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方案.docx
XX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弘扬行业正气,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树立医务人员良好社会形象,持续做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后半篇文章,不断改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增进群众就医体验,制定XX县医德医风建设工作方案,请各医疗卫生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战略,切实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有机结合,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遒德素质为目标,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医疗技术,提升服务质量为主要抓手,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股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优化医疗环境为重点,强化纠建并举,完善制度,加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深入开展卫健系统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总体目标(一)进一步提高医德医风。广大医务人员深刻认识到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职业责任感、荣誉感;进一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觉性;进一步树立依法执业、廉洁行医、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二)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技术,各公立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质量管理、诊疗服务、医疗收费、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及时规范医疗技术操作行为,合理用药和病历文书及时检查整改和持续改进,各项医疗和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三)进一步增强优质服务。明确“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优化医疗环境和服务流程,进一步密切医患关系,进一步落实收费价格公示制和一日清单制度,医疗保障安全,明显降低群众投诉率和医疗纠纷,避免重大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四)进一步提升社会综合满意度。加强各公立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强化服务意识,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落实医改工作要求,提高各公立医疗机构整体服务水平,减轻病人负担,不断提升社会综合满意度。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提升至95%左右,患者投诉纠纷处理率达100%o三、主要措施(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思想认识1 .坚定政治立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跟进学、反复学、系统学,着力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各单位要制定具体的专题学习计划。要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纪处分条例为重点,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清正廉洁的思想认识。2 .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院务会上和中层干部会议、职工大会上,须有关于医德医风建设的议事项,强调医德医风的重要性。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医德医风教育中,使全院医务人员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医德医风的概念和医德医风的基本要求,持续弘扬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积极组织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举办廉政文化进各公立医疗机构活动等方式,以案为戒、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德、以案说责,警钟长鸣,教育引导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教育引导医药行业工作人员增强纪法意识。3 .开展“读一本好书”活动。医务工作者要精读一本励志经典著作和一本与自己本职工作相关的业务书籍,并撰写1篇高质量的心得体会。把在学习中激发出来的热量、力量转化为强化使命担当、练就高超医技的措施。(二)加强医患沟通,落实医疗安全4 .强化医患和谐沟通。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患者家属沟通应明确沟通目标,注重亲和力,语言诚恳、态度和蔼,不能大声粗暴。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好病情和治疗方案,门诊医患沟通时间在3分钟以上,不能三言两语地结束医患沟通。住院医患沟通,接诊医师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至少在入院8小时内进行有效沟通;急危重症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可加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密切医患关系、减少医患矛盾,防范医疗纠纷。5 .严格落实查房制度。牢记医疗质量是“管”出来的,医疗安全是“查”出来的,医务人员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知晓率100%并严格执行。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上下午或早晚各一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查房过程或结果,原则上应当在病历记录中有所体现;值班住院医师应在接班时对病区所有患者进行查房,值班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要对危重患者及其他重点患者进行查房。对手术患者,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内查房。查房时,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并注意做好保护性医疗措施。6 .夯实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质量安全是各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生命线,医务人员严格遵循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和临床路径等有关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掌握各类检查、治疗的适应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加强医疗技术人才培养,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技术。(三)落实出院评价,强化随访服务7 .聚焦出院满意度评价。由总医院人民医院院区联系负责研发出院满意度调查小程序,将全县设有床位的医疗机构名称编入小程序内供选择。引导患者或家属出院时根据住院期体验和感受进行评价打分,重点对服务态度、辅助检查、环境卫生、安全措施、服务技术、病情沟通、查房制度、用药指导、治疗效果、医德医风、总体评价进行“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勾选打分,对意见建议、投诉举报进行主观评述。医疗机构还要准备适当的纸质评价表,提供纸质评价。8 .落实出院随访服务。将健康指导和医疗服务延伸到院外,对医疗服务质量实行全程管理,为患者提供全程服务,高质量开展出院随访服务,对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列在随访范围内,了解治疗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给予康复指导和心理咨询服务;对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加以强调、告知,解答病人出院后遇到的问题;征求病人及家属的建议和意见,督促工作的改进。设立随访回访中心,统一协调出院随访工作,各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建立台账,确保随访工作网络健全、责任明确、任务落实。回访中心要随机抽取出院患者核查监督各科随访工作开展情况。(四)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内部监管9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各单位要对患者挂号缴费、诊疗检查、手术治疗、出院等全过程服务环节进行动态监测,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严禁自立项目、分解项目、比照项目、乱计费、重复计费等违规行为。单位领导不定期以不打招呼的形式亲身体验门诊住院各服务环节,也可各单位聘请社会监督员体验就诊服务各流程,指出存在问题,各公立医疗机构及时对存在问题的环节进行有效疏通。10 .做好便民服务措施。要做好院内便民服务,免费提供轮椅、雨伞、针线、热水等服务,教育引导患者家属正确推拉轮椅,尤其是上下坡时要防止轮椅侧翻引发安全事故。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位可提供患者家属免费短时寄存物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门诊、住院等基础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一个干净、整洁、安全、舒适的就医环境,以及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和医患沟通场所。11 .加强日常督查。各单位要持续治理医疗卫生领域商业贿赂,严格执行关于治理商业贿赂相关规定,建立医务人员不良行为责任制度,切实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不断加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收受回扣和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接受“红包”等问题。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要求,重点整治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收受“红包”、“回扣”、开“大处方”、“大检杳”、责任心不强的行为,严查院内“统方”、医药代表违规进病区、接触医生等行为。做到改善医德医风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管理两促进,实现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与医德医风教育同深化。(五)建章立制,奖罚分明12 .发挥考评指挥棒作用。各单位要将医德医风考评结果与医务人员职称晋级、岗位续聘、评优评先、绩效工资、医师定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等直接挂钩,酌情暂缓晋升职级、取消评先评优、绩效工资降低等次等措施。在各公立医疗机构例会、中层干部会议、或职工大会上,开展医务人员医德医风投票,或可采用“问卷星”小程序进行投票,将投票结果在各公立医疗机构宣传栏内进行公示,接收群众监督。13 .评价结果具体应用。县卫健委和县总医院定期登陆出院满意度小程序评价系统进行梳理分析,收集意见建议和投诉举报,反馈至涉及的医疗卫生单位。由各单位对投诉意见建议进行客观分析,吸纳意见建议整改提升,并组织对投诉举报进行核查处理,反馈给患者或患者家属。核查投诉举报确实存在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给予处罚:一个年度内,涉及同一在编人员一次核实的投诉举报,给予院内通报批评;两次核实的投诉举报,给予行政警告处分;三次核实的投诉举报,将根据投诉举报内容评定年度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并暂缓一年职称晋级;四次核实的投诉举报,将根据投诉举报内容,对职称级别进行适当的降级处理,降级处理后3年内不得晋升职级。一个年度内,涉及同一聘用人员一次核实的投诉举报,给予院内通报批评;两次核实的投诉举报,给予解除聘用,并3年内不得续聘。每个核实的投诉举报,视情节严重程度,对涉及人员给予月工资总额30%100%的经济处罚,由各单位扣罚,缴至县卫健委集中整治廉政账户内,并备注好信息。所有的投诉举报处理结果,均在院内宣传栏内公开公示。社会影响较大的投诉由主管部门组织核查并研究处置。14 .综合监管与警示教育。各单位接到12345、12320、出院评价等投诉案例后,要对每例投诉进行分析研判。本院工作人员存在明显过错、失误的,12个月内,同一当事人产生一起投诉案的,进行院内通报,防范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并由科室负责人对其谈话;同一当事人产生两起投诉案的,卫健系统内部通报,并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对其谈话,谈话情况报县卫健委业务股室存档;同一当事人产生三起投诉案的,由县卫健委监察室对当事人介入调查,给予相应处置。投诉经查无明显过错的,要在院务会上通报调查情况,由开展调查工作的分管领导说明情况。所有投诉的情况登记表,按要求汇总报县卫健委医政医管股,便于改进提升全县医疗服务环境。15 .建立奖惩制度。对医德医风良好的单位及单位领导进行奖励并通报表扬;对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病员满意、思想好、服务好、社会反映好的医务人员进行奖励并全县通报表扬。对医德医风较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单位领导或科室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对医德医风“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取消该年度晋职、晋级、评先评优资格,扣减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并限期改正;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不合格”者,进行组织处理,不再聘任或调离原工作岗位。四、有关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公立医疗机构要成立医德医风管理工作委员会,由院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担任主任,院级党组织副书记以及分管党建、纪检、人事、医疗、财务的副院长任副主任,成员由党办、院办、纪检监察、医德医风管理办公室(行风办,以下简称医德医风办)、人事、财务、医务护理、医保、基建、药械招采、工会、临床及医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委员会日常工作由医德医风办具体负责。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会议,听取当前一阶段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分析研判医德医风建设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形势,部署落实公立医疗机构院务会有关精神,研究提出并向公立医疗机构院务会提请审议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管理要求的意见建议、对有关科室和人员违反医德医风的处理意见以及年度医德医风建设管理考核意见。(一)规范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