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docx
广安市“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刻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强化政府运行、决策、服务、监管能力的重要引擎。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数字政府建设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四川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规划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C)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编制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以政务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整合政务信息系统,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提高政瞰能,为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I.基础底座不断夯实。升级改造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优化完善网络架构,建设市一县主备骨干链路,部署安全管理、运维管理、态势感知和身份认证平台,全面支持IPv41.Pv6双栈协议,电子政务外网网络承载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显著提升。市级电子政务外网上联省电子政务外网,贯通6个县(市、区)、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以及所有乡镇(街道)并向村(社区)延伸,横向覆盖所有市级部门(单位),全市接入单位1208个。统筹通信运营商已建云资源,推动部门自建系统迁移上云,全市在云上部署应用系统29个。5G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建成5G基站2000个。积极改善偏远农村地区通信基础,持续推进光纤宽带完善工程,共成功申报工信部电信普遍务项目6批次。2 .信息系统加速整合。出台广安市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规范市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整合信息系统,开展专项审计,关停"僵尸"系统35个,全市自建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由213个整合为129个。建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OA系统),并向市县部门、乡镇延伸,现有520家单位7880个用户使用,完成与省政府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对接。建成市政府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延伸至各县(市、区)及重要市级部门。建成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广安站点,基本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w三三z,“一三S”。3 .资源共享初见成效。深入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建成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使用单位达373个,接入系统66个、数据共享应用57个,编制数据共享目录12054个,归集资源72706万条,发布开放目录9046个,归集数据资源4719万条,市商务局、市医保局等17个部门(单位)向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申请回流数据资源目录59个、数据量2282万条。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电子证照等5大基础库和财税金融、应急管理、交通运输等22类主题库。建设智慧城管、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等特色应用,出台广安市促进大:发展实施方案广安市政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娄有序共享工作方案等文件,强化数据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实施细则广安市建立健全政务委安全监管,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促进各地各部门高效聚数、安全用数。2021年,广安市晋级”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城市综合排名前40强。4 .服务效能大幅提升。纵深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力腿线上线下融合,"一窗受理""一网通办""T样一次办"取得一定成效。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群众需求强烈的公共服务事项,以及覆盖范围广、应用频率高的便民服务应用217条接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广安站点,畅通系统间数据查询使用渠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政银合作、业务对接创新实践,推动更多事项"就近办"。网上共受理办件160.3万件,全程网办率达到97.6%,509项工程建设类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全市"一网通办"综合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5 .治理水平逐步提高。整合"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和平安城市视频监控资源,成功争取国家“雪亮”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建腌盖全市公共安全视频唱空网络,"雪亮"工程建制村覆盖率100%,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管信息采集、收集、处置体系。整合全市27个部门34条非紧急热线,联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立群众办事服务诉求平台,形成市、县、乡、村一体化办理体系,成功纳入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城市。认领省"互联网+监管"平台监管事项1129个,编制市县两级检查实施清单7971个,事项认领率、实施清单编制完备率均为100%,汇聚监管行为数据48161条,实现监管信息联网共享。(二)主要问题。全市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缺乏整体规划设计,数据壁垒、系统分散现象依然存在,数字政府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能力不强。1 .统筹合力仍需激发。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合力不够,协同联动机制尚不高效,主管部门与业务部门责任边界不明晰,市县两级统分协作机制有待完善,政企合作、多方参与的建设运营服务体系有待健全。2 .基础设施支撑不足。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效果不佳,部门业务专网迁移对接电子政务网络进展缓慢。县级电子政务外网IPv6改造尚未全面完成,网络承载能力有待提升,村(社区)接入率不高。统筹云资源力度不够,云平台支撑能力不足,缺乏有效监管和考评机制。3 .政务服务亟待提升。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不深,办事环节和业务办理;耀有待持续优化,”就近办、一次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仍需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不强。4 .数据治理能力较弱。政务数据汇聚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功能释放不够,无法从数据采集、存储、应用及管理等进行全流程记录和跟踪。数据应用停留在统计层面,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研判能力不足。数据安全防护水平不高,信息化人才随,严重制约数字则建设。(三)面I触势。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将政府数字化转型与国家发展战略融为一体,信息技术变革持续演进,政府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对我市数字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国家战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数字政府建设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深化政府数据开放共享,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等主要任务,对全国数字政府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已成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新优势、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从全省部署看,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政务信息系统,共享开放数据资源,政务信息化已成为政府高效履职的重要手段。但数字政府建设特别是在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省委、省政府对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作出安排部署,要求进一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从区域协同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J1.1.渝合作示范区”;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将广安全域纳入,着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广安从"区域边缘"迈向"战略前沿",从"川东一隅"变成"川渝焦点",区域发展位势实现了极大跃升,数字领域协同共享有了更高平台。从广安发展看,以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加速向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并以数据为纽带优化重构生产生活方式,驱动政府治理运行模式加速数字化、智能化。当前广安正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全域全程全力融入重庆都市圈,亟待把数据要素广泛应用于政府治理服务,以数字政府建设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更好地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充分释放数字化红利,全方位提升政府履职效能、提高政府治理水平,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对四J11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数据的统一领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新发展理念,以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为目标,以促进政府治理流程优化、模式创新和履职能力提升为动力,以实施同城融圈、优镇兴乡、品质主导、产业支撑"四大战略”为方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智能集约、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政府运行协同高效、公共服务普惠便捷、政府治理智慧精准、安全保障可信可控,发挥数字政府建设对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数字技术应用助推政府履职能力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持改革引领。以数字化改革助力政府职能转变,运用数字技术对政府的运行模式、方式流程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强化系统集成与特色探索有机结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融入发展,促进政府治理各领域集成创新。坚持数据赋能。加强数据汇聚融合、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促进数据依法有序流动,发挥数据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和管理服务效率,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坚持集约发展。以集约化理念推进政务信息化系统集成,统筹部门协同、行业协作、上下联动,构建条块结合、市县一体、有效衔接的数字政府架构,促进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安全可控。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将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与数字政府应用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同步监管。全面采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产品,加强通信网络、重要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保护,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形成覆盖各级各部门的智能敏捷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网络糊g安全。(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运行规则以及数据资源、平台支撑、安全保障等数字政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数据汇聚、态势感知、智能分析、综合决策、应急指挥等大数据资源调度高效运行,数字政府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生态作用明显增强,数字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显著增强。建成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网络和政务云,形成市县协同的政务云调度机制和服务体系,公共支撑平台有效支撑数字化发展,基本形成结构合理、集约高效、保障有力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据资源生产力不断提高。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取得主题库,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深度融合,数据资源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显著作用。突破性进展,政务全面汇聚,建成各类基础库、专题库和政府运行协同力持续优化。统一领导、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简约高效的数字政府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科学决策、精准治理、普惠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形成多级联动、多点协同、多方合作的工作格局。公共服务影响力明显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各类业务系统应接尽接、服务事项应上尽上,"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群众满意度高,公共服务数字普惠城乡覆盖体系基本健全。社会治理统筹力更加强劲。智慧广安大脑高效辅助科学决策,基本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的"一网统管"治理模式,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履职能力不断增强,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全省领先。网络安全保障力重点突破。建设一体化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形成全市网络安全态势感知"T线",风险评估、检查指导、监督考核、安全监测等制度健全,提供覆盖安全全生命周10期服务保障。同城融圈承载力大幅改善。利用数字化推动渝广两地公共服务、营商环境、科技创新等领域融合、便捷、高效,就业、社会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