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实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
-
资源ID:1659735
资源大小:20.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实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完整版).docx
实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班级是选择、传承、弘扬、聚合及创新民族文化的实体。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指导下,通过班主任和班级成员的理解、认识和创新,围绕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以及班级风气等的集合,构成了班级的,思想、精神和灵魂。班级文化不仅激励全班同学奋发向上,而且对学生具有反作用力,改造、影响甚至决定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一个充满朝气的班级文化氛围,能帽促进学生的号心健康,改善心态,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净化灵魂,提升品位,是学校办学理念落实和办学目标实现的坚实基础。二、班级文化建设的目的1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讲两实践"("讲传统,讲诚信,讲守则"和"道德实践,创新实践”)活动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五环中学的文化底蕴,凝聚和锤炼五环人的精神,提高办学品位,为实现学校“全区一流、质量上乘、管理科学、特色鲜明”的奋斗目标而努力。2 .结合“建设书香校园”这一学校文化建设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优良习惯等自身素质,切实推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促进班风、学风、校风的不断进步,提升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 .学识与人文融合、个性与共性和谐。3 .张扬个性,凝聚精神,符合班级实际,凸显班级特色,提升班级品位。四、班级文化建设的原则及要求发挥班级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整体素质。创新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变零散为整体、呆板为灵动、无声为有声,融个性扬共性,提品位创特色,使班级文化融合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来,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为避免形式主义,避免应付了事,班级文化建设应做到:1 .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2 .要体现五环中学的办学理念、人文精神。3 .要主题鲜明,富有进取精神、传统底蕴和时代特色。4 .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五、班级文化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以班级内文化建设为核心,以学校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班级内、外文化建设,真正实现文明、高雅、诚信、和谐的班级和校园。(一)内文化建设方面1 .班主任专业文化建设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服务教育,服务学生,以至上的大爱(爱国、爱党、爱民族、爱教育、爱学生),至诚的心灵(爱心、信心、恒心、细心、耐心),至善至真的品质情致(健康、乐观、宽容、豁达、坚韧、丰富),民主亲和的态度(讨论、协商、合作、共进、和谐),巧妙的方式、适当的机会,滋涧学生成长的心田。2 .科任教师文化建设吐故纳新,学高为师,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则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不令而从。教师应在教学各环节、工作生活等方面展现为师的崇尚生命,热爱学生,无私心灵、高尚风格、崇高品质等人格魅力,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带动学生主动发展。教师的教育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行为应具有榜样表率作用;教师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将促成学生的“三观”、精神品质和思维方式的形成。3 .班级思想文化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校园、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不断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班级意识和自强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班级理念、班级精神、班级誓言、班训、班徽(标)、班歌、班级标志动作等方面。(这些既要出现在教室醒目位置上,又要用"班报"形式集中展示出来。)4 .班级目标文化建设班级要有明确的可实现的奋斗目标。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分近期I=I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乃至三年目标等。目标如灯塔,引导学生枳极参与、为之奋斗,直至实现。这是班级凝聚力、团结力、竞争力的重要源泉。(要张贴、上班报)5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为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并凝聚人心,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各项班级制度,并不断创新。这需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班级成员的构成情况,依托班级组织结构,努力推进班级管理制度的创新。我们的目标是将静态的班级背景转化为动态的教育力量,并协同班级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以实现整体优化。重点在于培育班级精神,逐步实现班级管理从“能人治"到"制度治",最终发展为“文化治”。我们应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口常行为规范和五环中学学生管理办法为蓝本,制定出符合各班实际情况的班级公约,确保制度得到执行,纪律得到维护,学习得到保障,思想得到提升。6 .班级环境及生态文化建设一个优美的教室环境能够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增添乐趣,缓解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雅的情趣,陶治美好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热爱,促进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优美的教室环境还能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保持整洁,这是文明的首要标志。确保墙面无污迹、地而无死角、窗户明亮、灯管风扇无灰尘、课桌摆放整齐、卫生工具有序放置、讲桌和多媒体设备常清洁。 在桌面上进行文化建设,设计表格以突出学生信息,展现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精神。 窗台不乱堆放,应布置得优雅,例如摆放花盆等。7 .班级园地文化建设我们应弘扬时代精神,突出班级特色,凸显班级主题,展现班级风貌,建设好"三个阵地"和"一个专栏J三个阵地一一班务栏、支部园地、黑板报:一个专栏一一以“为班争光,榜样有我:为校添彩,金榜题名”为主题的荣誉栏。展现班级特色应体现在书香、绘画、摄影、学科、科技、艺术、文体、传统、民俗等方面。8 .班级班团(队)干部文化建设除r在新年级新班级首次选举干部时,广泛征求意见并结合过去档案评价由班主任指定外,之后每届都应采用竞选与民主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举班团(队)干部。这样可以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承担责任和获得锻炼的机会。根据实质内容,将班务工作划分为三个系列:思想建设由团(队)干部负责:学习建设、纪律建设、卫生、文化体育建设等由班干部分别负责。班主任统一协调,学生干部分工协作,形成一个具有系统合力的紧密团结的有机整体。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灵的碰撞。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学生文化的融合,不仅有助于协调班级成员个体与群体、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还能创设一种使学生有归属感、愉快的班级人文环境。班主任应转变理念,促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强势群体";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促使学生成为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协商者”:拓宽渠道,实现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就是学生超越他们已有的文化,创造新文化的过程。我们应使学生:学会求知,侧市于培养强烈的求知欲与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H我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学习目的,有序、严谨、专注的学习习惯,自主、灵活、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学会做事,侧重于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自信心与进取精神,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学会共处,侧重于培养关心与赞赏他人的能力,宽容精神与沟通的能力,贲任感与合作的精神,终极关怀的精神。学会生活,侧重于培养基本生活技能,健身的能力,爱生命的精神,自我提高生活品位的能力。学会做人,侧重于培养诚实的精神与乐观枳极的态度,正直与无私的精神,守时与守信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自我认识与评价的能力,管理与经营生命的能力。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从督促变为笃学,从接受变为探究,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落实学校“一切为了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办学理念。此外,我们还可以建立班级档案(或"班志"),创设班级节口等。10 .班级学科文化建设阅读不仅能够愉悦心情,还能丰富知识,提升才华,学习的每一部分都能塑造我们的性格。正如培根所言,历史让人明智,诗歌让人灵秀,数学让人细致,科学让人深邃,伦理学让人庄重,逻辑与修辞学让人善于辩论。通过构建班级学科文化,我们能够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建设班级学科文化的目标在于:展示学科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语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意识、民族责任感与自豪感,以及神圣的历史使命感。(通过组织手抄报、书法比赛、写作比赛、朗诵演讲比赛、阅读经典名著比赛等活动) 数学:探究与时代特征相符、满足学生需求的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严谨的学术素养。(通过自我测评和自我提升) 英语:利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文化美文等资源,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放眼世界,拓宽胸怀,增进对世界的了解,实现洋为中用。(可以举办演讲会、英语角等活动) 政治、历史、地理:从尊重生命、尊严感、宽容精神、审美品质、生态环境意识、理性批判思维品质、辩证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学科文化建设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手抄报、知识卡片、知识竞赛等活动) 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以学科文化为视角,探索合作探究学习的新方法,优化课堂氛围,创设情境,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在细节处的品质、合作中的风格、实践中的真知、探索生命历程的素养。(可以举行知识竞赛活动) 艺术、体育等:借鉴和创新活动形式,通过欣赏、推荐、创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悟性、审美能力,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培养特长。(结合学校课外活动进行)11 .班级礼貌文明、行为文化建设以礼立身,以德修身。良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德,良好的品德成就美好的人生。以学校文化建设为引导,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良好风气的践行者。12 .班级情感文化建设和谐传承美德,弘扬正气。让人文关怀走进课堂、融入班级管理,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协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注重学生情感文化的建设,协调班级成员之间、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个体与集体、班级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创设一个每个人都能参与、奉献、平等竞争的和谐乐观的人文环境和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13 .班级活动文化建设制定学期活动计划,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预防学生问拉帮结派现象的出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个性和谐发展,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展以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类的兴趣小组活动,以及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拔河等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还有文学、绘画、书法、摄影、演讲、辩论、舞蹈音乐等艺术类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丰富的班级和团组织主题活动,活跃班级气氛,提高思想认识。如"学英雄献爱心”、"礼貌显镌文明育人"、"绿色家园绿色心灵"、"迎世博添光彩”、"实践我能行"、"感恩致孝敬加”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学习社会,在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加学习动力。要求他们在假期阅读几本好书,做几件好事。14 .班级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是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主要关注学生生命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财产安全等方面。15 .班级宿舍文化建设(详见公害区文化建设方案措施)16 .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在实施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树立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榜样,帮助潜能生纠正不良习气。可以采用目标激励、成绩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种形式。班级管理中竞争激励的实施应注意几个原则。首先是公平性原则,应防止任何不合理因素,包括班主任的偏袒等干扰。其次是全员性原则,班级中学生的竞争不应仅限于少数优秀学生,而应鼓励全员参与,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在不同层次上都有竞争的机会。最后是发展及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