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工作情况报告.docx
乡村建设H作情况报告农办会同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开,村庄面貌得到改善。农村厕所革命取得积极进展。落实财政资金XXX万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建立健全改厕问题反映和督促整改机制,通过持续宣传培训调动农民改厕积极性、培养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打造XXX余个改厕样本村庄,完成改厕XXX余户,预计全年将完成XXX户。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自XXX年实施以来,已完成XXX个村庄整治,占比XXX%。目前,大部分新村点已基本完成建设任务,正在进行节点提升和绿化。截至XXX月底,全市累计改水XXX户,改厕XXX户,改路XXXkn1,改沟XXXkm,改塘xxx口,改房XXX栋,绿化面积XXX万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面推进。大力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集中整治,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搭乱建、“牛皮癣”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不断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清理模式,96%以上村庄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推进。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基本完成XXX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二是结合水污染防治工作实际,投资XXX万元用于XXX等4个自然村庄的生活污水治理,对村庄进行管网铺设,实现雨污分流,做到污水集中收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村庄清洁行动广泛深入开展。重点发动群众开展“三清一改”。7月份,开展为期XXX个月的村庄环境“脏乱差污”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XXX万吨、露天塑料垃圾XXX万吨、村内水塘XXX口、村内沟渠XXX公里。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提档升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各地各部门按照要求,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创建有序推进。今年,农业农村局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乡村振兴“百村示范”三年行动,今年投资XXX亿元,打造XXX个示范片区,着力建设一批产业兴、环境美、风尚好、治理善、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点。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XXX”期间,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XXX万亩,XXX年计划完成XXX亩建设任务,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公开招标准备工作。水利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完成XXXkm中小河流治理,清淤疏浚XXXknI,河岸加固XXXkm;拆除重建拦水堰XXX座;改建(新建)下河埠头及洗衣台XXX处;重建(新建)或加固便桥XXX座;水系沟通工程有XXX处;生态修复及景观打造XXX处。农村供电水平逐步提高。全年投资XXX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XXXkm,改造10千伏线路xxxkm,新建配变台区XXX台,计1500千伏安,改造配台区XXX台,计2000千伏安,配套建设改造低压线路33.8公里,智能电表改造I100O户。农村公路建设成效显著。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乡镇通三级公路100%,县遒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XXX乐通双车道公路的行政村比例达到xxx%。全年完成四好农村公路建设里程XXX公里,危桥改造XXX座,建设道路安防工程XXX公里。农村数字化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电信普遍服务,全市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光纤到户。建成5G基站数xxx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xxx个。农村电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的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举办了网上年货节活动、“双品网购节”直播带货活动。持续开展电商培训工作,今年以来举办电商直播培训班XXX期,共培训XXX余人。三、农村公共服务稳步提标扩面,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教育事业加快发展。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XXX个2000人口以上行政村建有1所公办幼儿园。全市投资XXX亿元新建校舍xxxm建设场地xxxm为脱贫家庭xxx名普通高中学生免学费xxx万元。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投资XXX万元,实施乡镇卫生院整体提升改造。卫健部门统筹二级以上医院资源,安排XXX名医师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XXX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X万人,较XXX年增长XXX%;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XXX万人,较XXX年增长XXX%;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XXX人,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XXX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改善。全市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XXX年百姓大舞台演出XXX场,参演人次共计XXX人次,惠及群众共计XXX万余人次。总体上看,XXX年,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仍然明显,百余个村庄未实施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卫一体化还未全面实现;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程度不高。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加大投入力度,创新投入方式,逐步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优质服务资源延伸下沉,扩大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