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个人推荐对象先进事迹材料.docx
先进个人举荐对象先进事迹材料鲁铭同志先进事迹材料鲁铭,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正处级。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决,政治觉悟高、大局意识强,坚持原则、勤勉敬业、甘于奉献、公正廉洁、恪尽职守。多年来,他严格依据国家、黑龙江省和黑河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确定、决策和部署,带领全市农业战线广阔干部职工,开拓创新,超前谋划,明确任务,完善措施,真抓实干,实现了农业农村工作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黑河市粮食产量达到80.8亿斤,同比增长20.8%;农夫人均纯收入实现9700元,同比增长12.1%,比全国农夫人均纯收入高2723元。黑河市和嫩江县分别被国家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和先进县。鲁铭同志本人也先后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理论基础扎实,政治素养过硬该同志留意政治理论学习,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决,旗帜显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心保持高度一样。细致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市委确定,听从服务于大局,坚持原则,敢于碰硬,领先垂范,身体力行,树立了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留意用所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留意调查探讨,常常深化到乡镇、村屯和农户,调查了解农业生产状况和农夫生活状况,对黑河市农业农村工作状况明、思路清,实行的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为我市农业农村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二、领导实力突出,工作成果显著该同志具有较强的领导实力,能严格依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实际,超前谋划思路,明确重点任务,完善推动措施,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坚持不懈优化种植业结构。确定建立了黑河市三三轮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目标,组织编制了2011-2015年黑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黑河市水稻、玉米、马铃薯生产发展规划。通过召开会议、制定实惠政策、组织田间博览等措施,使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2013年,全市高产高效作物大幅增加。总播种面积1833.46万亩,其中,玉米498.85万亩、水稻39.57万亩、大豆853.52万亩、杂粮杂豆109.35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01.5%、99.7%、6.1%、1.2%;小麦202.96万亩、碧类73.72万亩、经济作物及其它55.49万亩,分别比上年削减56.6%、19%、28.1%。全省北部高纬度地区水稻种植胜利,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学习。二是全力抓好“三带百村工程”建设。在深化调研基础上,确定了重点抓好境内三条国省干道两侧108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和28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2013年,完成了30个重点村和47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改造住房2533户、28.91万平方米。示范园区面积75.8万亩,辐射面积300万亩,园区标准化栽培率、机械化率均达100乐引领和带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水平全面提高。三是主动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借助“两大平原”配套改革契机,以农夫为主体,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强化扶持指导,促进了种植业大户、家庭农场、农夫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有农夫专业合作社1051个,比上年增长27.2%,成员总数近5万人。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640万亩,流转农户H万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五年来,与大连商品交易所联合培训3000人多次,引导专业合作社和农夫运用期货学问合理支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获得高收益。组织马铃薯南销专列7列,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5次,创建了组织化规模销售新模式。四是大力推动局市合作共建。不断加强与农垦的沟通与协调,合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围绕大豆、小麦、乳品、马铃薯等产业,共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初步构成了龙头与基地共建、共享的新格局。2013年,全市完成“三代”面积918万亩,场县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30个,辐射推广农场模式化栽培技术700万亩,高滩场县共建示范基地胜利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在嫩江县召开了全省场县共建农业现场会,推广了我市阅历,促进了局市合作共建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五是稳步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组织筹建了黑河市(孙吴)健康产业园区,全力推动爱辉区中兴牧业养殖及乳制品深加工等15个重点项目建设。2013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交易)总量达到120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亿元,建设优质农产品种植基地850万亩,带动农户12.2万户。六是加快构建特色化产业。深化推动对俄农业合作沟通,努力打造中俄边疆无污染农产品特色品牌。2013年,境外农业开发面积达到105万亩,预料实现境外大豆回运3万吨。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12万亩,健康平安食品基地面积达到830万亩。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18.0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25亿元。三、自身形象良好,班子团结和谐鲁铭同志既留意抓好自身建设,又留意带好班子、带好队伍。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从严要求自己,生活上留意节俭,工作上杜绝奢侈,领先垂范、身体力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贯彻执行中心“八项规定”,加强党性修养,打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基础。细致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在班子内部提倡相互学习、互信任任、以诚相待、团结共事的理念,增进了班子凝合力、战斗力、核心力。留意机关作风建设,引导广阔党员坚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争先意识,在全委干部职工中形成了勇挑重担、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勉向上的工作氛围。辛公昌同志先进事迹材料辛公昌,男,汉族,中共党员,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委员会调研员,正处级。2006年以来,他始终主管农业生产和科技推广工作,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65亿斤,实现了“九连增”,鸡西市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农夫收入达到10422元,增幅全省第一,确定值排名全省其次,实现了“九连快”。鸡西市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果,为此辛公昌同志被鸡西市委、市政府授予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一、狠抓粮食生产,是维护粮食平安政策的执行者辛公昌同志具有敬业精神。做为粮食主产区的一个农业生产主管者,他把粮食平安做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鸡西地区的粮食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为全市粮食平安生产当好参谋。凭借多年主管农业生产的阅历,他认为鸡西市粮食增产的潜力在于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水平。于是建议市政府大力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先进品种,在他的主持下,全市已经确定了优良品种区划,推广了十项先进技术,推广面积达到2200多万亩次,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严峻的春旱、秋涝、风灾、虫害等灾难频发给农业造成损失越来越大。他认为,要通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推广抗旱、防涝及植保技术,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难实力,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为此,全市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力度,把各种自然灾难损失削减到最小。他建议市政府,在农村土地规模连片经营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带动土地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水平。(二)引导农夫优化种植结构。辛公昌同志深化40个乡镇、120个多村开展调研,对全市种植结构进行了梳理,提出了稳定水田面积,增加玉米面积的设想,得到市领导及群众的认可。从年初起先,他就着手逐乡、逐村、逐地块落实支配。2013年主要粮食作物实现了“两增一减”,水稻、玉米分别增长7.3%、22%;大豆同比下降34.4%,为提高粮食产能奠定了基础。(三)助力农夫抗灾夺丰收。在政府会议室里、种植基地、农夫家里、田间地头都留下了辛公昌同志的踪迹。抗灾措施的制定、协调县区、解决农夫的实际问题,都饱含着辛公昌同志的辛苦和才智。在他的建议下,全市组织召开旱情分析会,提出九条抗旱措施,成立了八个督杳包保秋收秋整地推动组,组织200多名农业干部每天奋战在春耕一线,指导帮助农夫落实抗旱措施,抢种快播,保证各种农作物都播种在丰产期,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二、狠抓标准化,是鸡西现代农业示范带的缔造者辛公昌同志具有创新精神。在粮食主产区,单凭增加土地面积和粮食作物面积来提高粮食产量空间已经很有限。他把提高种植业标准做为提高粮食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认细致真地抓在手上,完完全全地落到实处。在他的建议下,全市建设了方虎、鸡虎、密兴、密当、环兴凯湖马路的五条示范带,累计面积47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00万亩。在规划设计上,突出示范带动和观光作用,在鸡虎高速鸡西段的互通区内,建设高标准示范田面积2.3万亩,提高农业整体形象。在管理方式上,全部实行“六统一”模式,即统一规模经营、统一农时标准、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械化耕作、统一技术标准、统一项目组装。在项目支配上,整合粮食生产、水利、农机、土地、新农村建设等农业项目,集中投入到示范带建设上。三年来,建设水稻智能化催芽中心17个,建设水稻育苗小区16个、大棚960栋,示范带内大田机播率达到100$,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98%,粮食平均增产15%以上。三、狠抓技术推广,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的实践者辛公昌同志具有实干精神。每一项新技术、新品种在鸡西地区的推广实践,都经过他亲自参与或亲自验证。鸡西市自主创新的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使水稻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为北方寒地水稻种植技术带来了一次革命。为了达到推广技术标准,他不惜得罪县区领导,讲实话,办实事;制定奖惩措施,编印技术手册;现场讲解,组织群众观摩。在他的建议下,省政府在2009年,对水稻隔寒育壮苗技术赐予资金支持300万元,加快了推广进程。这项技术在辛公昌同志的推广带动下,目前已经达到75万亩。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2%,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8$,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四、关切群众疾苦,是农夫挚友的贴心人辛公昌同志具有奉献精神。在鸡西市的每一个乡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大多数农夫能叫出这个满身沾泥,满脑学问,满脸笑容的人的名字。为农夫挚友做点实事,是他最大的欢乐。每年下乡时间达到200多天,也就是大部分时间的是陪农夫度过的。只有和农夫在一起,才能了解农夫的疾苦,驾驭实际问题,帮助农夫做些实事。2011年,他分管种子公司,了解种子公司的主打品种“鸡西稻一号”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向上争取原原种扩繁基地项目。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到项目资金202万元,建设原原种基地50亩、原种基地100o亩,可为农户供应水稻原种100万斤,原原种5万斤,为企业发展、农夫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2009年,由于干旱少雨,很多水田地块不能按时泡田、整地。辛公昌同志通过实施科学灌水,解决了密山市太平乡灌区、滴道区团山子村水稻灌区、梨树区碱场村水稻灌区的1.2万亩水田缺水问题。辛公昌同志为鸡西“三农”工作铮默无闻地奉献着。郭广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郭广义,男,中共党员,中共黑龙江省富有县农业系统党委书记、农业局局长,正科级。该同志任农业局长以来,始终把发呈现代农业放在第一位,通过调优种植结构、推广新科技、创高产示范等措施,全县粮食产量由2010年43万吨增加到2012年90.5万吨,年增幅达到30%,农夫人均收入年增长13%,几年来始终位居齐齐哈尔市前两名,实现了粮食持续增产、农夫持续增收。由于业绩突出,该同志先后荣获富有县人民政府嘉奖、三等功、县十佳公仆、市农业系统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省粮食生产先迸工作者、省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一、抓结构调整,提产增效依托县域地上地下水资源优势,在他的组织下,科学规划了富有县水田发展区域和总风光积。同时,全部接受水稻智能催芽、建小区大棚育秧、机插机收,推动了水稻生产的组织化、科学化和产业化。几年来,始终把坚持农夫增收放在第一位,借助县域优势发展水田,主动向上争取项目,变更了传统的栽培模式,接受智能催芽、大棚育秧、机插机收等先进措施,全面提升了水稻种植水平、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和提高,自2009年全县不足10万亩到今年突破50万亩,农夫增加收益1.7亿元,水稻已成为我县主栽作物。全县玉米种植面积持续稳定在170万亩,争取到粮食高产玉米国家级核心示范项目,通过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全县120万亩玉米接受了110公分大垄双行密植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