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典型发言汇报发言7篇.docx
-
资源ID:1692453
资源大小:36.51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典型发言汇报发言7篇.docx
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典型发言汇报发言第一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为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破解基层治理难点堵点,*镇在全镇26个村(社区)创新试点推行“红色巷长”助力“*党旗红”党建工程品牌创建工作,推行“支部+巷长+N个机制+N项活动”网格化治理模式,创新推行“五项举措”,构建“居民提议、巷长商议、支部决议”的党建赋能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新格局。推动运行机制重塑,建强基层治理组织机构。制定出台*镇创建“红色巷长”助力“*党旗红”党建工程品牌试点实施方案,建立巷长团联席、积分兑换、红黑榜、差异化奖惩、巷长轮值、经费保障等七项工作机制,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组织谋划部署推动试点工作会议,投入经费20余万元规范巷长牌、工作牌、服装等。2023年7月,*镇“红色巷长”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获评第一批*省基层治理创新乡镇(街道)级试脸区。推动人员队伍重塑,夯实基层治理神经末销。按照试点村(社区)巷子分布结构和就近原则,从本村(社区)“一核两委一会”中推选党员干部兼任巷长,或者由本村(社区)党支部组织召开巷子居民会议进行推选,随后组建成立本村(社区)“巷长团”。截至目前,已组建“红色巷长团”26个,设置“红色巷长”446名,确保“一村(社区)一团”,实现“三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网格区全覆盖。强化队伍管理,“红色巷长”实行轮值机制,由本村(社区)党支部按年度组织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对年度考核评为“不称职”等次的巷长进行调整撤换,对评为“优秀”等次的给予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推动工作方法重塑,助推基层治理效果转换。推行“三议一示”工作法(居民提议、巷长商议、支部决议,巷子公示),首先由村(居)民将各巷子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巷长;再由各“红色巷长”进行初步核实筛选,提出需要提交“红色巷长”联席会议研究事项;最后由党组织形成决议,涉及重大资金支出的,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实施,推动问题解决不上交。对已解决的问题,将解决情况进行公示,并告知村(居)群众。以福民社区为例,“红色巷长”工作推行以来,在市委组织部等网格单位帮助推动下,社区巷长团构建“1+4+N”工作格局,发挥各职能单位合力攻坚,仅用一个月时间,就推动解决了福民社区岛西路北三巷因排污不畅问题长达11年的信访积案。推动职责任务重塑,实现基层治理精准划责。明确“红色巷长”“三帮五督”工作任务清单。“三帮”即帮解邻里纠纷、帮助服务民生、帮助治安防控;“五督”即监督环境卫生、监督交通秩序、监督市政设施、监督违法建设、监督园林绿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一线末梢“红色细胞”优势,统筹职能单位资源优势,累计整合资金300多万元,推动解决*村、小岭村、福民社区等村(社区)道路硬化、排污管道铺设等民生难题。推动落实市爱卫中心反馈*镇省级卫生村检查整治问题17个,参与调解矛盾纠纷等相关问题40多起。推动活动载体重塑,打造基层治理全民氛围。创新基层活动形式,定期组织开展“红黑榜”评比、“巷巷比拼”、“最美巷长”评选、“合美家庭”及“每月之星''推选等活动,评选东海社区吉妹凤等“最美巷长”32人。充分发挥“红榜“村(居)民示范引领作用,给予“红榜”村(社区)适当奖励,给予“黑榜”村(社区)批评教育并督促整改。同时,建立“积分兑换制”,设立积分兑换超市,制定评分标准和积分兑换清单,通过积分奖励、积分兑换商品激发村(居)民参与热情,营造人人参与基层治理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组织“红色巷长”助力“三创”行动80余场次,帮助清理卫生死角120多处,开展“红色港长”助力“微心愿”活动一场,通过居民提、巷长收、党员帮的方式,收集微心愿400多件,“红色巷长”工作成效初显。下一步,*镇将以贯彻落实全国和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为落脚点,持续深化“红色巷长”试点创建工作,丰富“巷巷比拼、积分兑换、差异分红、能人揭榜”等活动载体,打造“红色巷长驿站”,逐步推动基层治理网格化、现代化、精细化,助力擦亮“*党旗红”党建工程品牌。汇报完毕,谢谢大家!第二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乡村振兴,关乎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亿万农民福祉。作为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我深知肩负着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任。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就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乡村振兴谈几点体会。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党的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我们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以下举措筑牢思想根基: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不少于*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2 .创新学习方式,推出"*"微信公众号,开设"乡村振兴大讲堂”,遨请专家学者授课,使党的理论更接地气、更富吸引力。3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增强为民服务意识。通过这些举措,我们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显著提高,推动乡村振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峭强。二、夯实组织基础,激发基层活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采取多项措施,不断夯实组织基础:1.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近两年,我们从本地致富能手、返乡创业青年中选拔了*名优秀人才充实到村级班子,村级组织的战斗力显著提升。4 .创新组织设置,成立产业党支部。在番茄种植、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目前,已建立产业党支部*个,有效提升了产业发展水平。5 .建立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每名党员至少联系*户群众,定期走访,及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6 .开展"星级党组织”创建活动,通过评星定级,激发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的积极性。目前,五星级党组织占比达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彰显。三、聚焦产业发展,增强发展动能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1 .实施”党建+产业”工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采取资源整合、资产盘活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全镇*舟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万元,较三年前增长了*%。2 .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以党支部为核心,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目前,已建立各类专业合作社*个,带动*余户农民增收。3 .实施"党员创业带富"计划,鼓励党员领办创办各类经济实体。目前,全镇共有党员创办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余家,年产值超过*亿元,带动就业*余人。4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了*个科技示范园,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余项,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四、注重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1.开展"党员环保先锋"行动,发动党员带头参与环境整治。近两年,共组织党员志愿者*余人次,参与河道清理、垃圾分类等活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5 .实施"绿色党建”工程,推进生态修复。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植树造林,两年来共完成造林绿化*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亩。6 .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建成生态观光农业园*个,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条,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五、创新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创新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我们以党建为引领,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1 .推行"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个网格,选聘*名网格员,实现村民事务的精细化管理。2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所有重大事项都经过党组织研究讨论、村"两委"会议讨论、党员大会讨论、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并实行决议公开和实施结果公开,有效提高了村级事务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3 .建立"党员+法律顾问"机制,聘请法律顾问为村级事务提供法律咨询,增强了依法治理能力。4 .推进"智慧党建"平台建设,实现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智能化。同时,推广"互联网+"在农村的应用,建设了覆盖全镇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农产品产销信息、农技推广、政务服务等多方面服务。六、传承优秀文化,培育文明乡风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们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1 .深入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全镇共有*个村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提升。2 .建立乡村文化大院,定期举办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已建成文化大院*个,每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不少于*场次。3 .挖掘和保护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建立了*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培养了*名民间艺人,有效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4 .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在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仍面临诸多挑战。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持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5 .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 .深入推进"党建+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7 .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8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乡亲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火车头”。近年来,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建立健全乡村头雁队伍储备、培育、管理、激励全链条式机制,着力打造一支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农村带头人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一、拓宽渠道“储”。注重内外结合、坚持引育并举,完善村干部管理体系,推行村级后备干部“青蓝计划”,制定我县加强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试行),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全方位管理。制定我县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工作方案,采取“1+N”模式,储备产业带头人、农村致富能手、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优秀人才215名,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储备力量。依托元旦、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回乡会、恳谈会、乡贤会”26次,为乡村发展提供可参考建议45条,通过登门拜访、电话联系、微信联络、座谈联谊、政策宣传等方式,引导优秀人才回村发展、任职,组建乡土人才队伍544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二、赋能提升“育”。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187名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乡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推荐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十佳案例,引导其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路径;先后举办3期“五星”支部创建讲演活动,随机抽取1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走上讲台分享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实施“宁城村官上大学”工程,组织一批村党组织书记和“两委”干部到全市师范进行学习,切实提升村干部学历和技能水平,54名村“两委”干部走进高校提升学历;在21个农文旅村中选树3名有思想、会干事、能带富的农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农文旅东部、西部、南部区域党委书记,着力带动成长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形成“雁阵齐飞”格局。三、建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