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试题大全含复习资料.docx

    • 资源ID:1655496       资源大小:118.59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试题大全含复习资料.docx

    公务51考试:公务员法律学问考送试花大全(含与发)第一章邓小平法制理论及依法治国一、单项选择题1、当代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A、工人阶级领导的全国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B,工人阶级领导的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夫、公务员、解放军、学问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夫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2、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其核心是()。A、有法可依,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有法必依,法律面前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农夫、公务员、解放军、学问分子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农夫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3、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A、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C、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国家D,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法制国家4、目前,我这法治建设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是()。A、我国的法律体系尚不建全不能基本做到有法可依B、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块乏遵守法律、执法意识C、法律不权威,甚至某些法律的权威性丢失D、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5、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基础、灵魂是Oo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社会主义民主C、法律面前人人同等D、确保法律的权威性二、多项选择题1、邓小平法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战略地位,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本腐特征的相识B、阐明白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的辩证关系C、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及我国现代化的内在联系D、全面阐述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2、法治不仅体现为权力依法运行的一种国家形态,而且是一种现代化的法律制度形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求依据法治原则,实行法律制度的改革及创新。主要表现为法治原则的()。A、法治的普遍性原则B、法治的价值原则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定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我国社会主义法及社会主义道德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调控机制,又是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块一不行。二者紧密联系是()o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发展将为依法治国供应坚实的道德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B、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也会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C、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高度重视法治及德治建设,使二者相互体作,协调发展D、法治及德治既相互协调,义相互促进,在做法上,既可轮番突出,也可整体推动,德治及法治的任何一方面搞好了都可以保证或促进另一方面发挥应有作用三、推断题1、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法制理论的新发展,是中国一百多年来民主法治的科学忌结,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阅历、新创建的总结和升华,是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指导思想。(J)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需健全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制度总是更带有根本性、全部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没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就无法制度化,民主就只能是一种志向,或者演化为社会动乱。法制必需以民主为基础。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动身点和最终目的是确认、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区分在于法律是否体现民主的精神和原则。法制离开了民主,法制就可能演化成为依法实施的专制或者以法律的名义而实施的人治。(J)3、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和完整内容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是毛泽东、董必武、邓小同等领导人,在忌结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阅历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X)4、“以党治国”,党权高于一切。(X)5、遏制腐败,立法是前提,监督是关键,必需从制度上构建遇制腐败扩散的堤防,建立市高效、完备、公开、严密的权力法律体系。(X)6、法治国家要求,法律在社会生活国家生活的一切重要领域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即法律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法律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基础和主导的作用。法律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法治国家的显著特征。(J)其次率中国宪法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A、“三个代表”思想B、四项基本原则C、宪法D、邓小平理论2、我国现行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第。部宪法。A、 48、1C、3D、23、我国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体制实行O负责制。A、委员会B、政府全体会议C、政府常务会议及行政首长Ds行政首长4、在我国,行政立法权是指制定O的权力。A、行政法规和部分规章B,行政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C、行政法规和规章D、部分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A、公民B、人民C、劳动者D、爱国者二、多项选择题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主要表现是。A、宪法是立国之本及治国之策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C、宪法是一般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D、及宪法相抵触的一切法律、法规无效2、全国人大用“宪法修正案”的方法对现行宪法进行过三次局部修改的具体时间是OoA、1988、1998B、 1988、1993C、 1993、1990D、 1993,19993、法律规范冲突解决机制遵循的原则是()。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特殊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或后法优于先法C、依据各种不同的法律规范冲突,分别由全国人大或国务院等各有关机关裁决D、全部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4、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公民的监督权包括()。A、申诉权B、指责、建议权C、检举权D、控告权三、推断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4月12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实施的。(X)2、宪法作为一个国家的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及其他法根本不同,它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最高法,是母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X)3、宪法修正案,是指不修改宪法的原来文本,在宪法文本之后依据特性的年头另起序号,以前法优于后法的原则,推断实际有效的宪法规定。到1999年全国人大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三次局部修改,共通过了18条宪法修正案。(X)4、干脆选举是指以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为单位选举产生出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间接选举是指按确定原则将选民划分为选区,以选区为单位选举人民代表的选举方式。依据逸举法规定,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方式上,实行干脆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X)5、地方人民政府的性质和地位是地方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大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报告工作,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双重负责制,既对同级人大及常委会负责,又要向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并受国务院统一领导。()6、宪法考虑到地方的实际须要,规定确定级别以上的地方人大及人在大常委会有权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状况和实际须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因此,我省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主体有:省人大及常委会,杭州、宁波、温州等较大的汕的人大及常委会。(X)7、宪法第五条的内容是: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如武装力气、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需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需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X)8,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葩国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爱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J)9、我国宪法有关条款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同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需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章中国行政法律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以行政机关是否具有自由裁量权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和()oA、柚象行政行为B,内部行政行为C、作为行政行为D、翦束行政行为2、行政惩罚法规定,除非法律有特殊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惩罚确定的,惩罚机关可以()。A、自己执行B、自己执行,但应当由上级机关批准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D、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3、行政复议法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一般期限为。天。A、15B,10C、30D、604、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及行政主体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OoA、行政人B、行政相对人C、行政主体D、行政客体5、强制执行机关请人代替法定义务人发行义务,再由法定义务人负担凭用的执行方法称为O。A、代履行B、代执行C、干脆强制D、即时强制6、治安惩罚条例规定,警告、O元以下罚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决。A,50B,100C、200D、5007、以行政相对人是否挣定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B、实体行政行为和程序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D、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8、行政惩罚法对行政惩罚的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年内未被发觉的,不再赐予行政恁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A、1B、2C、3D、49、行政机关应当在宣告行政惩罚确定书后将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惩罚确定书送达当事人。A、5B、7C、10D、1510、公民陈某被公安机关错误拘留,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挣向张律师询问。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的询问看法中,不正确的是0。A、行政诉讼中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举证责任应由被告也当B、对行政诉讼中涉及的全部问题,不得适用调解C、行政诉讼中不得适用调解原则是行政诉讼在程序上区分于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标记D、行政诉讼的法定撤消方式有自愿申请撤诉和视为搔诉两种11、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A、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案件B、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或者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行政案件C、认为行政机关侵扰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行为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确定的行政案件12、国家征收教化附加费的行为属于()。A、行政许可B、行政嘉奖C、行政征收D、行政惩罚13、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干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原告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个月提出,但法律规定的除外。A、28、3C、6D、1214、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造成公民身体损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削减的收入。削减的收每日的赔偿金依据国家上半年度职工的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O倍。A、2B、5C、10D、1515、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O个月内赐予赔偿。A、1B、2C、3D、616、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恳求人是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割押期限不计算在内。A、1B、2C、3D、417、行政诉

    注意事项

    本文(公共基础知识之法律知识试题大全含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