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基本病机.docx
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张安玲山东中医药高校肥胖特殊是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病变与形体特征。因此,肥胖就成为相识代谢综合征尤其是无症状代谢综合征病机的切入点。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体质特征与基础病变肥胖的形成是由于过剩的脂膏异位沉积所致,其中脂膏沉积于腹腔就形成腹型肥胖,对此,历代医家称之为“插人”。如灵枢卫气失常:“是故皆人,纵腹垂腴”。纵腹垂腴就是典型的腹型肥胖。此外,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土形之人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多肉”,特别形象地勾画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形体特征。至于其发病缘由,则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西方者,金玉之域其民华食而脂肥。”正是对肥胖者饮食习惯与形体特征的恰当描述。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并且存在代谢综合征的全过程。代谢综合征始于肥胖,肥胖贲之城浊、水湿内停,留者阻滞。痰浊由于脾胃肝胆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水液对脂代谢素乱,水湿痰湿膏脂留着脏腑,积聚肌肤,形成肥胖,进而郁滞经脉,引发诸病。肥胖以痰郁为基本病机。丹溪治法心要指出:“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必多痰”。石室秘录日:“肥人多痰。”都说明肥胖与痰湿之间的亲密关系,这是后世医家强调“肥人多痰湿”的相识基础。肥人多痰湿,首先提示痰湿塞滞是肥胖发病的内在机制,其次强调肥胖是痰海内阻的重要体质特征。这就将痰湿与肥胖紧密联系在起,在此基础上可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肥人多中风,河间日:人肥则媵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以通利,故多卒中也。”太平王惠方中载有以利湿化痰药物为主治疗肥人中风的方剂天星散、竹沥饮子等.总之,“肥人多痰湿”,是肥胖病机与体质病理特征的扼要概括。痰浊是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理因素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形体特征,痰浊是导致肥胖的病理基础,因此痰浊就成为代谢综合征病理过程中最基本的病理因素.痰浊久结不化,即为痰郁。丹溪心法六郁已有痰郁的记载:“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肥胖者呼吸受限,动则气喘是其常见现象,故从痰郁到肥胖,再到代谢综合征,是对同一问题由隐而显的不同表述。在代谢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痰浊是其中的核心病机,而痍浊的形成、变更乂与气机失常、脏腑失调、津液停滞等病机密不行分。总其大体而言,痰郁的病机主要责之脾胃肺肾气化失司,气血津液失于布散,从而形成蕴湿积痰的体形与症状特征。代谢综合征初为气郁,因郁牛.痰,因痰阻气。导致代谢综合征气病的名彖由主要有二:一是情志失调。精神惊慌、心情不稳定最为常见。肝主疏泄,肝病常遍伤五脏,肝病及胃,胃失和降,浊气留结,导致气滞痰佛的病机变更。二是饮食失节。饮食所伤,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携滞,生湿成痰,痰湿交阻或过盛,从而导致肥胖。肥胖责之痰郁,痰邠责之气壅,此即气病生痰湿,痰湿生肥胖。李时珍濒湖脉学就有“痰生百病”之说。痰生于水湿。痰浊水湿皆属有形之邪,痰湿内生,经常周流一身,无微不至,既可留滞为肥胖,乂能壅闭气机,导致胀、满、喘、滞、热等病机变更与临床见症。故丹溪心法六郁日“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痰湿困阻,脾运失健,津液不得敷布,痰湿益结而不解,,脾胃运化功能正常,自无湿邪留滞:若痰湿阻滞,脾胃运化必定失调,痰湿留着人体,阻滞蕴结,形成肥胖。痰郁口久,蕴郁化热,形成痰热内结的病机变更。肥胖源于揖脂停积,膏脂积滞太甚,即是痰浊,痰郁气滞,最易化热,正如灵枢卫气失常所说:“膏者多气,多气者热,热者耐寒”。肥人多热,肥人耐寒,都是对以膏脂变生痰浊,久郁易于化热这一病机特点的概括。气滞痰郁,阻碍血液运行,日久致瘀。痰版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气血津液要在通达运行,气滞痰郁久结不解,阻滞气机,影响气化,也可使津伤液耗不能载血畅行引起体内血行联滞。代谢综合征存在痰郁气滞病机变更,进而导致湿、热、食、血诸郁内生,致使病程延长而困难多变。痰郁气滞导致元气耗伤,形成痍盛气虚的病机变更。代谢踪合征基于膏脂郁积,而杼脂郁积形责之痰郁气滞。失其正则为邪,脂膏可以生气,但化失其正,郁结则必致气虚。脉因证治臼:“肥人沉困怠情是气虚。”景岳全书日:“夫人之多痰,系由中虚使然。”杂病源流犀烛认为:“人之肥者气必虚。”痰郁、湿阻、气滞每随体内阳气盛衰而有寒热之化,阳盛则热化,阴盛则寒化。正如医门棒喝六气阴阳论所说“邪之阴阳,随人身之阴阳而变也”。故肥人初始多热而怕热,终则气衰而畏寒。杂病源流理烛日:“盖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然则湿之为病,内外因故具有之,其内因者则本脾上所化之湿,火盛化为湿热,水盛化为寒湿。”痰郁、湿阻、气滞化热则面赤油垢、气粗而秽、多汗恶热、舌质红、苔黄腻;神疲乏力,身体困重,胸闷脱胀,四肢轻度浮肿,沉困怠情,舌淡胖,边有齿印,苔薄,脉虚或弱。由此产生形盛气衰的病理变更,成为中风发病的基础。恰如李东坦在医学独创所说:“故中风者,非外来之风,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者,多有此疾。壮岁之际,无有也,若肥盛,则间有之,亦形盛气衰如此”。痰热伤阴,气阴亏虚。痰气郁滞化热伤阴是临床常见的病机变更。常见患者形体肥胖,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口渴善饮,自汗或盗汗,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穆赤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弦细或细数无力。早在明代,缪仲醇在先醒蒿医学广笔记中风就已经明确提出治疗痰热证最为重视爱护阴液,“治痰先清火,清火先养阴,最忌燥剂”。近代名医I.仁先生提出“阴不充则火不清,火不清则痰不化”。彰示痰热与阴虚之间在病机、治疗方面的亲密关系,成为临床探讨痰热证必需重视的理论与临床关键问题。形盛气衰是以肥胖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晚期的病理特征。代谢综合征患者始终以肥胖为基础病变,肥胖既是形盛,但患者经常出现精神不振、气短懒言、动则气喘、食少而肥,此为气衰。最终乃至发生胸痹、消渴、中风等病证。中国中医药报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1.t;&1.t;中医药学刊>>2006年10期潘善余代谢综合征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为中心的多种代谢异样的集合,主要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异样等.它能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从中医角度分析痰浊瘀血是其主要病机,脾气亏虚是其关键病机,虚损变证是其不良结局.其气不足是其发病的内因,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调是其发病的外因.治疗应益气健脾,化痰祛瘀,同时协作饮食、运动治疗及精神调摄代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探析彭锦2006-10-1621:01:26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6年5月第2卷第5期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学:病因病机【摘要】代谢(异样)综合征已成为当今社会威逼现代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本文从中医病因病机方面对该病进行了探讨,提出在治疗时方面要依据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抓住其共同病机特点从整体观高度进行把握,同时又必需依据个体化治疗原则,分析不同患者、不同阶段的具体病机,敏捷地进行辨证论治。只有这样才能既把握其规律性,又能处理好病变过程的困难性,使中医药在防治这威逼现代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中,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和作用。【关键词】代谢综合征;中医学;病因病机代谢(异样)综合征,又称胰岛素反抗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样,与心血管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它是心血管危急因素,如糖耐量异样、血脂异样、高血压、超重肥胖、爵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的综合。代谢综合征的终点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脑缺血发作、脑卒中、间歇性跛行等。中医占代无此病名记载,但该病已成为当今社会威遇现代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心血管及相关疾病防治的重要问题,探讨该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助于深化对该病的相识,对于发挥中医药优势防治危害人类健康的现代疾病,具有特别主动的意义。1代谢综合征的定义1988年,ReaVen首次提出X综合征的概念,主要内容有:(1)胰岛素反抗引发的高胰岛素血症;(2)糖耐量降低(IGT);(3)脂代谢异样,主要有血甘油三酯(TG)上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1.-C)降低:(4)高血压。后来的探讨发觉,由于其与多种代谢性相关疾病关系亲密,1997年Zimmet等主见命名为代谢综合征。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这一名称,并作了工作定义:糖调整异样或糖尿病及(或)胰岛素反抗,并伴有下列二项或二项以上的成分:血压2140/9OmmHg;血浆TG21.7mmo1.1.及(或)HD1.-C卜,降(男性&1.t;0.9mmo1./1.,女性&1.t;1.OmmO1./1.):中心型肥胖(腰/愕比,男性>0.9,女性>0.85)及(或)体重指数(BMI)>30kg/m2;微量白蛋白尿220g/min或白蛋白/肌肝23Orng/g。22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化安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指南(NCEP-ATPIII)提出MS的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3个或3个以上条件者即为MS,(1)腰围:男性>102cm,女性>88cm:(2)TG>1.69mmo1./1.;(3)HD1.-C:男性&1.t;1.0mmo1./1.女性&1.t;1.29mmo1./1.;(4)血压213085mmHg:(5)空腹血糖26.1mmo1.1.,在代谢综合征(MS)这概念提出前,由于对其发病的本质相识不深,由胰岛素反抗引发的一些重要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样、冠心病及脑卒中等都被分割成独立疾病对待,更没有意识到代谢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急因素。探讨发觉,MS的病理基础是机体对胰岛素作用发生反抗,其主要的代谢紊乱是胰岛素介导的糖、脂代谢的异样及胰岛素反抗导致的高血压、纤溶异样,加重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2中医对代谢综合征病因病机的相识2.1代谢综合征的病因为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代谢综合征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异样(或2型糖尿病)、脂代谢异样和高血压。患者多数无特定主诉症状,少数仪有头晕目眩、倦息乏力、胸胁胀满等。西医诊断主要依据试验室检查及体格检查。中医古代虽无此病名记载,但依据其临床表现,该病属于中医消渴、眩晕、痍湿、瘀血等范畴。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代谢综合征属内伤杂病,其病因主要与先天票赋、饮食、劳逸和情志因素等有亲密关系。目前的探讨也证明,代谢综合征属,多源性疾病,主要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的摄入),精神状态不协调(惊慌、抑郁、焦虑等),生活方式不科学(缺少合理的运动、起居无规律等),肥胖,年龄及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而致病。2.2代谢综合征的病机为本虚标实现代探讨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基本病理为机体对胰岛素作用发生反抗,影响了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紊乱症候群。中西医结合的基础探讨已证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的上升是“痰浊”特有的重要生化指标。中医学认为人体水谷精微等能量代谢的JE常,与脾、肾、肝三脏的功能亲密相关,三脏功能失调是代谢综合征病机之本。2.2.1脾失健运,痰浊内蕴诸病源候论指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毋岳全书进一步阐述:“夫人之多痰,皆由中虚使然,果使牌强岗健,如少壮者流,则水谷随食随化,皆成气血,焉得留而为痰?惟其不能化尽,十留-二,则一二为痰,十留三四,则三四为痰矣,甚至留其七八,则但血气日消,而痰涎日多矣。”此处之痰泛指广义之痰,其病理状态与现代医学所指的脂代谢素乱相像。脾失健运,不能将纳入之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加之运化功能失调,则痰浊内蒸。2.2.2肾气衰弱,水津不布皆为阴阳之木,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等导致肾气不足,则各脏腑功能均会减弱或失常。夕索问逆调论F1:“肾者水脏,主津液”,在水液代谢的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