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表”里如何发现“大文章”?——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与做法&徐建寅: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殉职的科学家.docx
-
资源ID:1646671
资源大小:14.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报表”里如何发现“大文章”?——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与做法&徐建寅: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殉职的科学家.docx
“小报表”里如何发现“大文章”?财务收支审计的思路与做法财务收支是企业审计的基础,审计的基础也是要围绕财务收支,而财务报表可以较为全面、直观的反应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因此,审计人员要具有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去确定审计重点,发现审计线索的慧眼。下面我就近几年自己从事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经历,谈几点通过财务报表开展对国有企业财务收支审计的体会。一、掌握企业基本情况首先要通过查看企业的主要财务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该企业的主要经营情况有直观地印象和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看出该企业的资产规模、负债规模是多少,资产负债率是多少,企业的资产负债规模是否合理等;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利润表,看出该企业是亏损还是盈利,盈利能力强弱,收入和利润是否相匹配等。通过财务报表,我们首先可以对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有一个直接的认识。通过杭理财务报表中各科目明细,对企业经营中的往来事项、股权投资情况、资产处置情况、重大投资事项进行掌握,通过财务报表反映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通过财务反映到业务。当然,有些数据未必是真实,我们审计要做的工作,正是还原企业真实经营数据。二、确定审计重点工作和对象一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各科目年初余额与年末余额对比,梳理企业本年度数据变化较大的科目,通过科目明细分析其变化较大的原因,对审计年度内新发生变化的数据和事项作为审计重点,如长期股权投资科目年末余额较年初余额减幅较大,经梳理分析发现本年度企业处置了两家公司的股权,那么这两家公司股权的处置情况可作为本次审计的重点。二是通过企业利润表中各科目之间以及各科目年初余额与年末余额的对比,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涧表中各科目和数据相结合,分析企业本年度较上年度的主要盈利点或亏损点、本年度的主要盈利点或亏损点,本年度的经营事项是否真实的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以及利润表中,对本年度较上年度突出的盈利点或亏损点作为审计重点,对本年度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重要股权投资、股权处置、资产处置作为审计重点,对本年度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收入和利涧明显不合理的经营事项作为审计重点。如通过对比企业利润表中各科目年初余额和年末余额发现,企业年末营业收入较年初营业收入增幅较大,但利润变化不大,可将企业本年度营业收入增幅较大但利润较低或亏损的子公司作为重点审计对象;通过企业利润表发现企业本年度资产处置收益数额较大,是公司本年度主要盈利点,可将企业本年度资产处置情况作为审计重点。三是通过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中各科目明细进行梳理分析,对一些非正常数据作为审计重点。如通过梳理分析往来科目明细,对长期应收未收、应付未付以及大额应收应付事项可作为审计重点;通过梳理分析在建工程科目,对余额长期未变化且未转入固定资产的项目作为审计重点。三、以“表”带面,由“表”入内通过查看梳理、对比分析,已基本通过财务报表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定审计的重点工作和重点对象,接下来审计人员就要延着审计确定的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展开审计工作。在此期间,审计人员要善于在财务与业务之间、报表与经营事项之间自由切换,企业一切的经营事项最终是要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我们在审计中发现的一切经营活动也最终要和财务数据联系在一起。审计人员要善于通过企业财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提出大胆且合理的怀疑。这里我有三点认识:一是审计人员要掌握各类事项的主要违规点、违规方式以及造成的后果,以便准确找到企业的问题所在。如企业在股权处置中是否会存在通过评估报告作假贱卖国有股权;企业通过“空转”贸易做大营业收入,提供融资便利,在“空转”贸易中,上下游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企业是否能够控制货权等。二是审计人员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分析企业违规经营的目的,以便精准的找到问题的方向以及问题发生的症结。如企业本年度营业额巨大,但利润较低,且资产负债率较高,审计人员就可以合理的怀疑企业在本年度是否可能存在通过“空转”贸易提高营业额,最终取得我行贷款。三是审计人员要掌握企业善于违规的方式和途径。如某企业本年度经营效益不佳,无法达到国资委下发的经营及利润指标,该企业可能会存在不提或少提减值准备或坏账准备,将本应转入“固定资产”科目计提折旧的项目仍放在“在建工程”,“递延收益”不按规定分摊等方式来调节利涧指标,以达到调增或调减利润;“在建工程”“销售费用”等科目列支不合规的费用等现象。徐建寅: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殉职的科学家徐建寅(18451901年),字仲虎,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史上第一位以身殉职的科学家。他为我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工科学家之一。好学勤敏,随父创业徐建寅出身于一个科学研究氛围浓厚的家庭,是中国近代科技拓荒者徐寿的次子。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徐建寅很早就立志将一生投入科技报国的事业中去。他幼承家学,在科学研究上接受过严格的培养与训练,又有一腔报国壮志和勤勉务实的作风,年未弱冠即已崭露头角,并在军事工业上奉献了人生中绝大部分时光。洋务运动时期中国所有大型军事工业几乎都为徐建寅所主办或帮办创立,如山东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行营局、金陵机器局、湖北铁政局、江南制造局、保安火药局、汉阳钢药厂等等,为中国近代军事工业打下了良好基础。1862年,徐建寅随父进入安庆内军械所工作,成为其父的得力助手,协助徐寿”于船炮枪弹多所发明“。1867年,徐建寅又随父调至江南制造局,督造机动兵船与枪炮、弹药。同时在其父的指导下,与人合作完成了汽机必以炮与铁甲论等十几种军工书籍的翻译。徐建寅在年轻时曾多次代替父亲出差四川等地,协助设立机器局。在这个过程中,他得以磨炼能力,增长才干,很快得到朝廷重用,于1873年升任江南制造局提调。临危受命,建设军工1875年,徐建寅任山东机器局总办,主持建成了第一个完全由中国技术人员自主设计、建造安装、运营投产的近代军火厂,得到山东巡抚丁宝桢的赞叹:“一切皆系自出心裁,绘图定造。器精价廉,毫无浮冒”“核计全厂告成,为期不逾一年,办理既速,搏节尤多,且未尝延用西人、洋匠”。并褒扬徐建寅“心思缜密,精力兼人”“而其综核名实,条理精详,尤为不可多得“。山东机器局投产后,两年即可生产机制火药十一万一千余斤,提炼净硝十一万五千余磅,蒸得净硫黄一千三百五十磅,制造新式马梯尼步枪、后装炮以及大小机器数百件,可保证供应山东全省军备火药无需向外国购买。1879年,徐建寅奉总署传谕,任清政府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赴欧洲考察科学技术并购买铁甲船。在欧洲的两年时间里,他先后参观了英、法、德各国80多家工厂和研究机构,对各国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制造、产品的性能和指标,以及各厂先进的管理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考察和研究。面对西方列强对祖国的侵犯,徐建寅痛心疾首,”目击时艰,心伤沦胥,中夜彷徨,昕夕踌躇",他认定横逆之来,非兵威诚不足以慑强暴"''研求救世之策,莫若兵学为先”,由此倍加留心军事。归国后经过仔细研究,徐建寅编著了兵学新书16卷。他在书中自述写作目的:“欲自强,须备战;备战必练兵,练兵必立法,非此不可为国。”该书不仅介绍了各国最新军事装备,记录了各军野战工事构筑和使用方法,而且吸收了当时世界上军事研究的前沿成果,“采集各国军政,实事求是,择精语详。自募选训练,以及布阵运用,下至军士起居饮食之微,凡军所需一切关于军者,无不绘图系说”,“揭各国新法之精理,辑泰西诸书之菁华”,“集近时兵学之大成”,体现了徐建寅满腔赤诚的爱国激情和不畏艰难的革新思想.1885年,徐建寅赴金陵机器局,督办铸钢及制造后膛抬枪等事宜。1890年,徐建寅任湖北铁政局会办,率领众技员在湖北大冶胡家湾勘测出藏量极其丰富的优质煤矿,“六七月间竟得烟煤,其质极佳,与英之上等煤足堪匹敌”“足供应用”,又为大冶铁厂勘定了合适的厂址°1896年,他被调往福州船政局,整顿福建船政,重整船政学堂,招揽、培养水军人才。试验弹药,以身殉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削弱中国军事力量,西方列强对我国全面封禁新式无烟火药的进口。此前,旧式火药的性能不够稳定,影响爆炸威力,而且很不容易控制,枪炮炸裂的事情屡有发生。国外为此专门研发出了更先进的无烟火药,而相关技术一直被外国所垄断,“其造法与配用何项物料,一概密不告人”。汉阳原设有一家钢药厂,但主持技术工作的全部都是外国人,他们一面接受着清政府的重金聘请,一面对中国人实行技术隔离,不让中国人接触到无烟火药制造技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这批外国技术人员当即撤走,造成了“洋工离厂,成药无期”的局面,中国军队火药告急。在此危急关头,张之洞急命徐建寅督办保安火药局,务必从快实现无烟火药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徐建寅“心伤时局,情殷报国”,“勇于任事,不避嫌怨,以大局未定,时事日紧,军火尤为要图,毅然以设法造成为己任”,迅速承担起了硝化纤维无烟火药的技术攻关。进口不到试验机械,他就冒着生命危险,手执石杵捣磨火药,”日手杵臼,亲自研炼”;进口不到无烟火药配料,他就用镶水、酒精、棉花等反复自行调配。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徐建寅便制造出硝化纤维素。至1901年2月,研发初告成功,试验配制出无烟火药数磅,试爆后火力充足,爆炸力达到无烟火药标准水平,只是烧后略有渣滓。徐建寅弹精竭虑,日夜攻求,又于3月25日亲手试制出数磅优质无烟火药,烧后已没有渣滓,爆炸后产生的气体是原来旧式火药的三倍,其威力已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至此,中国人终于掌握了属于自己的无烟火药技术。试验成功后,徐建寅又投入无烟火药的开机量产之中。1901年3月31日,徐建寅在火药局亲自督办拌药,不料机器突然炸裂,“屋瓦飞震,地诉十数丈”,血肉横飞,徐建寅和在场的15名工作人员当场壮烈殉职,时年56岁。徐建寅殁后,其长子徐家保继承遗志,在悲痛中主持完成了无烟火药的机制量产工作。由于徐建寅尸骨无存,仅在百米之外寻得生前所穿官靴一只,后人将此官靴与其他遗物一起,在家乡无锡建一衣冠冢,以供祭奠。徐建寅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在国家危难的紧要关头,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研究军工技术,在我国近代军事工业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不畏艰险、勇于科学探索的意志品质、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纪念与学习。邓田田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