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精神研讨发言.docx
以开放思维释放改革更大能量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全会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清醒看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断健全,新领域新实践需要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依然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些问题都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反映,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为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前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经过40多年的沉淀,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被提到了新的高度,我们要坚定沿着改革开放之路走下去,同时要向更深更广的领域中不断开拓,不断提高水平。对于各级地方而言,在全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如何进一步挖掘先发优势,乘势而上,成为增强基层政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深化改革开放是推进XX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XX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从大环境来看,XX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省委全会提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支持县级产业园区创新发展、梃档升级,支持县级政府盘活开发农村资产资源;市委全会专门针对XX提出了“支持XX加快建设50万人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支持XX撤县设市,加快推进XX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等12个方面24个具体项目。各类政策、资源和项目将加速向XX汇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但同时,挑战也非常大,纵向比,近几年XX发展较快,但横向比,“总量不大、发展不足、增速不快”仍是最大的实际。就全省同类区县而言,丘区人口大县发展越来越快,我们与其差距越来越大;今年市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构建“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其中XX分别作为北翼和南翼,但实际上这两翼发展差距明显,江油的经济总量和多项经济指标均在XX之上,且这个差距还有进一步扩大的优势。面对这样的严峻发展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要想尽快补齐短板,实现XX经济腾飞,XX这个“翅膀”更要奋起直追,必须抓住经济发展这个“牛鼻子”,用改革的手段、开放的态度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提升经济硬实力。二、XX县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推进困境今年,在县委十三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XX三产融合示范县和深度参与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XX南向东出战略支点”的总目标,并对深化改革开放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化投融资体系、推进投资促进提质增效三个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这些部署从全县顶层的角度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总体来看,这几年全面深化改革上我县取得了许多较好的经验成果,去年改革工作获得了全市的第一名,“三链同构”、土坯房改建等改革经验都在中央、省、市层面进行了交流推广。但不得不承认,我县的改革开放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革覆盖面不够大。许多改革都还在试点阶段,属于小而散,没有一个在全县全域推进且较为有影响力的改革举措。比如我县改革中推进较好的“三变”改革尽管经过了几年的经验探索,但依然还未成为全县普遍性的改革举措,依然还在试点推进中。另一方面,改革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够大。我县每年确定的改革项目便多达100多个,但真正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并且对于经济发展有影响力的很少。比如在发展农业上,尽管推进了“三权分置”“土地合作制”改革等众多改革,但对于农业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性依然不高,我们农业大而不优,多而杂的局面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开放程度不高。尽管XX县交通优势区位明显,与成都、XX、重庆距离不远,但对外互动交流力度还很欠缺,特别是商贸上,其本地经济的主要支撑主要是本地消费,外来人口和商户较少,其本地产品外销比率较少。特别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的互动很少,在科技上、生产方式上现代化程度低。三是创新力不足。由于受大城市虹吸效应的影响,本地优秀人才严重不足,许多行业创新上表现疲软,特别是工业上,表现更为明显。由于缺乏创新等因素导致许多企业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特别是在纺织服装行业、建筑行业表现较为突出。三、树立开放思维释放改革更大能量改革开放中的问题既有机制体制的原因,也有历史遗留影响,但归根结底,还在于XX干部的影响。无论是干部站位不高,思维不够解放,对新事物不敏感,缺乏创造性,对于改革开放不重视,不敢创新等原因才是关键所在。如何解决好“人”的问题,从思想上真正开始改革尤为重要。有的干部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奉行经验主义,习惯用古老方法,没有革命精神。有的领导干部对于改革工作不重视,推进改革工作中不敢担当,不敢碰硬,对于问题绕道走。许多改革开放工作推进中干部不敢创新,习惯等上级安排再落实,缺乏主动性,没有(一)树立改革和开放思维。思想是核心的问题,没有改革的思维就难以干好改革的工作,如何打通干部的思想观,尤为重要。XX的干部“难得走出去”是思维僵化的根本所在,对外界发展变化参与程度不高,难免会包容性不强,工作中不能紧跟时代潮流,习惯故步自封。要打开干部的思想和发展的思路关键就是要让干部走出去,要多形式组织干部外出学习交流,特别是到经济发展较好、改革经验成果多的地方去学习交流,在对比中找到差距,以现代化的先进发展理念武装头脑,开拓眼界,在学而知不足中明确定位,找准方向。(二)增强实干本领。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节点上,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许多从未遇到的难题,我们的干部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完成。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工作,其本身就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干部在推进中肯定会遇到许多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肯定会面临许多老办法不管用的时候,这个时候更是考验干部的担当和能力。我们的干部若本领不足,遇事就想着“等靠要”,看见麻烦就绕道走那必然完不成各项改革的任务。所以在推进改革开放工作中如何增强干部的本领尤为重要,要加强学习能力,善于从各个层面吸收各种各样的本领和知识,要多到各个层面锻炼也要善于在其他地方吸取经验,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实干本领,在改革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三)健全激励机制。改革开放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干部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如何更好地引导和激励干部主动作为,善于改革和创新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包容开放的大环境。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晋升机制,为敢于改革敢于担当敢于创新的干部拓宽上升渠道,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一定程度上宽容和厚待在改革中出现失误的干部,为改革者扫清后顾之忧。其次要注重对“一把手”的引导。“一把手"重不重视以及其本身的能力决定了该地区或者部门改革工作的推进效果,要层层传导改革压力,加强对各单位“一把手”狠抓改革开放工作的监督力度,才能切实将改革开放工作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