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教案.docx

    • 资源ID:1664991       资源大小:13.2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教案.docx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第十讲)课程名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章节名称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授课时长90分钟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掌握明朝是对元朝大一统的接续,以及明朝如何以"华夷无间”的开明族群观念,全面继承元代疆域管理模式,采取以招抚为主、征讨为辅的策略,将边疆地区纳入王朝版图。掌握明朝的二元疆域治理体制。掌握明廷对蒙古诸部采取的“威德兼施"政治策略。掌握明朝与各民族共击外敌侵扰的历史。2 .掌握明朝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和各项经济政策。3 .掌握北方与中原农牧混合社会的形成。掌握明朝对南方"调北填南”的政策以及“民屯”的形成。掌握中国"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人口居住格局的形成。4 .掌握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掌握儒学教育的推广。掌握中原与少数民族族群的多元文化交融。掌握伊儒会通。二、能力目标能理解明朝的时代特征,以及明朝大一统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对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影响与现代意义。三、价值目标充分理解大一统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保障。教学重点一、把握明代的关键词:“温和开明,中外会Ir1.善用招抚等和平手段、因俗而治等理念,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及其管理制度,多民族共同治理疆域、共同抵御外侮,中华民族政治向心力日益加强。2 .商品经济繁荣,统一大市场基本形成,中原与边疆农牧经济交融持续深入,边疆地区开发力度加速推进,中华民族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并与世界市场有机接轨。3 .多向移民助推了多民族社会生活的交往与交融,为近现代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 .儒家文化逐渐浸润边疆,交融而繁荣的民族文化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伊儒会通的实现,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也达到了全新高度。二、讲清楚明代与元代的替代关系,不是民族之间的冲突报复,而是天命之间的承继流转。1 .承认正统明代的合法性,建立在元代"今运亦终”的基础上。明代与元代的替代关系,不是民族之间的冲突报复,而是天命之间的承继流转。这充分表明,虽然政权更替、民族各异,但是无论是少数民族政权还是汉族政权,都认同文明传缴口天命正统,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2 .厚往薄来明朝前期最重要的民族关系是与蒙古高原诸部的关系,而这种民族关系则是以经济关系为重要内涵。一方面,诸部领袖接受明朝册封,照例朝贡,能获得明朝价值更局的回赐。另一方面,诸部民众生活所需的铁器、布帛、茶叶、粮食、手工业品都须从内地输入。三、今天云贵两省作为多民族省份,为何民族关系如此和谐,为何形成“大杂居、小聚居”格局?这和明朝的经略西南有很大关系。1.社会:屯田移民2.文化:大兴儒学四、文化会通1 .阳明心学2 .儒释道三教合一3 .伊儒会通4 .耶儒关系教学难点一、如何解读好接续大一统的意义?对"天命流转"是革命与继承关系(不是民族对立关系)以及“文化承续”是接续传承中华文化(不是"恢复中华")的理解。二、如何认识朝贡贸易的本质?1.区域条件所形成的生产分工与交换关系;2 .无论战和,这一经济联系无法切断;3 .经贸交流促进社会文化交流交融,实现中华民族进步。三、如何加深学生7寸西南经略的理解?四、如何加深学生对中西会通的理解?一、课堂导入:展示番薯、玉米、土豆、花生、木瓜、辣椒、西红柿、烟草的图片,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明朝时期从美洲传入我国的农作物,由此引入本节课内容,点明明朝的整体特点是开明温和和中外会通。二、课程主要内容:第一节:巩固统一政治格局1 .承认元的正统,并取而代之,对元代大一统的继承与发展。2 .明朝中央到地方的政治体制以及二元疆域治教学设计理体制。3 .明廷对蒙古诸部采取“威德兼施"的政治策略。4 .明朝与少数民族族群共击外敌侵扰的历史。第二节:农商并举的经济形态1.明朝在边疆地区的经济措施2.明朝朝贡贸易的情况与意义。第三节:疏通华夷的社会风貌明朝时期,在南北方形成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生活组织情形。第四节:互鉴交融的文化气象1.儒释道三教合一2 .阳明心学在明朝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意义。3 .儒学教育的推广。4 .多元文化在明朝的交融情况。5 .伊儒会通与中外文化交流。四、课堂总结:1.开明温和与中外会通的时代特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壮大;2 .认可承续元朝正统,有效保持中华文明历史连续传承3 .通过战争与朝贡贸易塑造北方边疆区域各群体互补交融4 .通过移民与文教事业整合南方边疆区域各群体交流交融5 .中外会通彰显中华文明和平包容基因特质教学方法与手段图片演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程评价方法课堂观察课程建设建议

    注意事项

    本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10第十讲 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