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
资源ID:1677615
资源大小:23.7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x
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雷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可以是父母的孩子,是老师的学生,还可以是单位的员工。个人拥有多重身份这一现象表明()人的身份在出生后自然就具有人的身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人的身份不同社会地位就不同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A.B.C.D.2 .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关系对应正确的是()A.母女、同事一一血缘关系B.同乡、邻居地缘关系C.同学、兄弟一一业缘关系D.同行、业主一一地缘关系3 .有人这样比喻:“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过程C.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关系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4 .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A.B.®C.®D.®5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行为中不能体现亲社会的是()A.参加志愿者活动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爱岗敬业D.与人为善6 .抖音是一款社交类软件,但是某些短视频出现未成年人禁忌内容,让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国家网信办3月28日组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对此,青少年应该()A.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B.培养高雅情趣,抵制不良诱惑C.提高网络技术,设计防沉迷软件D.防微杜渐,远离网络7 .近日,家住上海的13岁女孩小苏(化名)以学习为由,用妈妈的手机偷偷给自己喜欢的网络主播打赏,两个月就花了25万元。对于打赏主播的现象,你最想对你的同学们说的是()A.网络直播太可怕,应拒绝从众B.打赏主播新趋势,要主动跟风C.对待流行应理智,需合理有度D.主播挣钱真容易,可弃学尝试8 .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增网络保护第64条规定:"要求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正确的是()小闽:”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小福:”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J小周:”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小莉:“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A.B.C.(D.9 .神舟十四号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新教室”问天实验舱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在线“天宫课堂”奇妙、有趣、生动,点亮了很多同学探索宇宙的梦想。这能帮助同学们认识到()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只有网络才能让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网络极大促进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A.B.C.(2X4)D.®10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行业方兴未艾的带动在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在短视频、直播带货、内容电商和社区团购等新模式的带动下,互联网电子商务在拉动消费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互联网应用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新应用展现出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这表明网络().为文化交流搭建新平台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C.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11 .某市个别网民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煽动对立情绪,扰乱疫情防控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2年9月10B,该市公安局对相关人员依法予以查处。这警示我们()要拒绝上网,抵制不良信息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要遵守道德和法律,做守法公民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A.®B.®C.©I).(2X3)®12 .从“今晚全城大消杀”到“自来水加大氧气注入”,从"核酸采样有毒"到''口罩原料会导致肺结节二从“一阳性男子被吊车转移”到“某地用集装箱运转患者二近段时期,疫情防控的各种谣言在社交平台流传,导致不少人焦虑、恐慌,一些真实科学的信息反遭质疑,严重干扰疫情防控工作。对待网络谣言,我们识别的办法有()学会辨识信息内容,耸人听闻的信息往往不可信注意信息出处,关注行业和部门发布的官方消息查看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对比和多方脸证拒绝使用网络,不看社交平台信息,避免受伤害.(B.®C.D.(D13 .凡人善举在网络上赢得的点赞越来越多,“上热搜”越来越多。数据显示,中国文明网累计发布“中国好人"16228名,网上互动超过100亿次。这启示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传播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自己的诉求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A.B.C.(2X4)D.14 .下图是小明假期生活的一天。下列观点是同学小亮给小明的劝告,你认为合适的()必须远离网络,才能保证身心健康合理使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不要沉溺网络,学会科学安排时间网络资源无限,要学会与他人合作.B.C.(D.®15 .在“双减”政策引导下,假期生活中小学生摆脱了繁重的作业,不用“背书包在补习班转场)很多人选择在运动场快乐奔跑,在图书馆里享受自由阅读,在乡间田野体味劳动乐趣。这样的假期生活()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体验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有利于学生放飞自我,自由发展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A.B.C.®(3)D.(3X4)16 .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互联网算法意思是利用用户的一些行为,通过一些数学算法,推测出用户可能喜欢的东西)的不合理应用,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这是全世界第一个对“算法”加以具体约束的法案。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民主政治进步杜绝各种侵权行为,消除网络危害弊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引导传播网络正能量A.B.C.(QD.®第I1.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 .在学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一课后,小华同学设计了复习卡片,请帮她完成相关内容。(10分)18 .【做网络的主人】材料一位家长的感慨:“毁掉一个孩子,只要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我们身边的青少年学生,还有我们自己的孩子,有许多沉溺于网络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为此,2022年6月1日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要求,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作出的规定有哪些重要意义?(6分)(2)依据以上材料,结合上网课的你谈谈如何参与网络生活?(8分)19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观察社会(1)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结点。对此,老师让同学们走出课堂,去捕捉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场景。请你列举一些社会的场景,并对这些场景进行简单的描述。(6分)活动二:行为反思(2)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J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分)20 .欣赏诗歌,回答问题。双击鼠标启窗口,信息海洋好神游。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一叶轻舟万山过,网络魅力谁能敌!有激流,有险滩,暗点陷阱起波澜。不良信息撒迷雾,低俗之风讨人嫌。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1)打开互联网,我们除了“查资料,联友谊,赏音乐,通信息"外,还能利用网络的哪些优势呢?(4分)(2)“有激流,有险滩,暗礁陷阱起波澜”,说说网络有郊些弊?(6分)(3) “偌大一张互联网,让我欢喜让我烦"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6分)参考答案1. D【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题文中,“一个人拥有多重身份,是老师的学生,还可以是单位的员工二说明人的身份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正确;人的身份在社会关系中确定,错误;社会地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错误;故本题选D02. B【详解】本题考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母女属于血缘关系,同事属于业缘关系,同乡、邻居属于地缘关系,同学属于业缘关系,兄弟属于血缘关系,同行、业主属于业缘关系,故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 D【详解】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知识。社会是一棵大树,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我就是草原上的一棵小草。这体现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D正确;ABC观点正确,但题文材料中没有体现,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 B【详解】本题考查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和意义。依据教材知识,亲社会行为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故符合题意;:保证,说法绝对,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05. B【详解】本题考查对亲社会行为的理解。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表现为避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故.ACD属于亲社会行为,说法正确;B:这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故B说法错误;本题逆向选择,故本题选B。6. B【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知识。B:根据题文中的描述可知,青少年应该培养高雅情趣,抵制不良诱惑,故B符合题意;A:“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是国家层面的职责,故A说法错误;C:“提高网络技术,设计防沉迷软件”是企业层面的职责,故C说法错误;D:"远离网络"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07. C【详解】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C:材料通过13岁女孩小苏打上主播的行为,意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合理利用网络;说明了对待流行应理智,需合理有度,故C说法正确;A:这夸大了此现象的危害性,拒绝从众的说法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