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生态学复习提纲.docx
生态学第一章绪论h生态学(1)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Haecke1.,1866)生态学是探讨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Odum,1956)生态学是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3)我国闻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1979)生态学是探讨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2、生态学定义探讨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3“园林学的含义园林:在中国在古籍里依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园池、山池、池馆、山庄等。园林学(定义):在肯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现代园林学: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和艺术,它的任务是爱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创建生态健全、景观美丽、反映时代文化和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在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幺我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的背景C.1997年,我国闻名的园林生态学家李嘉乐发表文章园林生态学拟议,正式提出园林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框架:以人类学为基础,融合景观学、景观生态学、植物学和城市生态系统等理论,探讨在风景园林和城市绿化可能影响的范围内人类生活、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调整途径。区园林生态学定义(篁点探讨园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其它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即探讨以人工栽培的各种园林树木、花卉、草坪等植物和自然的或半自然的植物群体等共同组成的园林生物群落与其相应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6.园林生态学探讨的主要内容(重点为.(1)植物所处的环境动身,介绍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阐明与园林生态环境亲密相关的各主要生态因子(太阳辐射、温度、水分、土壤、大气的基本特性、对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调控;(2)在探讨环境与植物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引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介绍与园林亲密相关的城市生态系统(4)具体阐述园林生态学最关注的热点、实践问题。其次章植物与环境1、环境.(.定义)(重点):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及干脆、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生存空间、维持生命的物质与能量等2*.植物环境分为:宜然环境、生.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三种类型。3、.生态因子:在环境因子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干脆或间接的影响作用的因子,被称为生态因子。4、城市环境: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外部条件的综合。(1)城市自然环境(2)城市人工环境5、城市环境的特征D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3)城市环境具有一种典型的地域分异: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4)城市场环境污染特征:如“热岛效应”。6>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综合性非等价性(主导因子作用)不行替代性和互补作用阶段性(主导作用和限制作用)干脆作用与间接作用7、限制因子(1.imitingfactors)(重点)耐受性定律和最小因子定律相给合便产生了限制因子的概念。在诸多生态因子中,使植物的生长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因子称为限制因子。8、生态适应;生物有机体与环境的长期互作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存意义的特征,依据靠这些特征,生物能免受各种环境因索的不利影响和损害,同时还能有效地从其生境获得所需的物质能量以确保个体生长发育的正常进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适应可分为两种类型:(1):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生存在相同或相像的环境条件卜.,常形成相同或相像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从生物体的形态、内部生理和发育上表现出来。(2).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因而在生物体的形态、内部生理和发育上等体现出不同的适应方式。10,.植物的生活型定义长期生活在同一区域或相像区域的植物,由于对该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共同适应,产生了相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并从外貌上反映出来的植物类型。IK植物生态型定义同种植物的不同种群分布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受到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生态适应的过程中,发生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变异与分化、形成不同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征,并且通过遗传固定下来,这样在一个种内就分化出不同的种群类型,这些不同的种群类型称为生态型12、植物的生态型通常依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将其划分为:(1)气候生态型(2)土壤生态型(3)生物生态型(4)人为生态型第三章园林植物的种群生态K植物种群的一般特征.D、种群数量和密度特征(1)种群数量:个种群所包含的个体数目Nt+1.=Nt+B÷I-D-E一一诞生率(B)死亡率(D)一一迁入率(【)和迁出率(E)种群增加因素:诞生率和迁入率种群削减因素:死亡率和迁出率-植物界?(常通过迁入或迁出来变更植物种群密度)(2)种群密度:肯定时间内单位面枳上的某种生物个体的数目。如:10()株桂花hm2种群密度调查方法:干脆调查法(植物)和间接调查法(动物)2)、种群的年龄结构定义:指各个年龄的个体数在种群的分布状况,是种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探讨园林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对分析预料园林植物种群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价值。怎么判定植物年龄结构?园林植物可依据植物生长发行状况划分年龄级,休眠期、养分生长期、生殖期、老年期等林业:常用立木级(乔木的胸径和高度划分不同的等级),计算百分比。3)、种群的空间格局指组成种群的生物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在肯定程度上反映了环境因子对种群个体生存、生长的影响作用。随机的匀称的集群的4)、种群的性比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数目的比例称为性比。一一对雌雄异株植物而言,性比影响到种群的繁殖力以至数量变动。2、生态对策定义:指生物经进化而形成适应环境的对策或策略,它可概括说明生物是以何种形态和功能特征来适应环境而完成其生活史的。a.K对策的特点;诞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完善的爱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率低,一般扩散实力较差,但竞争力较强,适应稳定的环境。(大型兽类、乔木等)b.垦对策的特点主诞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缺乏爱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但具有较大的扩散实力,适应多变而不稳定的环境。(小型啮类和杂草等)3、化感作用(必考一名词说明)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干脆或间接的影响。如,刺松,黑胡桃等。4、 .(论述题).a.生态位定义;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还包括了它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以及它们的温度、湿度、PH、土壤和其他生活条件的环境变更梯度中的位置.b.在园林植物群落建群中什么指导意义?(1)由于生态位接近的两个种不能长期共存因此能够长期生活在一起的种必定伴随着生态位的分化。(2)在自然界稳定的群落中每一个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一个群落乃是个种间相互作用、生态位分化的机能系统这对正确相识物种在自然选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在运用生态位理论指导人工群落建立。C.生态位理论在园林景观配置上具有韭常重襄的意义?主表现为在进行引种工作中新引入的物种应与当地土著种的生态位有肯定差异引入大量个体以取得竞争成功引入适合当地“空生态位”的物种引入种与当地种之间生态位重叠极限符合d/w>1的规律第四章、园林植物群落生态1,.植物群落概念在肯定的地段上,群居在一起的各种植物种群所构成的一种集合体。2,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具有肯定的物种组成。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植物群落的首要特征。(2)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有规律地共处。a.必需共同适应它们所处的无机环境;b.它们内部的相互关系必需取得协调、平衡(3)具有形成群落的环境功能如,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与四周裸地的环境(4)具有肯定的外貌和结构包括形态结构、生态结构与养分结构(5)肯定的动态特征其运动形式包括季节动态、年际动态、演替与演化等。(6)肯定的分布范围(7)群落的边界特征女优势种定义名词说明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体枳大,生活实力较强)4 、.(推断题).,物种多度调查方法:干脆计算法,目测估计法群落内基本植物的调看:多采纳目测估计法。近.生物多样性概念是指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多种相互作用及各种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及其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困难性。生物多样性通常从两方面进行衡复:种的数目或丰富度种的均衡度,外.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梯度变更规律1)多样性随纬度的变更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有渐渐削减的趋势2)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更随海拔的增高,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增加而渐渐降低3)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变更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而降低心确定务样性梯度的因素1,时间因素2.空间异质性因素3.气候稳定因素4.竞争因索5 .捕食因素6.生产力因素论述题)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稳定性关系?群落稳定性:指群落在一段时间过程中维持物种相互结合及各物种数量关系的实力及在受到扰动的状况下复原到原来平衡状态的实力。群落稳定性包括四个含义:(1)现状的稳定(2)时间过程的稳定(3)抗变动实力(4)变动复原原状的实力。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多样性高的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趋于困难。®群落稳定性的特征J1、生物种类多,食物网困难,物质循环与能量流淌的渠道多。2.各养分级的生物数量多,占有的能量多群落在时间过程中的稳定性表现:.(1)一段时间过程中物种数量和物种间的相互组合能稳定地保持下来,这是维持群落稳定性的根本。(2)在段时间过程中物种发生的某些数量关系能稳定地保持。(3)在经外界扰动以后,群落有自我调整维持稳定的实力。如何推断二个群落的.稳定程度?(I)扰动一个群落系统时所需施加的扰动程度,所需外力越大,表明群落愈稳定;(2)群落从平衡状态的位置上被扰动后产生波动的幅度,波动幅度越小,群落越稳定;(3)群落变动后复原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时间越短越稳定。9、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1.(k植物群落水平结构主要表现为匀称性和镶.嵌性。植物的斑块状镶嵌结构是常见的水平格局。Ib名词说明).边缘效应:把群落交织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称为边缘效应。12,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索1.环境因素2.生物因素3.卜扰中等干扰假说.名词说明一个生态系统处于中等程度干扰时,其物种多样性最高。由于过度的频繁干扰,不利于处于演替后期的物种种类生存;而干扰程度很低,由于竞争法则,不利于处于演替前期的种类生存14、群落波动:足指短期内植物群落的年际变更,这种变更不涉及新物种的侵入,是围绕一个平均数的上下波动,是可逆的变更过程。15、群落波动的缘由环境条件的波动变更生物本身的活动周期人为活动的影响明,植物群落演替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地域的植物群落发生变更而形成其他植物群落,被其他植物类型所取代的过程。联系:两者同时发生,即演替一般会是波动的结果,是波动达到肯定程度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