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诊改课程诊改范例.docx
附件1:专业诊改(说专业X课程诊改(说课程)参照范例一、专业诊改(说专业)专业诊改以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与学校经验数据、标杆学校(国内或省内同类院校同一专业)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寻求突破。说专业重要内容为:(一)说产业阐明专业对应的区域产业背景,与区域经济、产业的契合度,在“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工业4.0”等战略背景下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岗位与新规定等。(二)说目的省特色专业、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省优质校建设专业、校级重点专业说本专业三年创新发展目的(20232023年)、选择的标杆学校的相似专业的优势或特色;其他专业说十三五规划建设目的。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形式,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措施等。(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重点突出怎样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岗位实际工作规定,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考核,做到“考核方式科学、考核原则客观、考核过程规范、考核成果优秀,三、详细规定(一)专业诊改由各系部负责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参与。1.成立专业诊改团体:各专业成立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德育名师等构成的专业诊改团体;2 .开展专业剖析与自诊:根据学年度专业实际运行数据,开展专业层面的自我剖析与自我诊断,形成专业诊改汇报。专业诊改汇报文字稿3000-6000字,专业诊改汇报体例见附件1,专业诊改汇报中要体现专业、课程、校企合作等诊断项目中的重要诊断点(即诊改重要内容,呈目前专业建设基本状况记录表中,见附件2)。3 .树立专业标杆:在全省、全国同类院校中寻找相似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标杆,深刻分析标杆学校专业特色与优势,研究确定自身专业发展目的、实现的途径与建设内容等。4 .说专业与学校会诊:在各专业自我诊改基础上,由系部集中组织全体专业负责人说专业(使用PPT,汇报时间20分钟),并由学校专家组及系部诊改专家对各专业进行会诊。(评审原则见附件3)。5 .提交专业诊改汇报,修订、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针对会诊反馈,修改完善专业诊改汇报;结合专业诊改、课程诊改状况,论证、调整老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深入行业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养调研,并修订、完善新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课程诊改(说课程)由各系部、专业教研室组织。(1)由教研室组织每门课程进行课程诊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课程,新专业不进行课程诊改),每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担任课程进行说课,说课汇报材料文字稿不超过3000字,汇报时间20分钟。汇报材料重要通过与最新职业原则、行业需求和岗位规范对接,在课程内容、教学措施与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改革。专业、课程研究室组建评审团体,对每位教师任教课程进行诊改、评审(评审原则见附件4)。诊改内容涵盖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措施与手段、课程考核评价等诊断项目中的重要诊断点(课程诊改汇报体例见附件5。系部负责人要全程参与并跟踪专业对“说课程”活动的组织。(2)课程团体结合所有任课教师意见,对本门课程形成系统诊改意见,并依此对课程原则、分学期讲课计划进行修订。教研室向系部提交审定的课程原则、讲课计划、课程诊改汇报、课程诊改评审成果。(3)系部汇总以专业为单位的说课评审成果报教务处,并提交每个专业的课程原则、讲课计划、课程诊改汇报定稿。说课成果纳入教师常规教学考核。思政课由基础部针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逐一诊改,由思政部组织说课活动,并将成果报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