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方案.docx
-
资源ID:1673662
资源大小:14.5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方案.docx
关于全面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进我县智慧医疗建设,提升我县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到2025年底,通过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医疗健康信息在政府、医疗机构、居民之间共享;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县级医院网上预约挂号、网上初步诊断、网上开具处方等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努力在便民惠民、质量监管、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远程诊疗等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互联网+医疗健康”应用发展典范。二、具体措施(一)夯实服务基础1 .加强信息标准化篁设。完善移动宽带网络,支持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城乡各级医疗机构,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农村医疗机构延伸,保障医疗相关数据传输服务质量,支撑开展急救车载远程诊疗。到2020年底,完成全县乡村网络全覆盖,统一数据接口,加强“互联网+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建设,以全市医疗健康数据标准为依据,积极与市医疗健康数据达成一致,加快我县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为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支婵。(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下同)2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信息系统。加快完善全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推广二级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加快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HIS、1.IS、PACS、心电、电子病历等系统建设,提升门诊电子病历使用率和应用率。到2020年底,全县二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建设信息集成平台,接入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县域内各类系统资源,实现医疗健康数据互通共享。(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相关医疗机构)(二)推进惠民应用3 .统一挂号资源管理。到2020年底,基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构建四家县级医院统一号源,与市号源池达成一致,为患者提供线上预约、智能导医分诊、就诊提醒、移动支付、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优先向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推动基层首诊,畅通双向转诊。(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4 .建设居民健康信息服务系统。到2020年底,建立居民健康账号管理系统,推广居民电子健康卡实施,实现“一卡通”,将居民接受医疗健康服务全流程中产生的健康信息(电子病历、健康档案等)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自动归集。建立电脑、智能手机、医院自助设备等多途径访问通道,方便居民通过互联网随时调阅个人健康信息,实现信息查询与维护、健康知识浏览、健康咨询与专家互动、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疗费用查询及医保线上支付等应用。推进网上预约诊疗服务,推进居民电子健康卡,实现诊间支付,并与省便民服务平台无缝对接。(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人社局)5 .建设医疗业务协同应用系统。推进远程诊疗系统建设,建设县级检验中心、县乡医疗影像诊断中心建设,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依托,推进符合分级诊疗制度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2020年底,全县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并逐步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相关医疗机构)6 .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拓展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为重点人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老年人等)提供健康监测与管理。创新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推进母子健康手册信息化,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提升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推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线查询和规范使用。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和使用率,到2019年底,推进在线智能随访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全覆盖;2020年底,公共卫生智慧服务基本形成。(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医疗保障局)7 .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进一步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实现网上签约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延伸处方等服务,推进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转变。探索线上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改善群众签约服务感受。2020年底,建成县级家庭医生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8 .推进智慧医院建设。根据国家卫健委和省创建智慧医院要求,建立基于一卡通为标志的现代诊疗服务体系,引入多样化支付手段以及全自助、全预约新型服务模式,方便老百姓就医,提升医院的诊疗效率。2020年,在县级医院开展智慧医院试点建设,逐步构建智慧就医、智慧诊断、智慧治疗、智慧病房、智慧后勤和智慧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体系,逐步推进临床“智慧医疗”。(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相关医疗机构)(三)建设联动平台9 .推进建设全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快推进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统一采集管理全县卫生健康数据,为医疗健康信息系统运行提供保障支撵。到2020年底,实现县乡村三级信息系统互通共享。(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10 .建设医疗保障智能审核结算系统。完善现有“三保合一”医疗保障体系,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实现在线支付(医保、微信、支付宝等)功能,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实现参保人员“一站式”结算。通过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逐步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进一步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和广大“双创”人员跨省异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与长三角地区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无缝对接。到2020年实现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应用全覆盖。(县医疗保障局、县卫生健康委)11 .建设药品及处方共享系统。通过药品及处方共享系统(电子处方流转),实现处方系统与药房配药系统无缝对接,方便群众及时取药。线上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实现医疗卫生机构处方信息在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业互联互通、实时共享,患者可以自主选择到任何一家处方共享平台线上或线下购药。到2020年底,完成处方共享及管理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县卫生健康委、县市场监管局、县医疗保障局)12 .建设医疗健康教育培训系统。利用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远程医疗信息平台和医疗健康教育培训云平台等互联网资源,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医学教育培训体系,鼓励医疗工作者开展疑难杂症及重大疾病病例探讨交流,提升业务素质。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适宜技术推广”行动,围绕健康扶贫需求,重点针对基层和贫困地区,建立网络科普平台,通过远程教育手段,建好医疗健康教育系统,提供多样化的远程在线医学课程教育。利用互联网提供健康科普知识精准教育,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和健康素养。到2020年底,初步实现医疗健康在线教育。(县卫生健康委、县人社局)13 .速设行业监管信息系统。规范互联网诊疗行为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医疗健康服务质量和安全。探索建立医疗服务评价系统、医疗业务综合监管系统、医疗费用监控系统、用药智能化监管系统,2020年底,全面对接市“互联网+医疗健康”监管平台,加强医疗健康服务全流程监管。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升监管能力。推行在线知情同意告知,防范和化解医疗风险。(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14 .完善120急救调度指挥系统。积极推进县120急救指挥调度平台与市120急救中心信息互联互通。依托区域医疗中心,构建包括脑卒中、心血管病、危重孕产妇、外伤、烧伤、胸痛等急救流程的协同信息平台,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救治服务。积极探索院前急救车载监护系统与医院信息平台连接,加强远程急救指挥和院内急救准备,实现院前与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县卫生健康委)15 .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建设。依托“智医助理”项目,整合现有基层医疗资源,重点围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我县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不断创新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模式。2019年下半年全面启动实施,2020年实现所有村卫生室全覆盖。(县卫生健康委、县财政局、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四)加强安全监管16 .加强健康信息管控。严格执行信息安全和健康医疗数据保密规定,完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制度,严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户资料、基因数据等,对非法买卖、泄露信息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惩处。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智能医疗设备以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应用服务的信息防护,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隐患排查、监测和预警。2020年底,县级医院要申请国家信息安全三级等保测评。(县卫生健康委、县数据资源管理局、县公安局、相关医疗机构)17 .健全卫生健康信息化标准体系。严格按照全国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医疗健康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标准体系。强化医院信息平台功能指引、数据标准的推广应用,为信息互通共享提供支撑。加快应用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推进各医疗卫生单位已建的信息系统及平台按照标准逐步进行改造和整合。(县卫生健康委、县医疗保障局、县市场监管局)三、实施步骤(一)启动阶段。2019年7月,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各责任单位结合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积极组织实施。(二)实施阶段。2019年8月-2020年10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力推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三)总结阶段。2020年11-12月,总结提炼经验、亮点,创新“互联网+医疗健康”工作思路,明确下一步工作任务。四、完善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卫健委与县财政局、县医疗保障局等部门要强化沟通,建立定期会商制度,推进工作持续深入开展。要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责任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逐级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和进度,切实抓好落实。(二)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经费时“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工作给予资金支持,推进工作落实,加强统筹规划,结合实际,科学组织实施,杜绝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培育“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大力宣传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政策措施及成效,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营造“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