府机构运用公共权力对市场竞毋的限制或持斥.依据行政权力的辐射范用和粗射方向的不同,行政整畸可以进一步分为横向的地区性行政垄断和纵向的行业性行政垄断.探讨中国行业性行政垄断,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垄断行业的判定问题一一在众多的国民经济行业当中,究竟哪些行业可以被判定是行政举断行业,其行政垄断的程强又有多大?对此,目前还没有一个科学、客观且又精确地对行业性行政垄断程度进行刈1.it的公认标准.山东高校经济学院丁启军博士认为.行政垄断时国有化比改、行业集中度、垄断行为、产业利涧率以及价格规制等五个指标产生影响,殷来讲,行政性进入堡垒的存在,会导致非国有经济较难进入,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因此,行业性行政茎断程度UJ以从行业的国有化比重上得到泞定的体现。行政垄断行业在满意国行化比重的相关条件的同时,一段还应当仃较高的市场集中度.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存在.往往伴随【收稿日期12W+XXXX【爆金项目I1.H家社会科学基分城点.项H“格于科Z¥发岐观的深化垄淅行业改效探讨”批准号07AJYOI63江西生网校人文社会科学小点探讨基地招标项IJ”规刖币构探讨“(批准号:符教社政字2OO9K)3号八作者筒介取富良964).男.江西汗乡人.江西财势庙校规刖与竞争探讨中心.江西财势岛校经济学院教校.着政府的价格规制等其它规制措施,尽管这些措施的存在是为消退行政性进入壁垒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但是,作为一个衡显指标,它却可以反映出一个行业的行政性进入壁垒的存在状况.一个行业假如存在较明显的价格规制,那么这个行业的行政性进入里&就很强,行政垄断程度也就很强:而假如不存在较明显的价格规制,结论相反,由于对垄断行为的度量困难,他们通过时40位反垄断与规制方面的国内S家以及432位山东境内一般消费者的调查探讨.得到及个工业行业及电值、铁路、赋政、肮空、银行等5个笫要第三产业的“混用市场支能地位”垄断行为程度的设化指标,并以产业利润率替代羟济绩效.以这五个指标为基础,媒合运用二维分析法、综合加权排序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行政垄断行业的判定工作。其中三种方法都判定为行政垄阍行业的.他的定义为强势行政垄断行业:两种方法判定为行政里斯行业的.他们定义为中势行政装新行业:只有一种方法判定为行政空断行业的,他们定义为弱势行政垄断行业:对于后两背,他们统称为非强势行政垄断行业.2 .地区行政茎断形成机理的一种说明行政性垄断现象的出现与我国的经济精轨相伴随,分权改革强化了行业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的利益动机.同时相关的改革措施在内容或实施时序上存在着诸多问即不能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的防范或治理,这共同导致了行政性垄断现象的出现.山东高校反垄断与竞争政策探讨中心的付强以资本蹲区域流的为分析的切入点,给出了地区行政垄断膨成机制的一个简洁模型.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经济,就必需建立一种“维护巾场型”的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他给舟了这种“维护市场型”的政府市场关系必需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区域之间同质:其次I整区居民具有有效的“用脚投粟”和“用手投票”实力,从而使中心政府具有关于地方居民福利的完全估息,并且对居民福利和其他目标给予相同的比无;第三:地方政府不具有要素定价权;笫四,中心政府具有维护全国统一市场的权威,对于地方政府的卑.觇行为进行严恁。然后,他依次放松各个暇设,给出了三种地区行政垄断的形成机制:第一种.地方政府同政.存在制度软约束情形下由“囚徒逆境”引发的地区行政垄断:其次种,两个竞争的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差异造成的竞争不公允而内生出的制度软约束和“弱势地区的地区行政年斯:第三种,两个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差异,由于内生地区行政垄断所产生的竞争效应而引起的地区行政垄断的扩敢,这种地区行政垄断称为示葩效应下形成的地区行政垄断。3 .行政垄断的经济效率损失巨大行政垄断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由于地方政府目标与市场自发目标的激励不相容和外部制度环境的软约束,地方政府往往通过攫取制度租金(集中表现为各种实惠政策大战,扑曲要索价格,干预市场对资源的配81.企业在扭曲的价格信号下过度运用资本昔代劳动,造成了省内要素配置效率的损失:资本在扭曲的价格信号下流入地方政府偏好的那些价高利大或收益递增行业,造成了这些行业的重复隹设和产能过划,当利润下降时危及地方财税、GDP等政府目标时,地方政府进而实行地方爱护,地方爱护下过剩的产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和顺当退出,造成了生产技术效率的损失;I可时地方爱护和市场分割阻阳了生产要素和商品在全国范围内的流淌,造成不同省份之间要素的再配置效率损失.同时,假如从产权和地区两个维度来探讨行政性垄断对行业成本效率的影响.可发觉高行政性进入壁垒条件下的国有产权低效与地方政府扭曲要素价格造成的要素省际流淌障碍是造成行政性垄断行业生产成本无效率的主要缘由。于良春教授筑导的课题现依据行政性垄断对行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建立了各行业行政性垄断程度的判定体系.并给出了我国工业部门各行业的行政性垄研指数.通过选取若干行政件垄断程度较高的代表性行业对行政性垄断导致的成本增加额进行实证测算.发觉2006年6个工业行业总的成本损失额为9999亿儿.占当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HI.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比电为3.8%.依据全部工业部门主营业务成本和工业增加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等价的工业埴加值损失额为3*10.417亿元。保遨组成员的张丰智和阴红星分析了行政垄断造成石油行业效率损失的机制.并测算20002007年8年间石油行业由于行政垄断导致的主要效率损失,非成品油短缺年份,石油业行政垄断造成的每年的投失在MOO亿元到3300亿元之间,占当年GDP的1.M%-2.期之间:而成品油短缺年份,损失达到1.29万亿1.5万亿,占到当年GDP的5.13-7.15%o山东高校经济学院杨淑云博士分析了行政垄断电价影响地区旎源效率的传导机制.提出行政垄断电价差异是影响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更要因素的后谀,并用2006年的中国各省截面数据进行了验证,实证检验发觉行政垄断电价差异是影响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杀要缘出之一,行政垄断电价越高的地区能源效率越高,行政垄断电价越低的地区,地区能源效率越低,在其他因索不变的前提卜I行政垄断电价每上升1元/用千千瓦时.地区能源效率提高3.3元川电标准煤:并再次脸证了地区其次产业结构比理、地区经济发展水同等也对地区能源效率产生乘要影响,山东尚校经济学院许开国博士利用1999-2006年制造业数据,测算结果表明,地区性行政垄断造成的宏观成本效率损失上、卜限1999-2001均呈现下降趋势,2002-2006年基本早.现上升趋势,说明近年来地区性行政垄断在经5金下降后乂有所抬头:以2006年为例,维持现有产出,消退地区性行政垄断可使制造业部门削减11.曲-29.2%的投入.地区性行政垄断造成了巨大的效率损失和费源奢馁.山东高校经济学院杨秀玉博士采纳对数形式的时变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鞭,对我国电信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分解与实证探讨,并与37个两位数行业的总体状况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当电信行业垄断程度降低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放慢,前沿技术进步加快,资源配置效率加强,规模总IW劳逸战.相反,中国人民高校经济学院马甜博士则从另一个角度,运用索洛余依法测豫了1987-2007年间中国电力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觉在其他条件肯定的状况下,随着电力产业民营化进程的深化,电力产业的全要案生产率不断得到提高.4消退行政斐断是一项系统工程垄断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行业不行比的,同时4反苣斯法3对这些行业又是依法发护的,只是对其服务和价格进行监杼和询控,爱护消费者利益.促进技术进步.从而使得对行政垄断的遇制变得较困难.行政性垄断对经济资源的奢侈是巨大的,打破行政性整断具有紧迫性.于良春教授领导的课题组认为破除行政性单断对行业生产成本的不利影响,关键在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对地方政府不当干预行为的限制。详细地,应当深化对企业的分权,明确其经济主体职能,切断其与行政力气之间的联系:打破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投宽限制,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改革国有企业的治理机制,打破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完奔地方官防的政缄考核体系,规范行政力气对市场运行的不当干预;建立统一的全国要素和产品市场,避开区域分割。同时认为,消退地区性行政茎断应当分三步走。笫一步,通过系统性的改革消退地方政府所面临的第一层次意义上的地区异质性制度(共生性约束条件的差异,从而限制、诚弱地区行政垄断.变更准市场经济状态,建立区域内的我正的市场经济:其次步,通过构建一揽了地方政府协商合作机制,来避开和利用其次层次意义上的地区异质性(社会嶷赋若异,从而彻底消退地区行Ii垄断,构建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第三步,推行民主政治和法治,结束政府主导市场化这一次优选择的历史使命,最终形成一个政府与市场保持即离型的真正的市场经济.从而完成市场化改革的任务.二、竞争政策与反垄断的执法问题竞争政策或反垄断政策是及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荔础性作用的重要制度.反垄断法§规定了中国竞争政策的宗旨与目标.即,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爱护巾场公允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1 .竞争政策目标的多元化于良春教授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垄断不足在竞争中形成的,而是政府政策造成的,竞争政策也是利益集团讨价还价的结果,因而.竞争政策的设计必需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竞争政策的发展必需与主流经济学的进展相联系.中国竞争政策的设计与构建要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缘山是,首先中国的GDP虽然数额较大,但其构成尚不能绯与发达羟济国家相比。其次,中国的企业,特殊是民哲企业相对于国际大公司来说规模较小。而且,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竞争政策构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