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什么是铅中毒,如何预防.docx

    • 资源ID:1643090       资源大小:23.8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什么是铅中毒,如何预防.docx

    什么是铅中毒,如何预防什么是铅中毒,如何预防?铅是常见的工业毒物。接触铅的行业和工种有印刷、蓄电池、玻璃、陶瓷、塑料、油漆、化工、造船、电焊等,铅矿的开采和冶炼也接触大量的铅。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粉尘、烟或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消化道,假如在生产中长期吸入大量的铅蒸气或微细粉尘,血液中铅含量就会超过正常范围,引起铅中毒。铅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主要是由于服用大量铅化合物所致,工业生产中急性铅中毒较少见。职业性铅中毒主要为慢性中毒。早期常感乏力、口内金属味、肌肉关节酸痛等,随后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食欲不振、腹部隐痛、便秘等。病情加重时,出现四肢远端麻木,触觉、痛觉减退等神经炎表现,并有握力减退。少数患者在牙龈边缘有蓝色铅线。重者可出现肌肉活动障碍。腹绞痛是铅中揖的典型症状,多发生于脐周部,也可发生在上腹部或下腹部。发作时查体腹软,无压痛点,挤压腹部时难受可以减轻,面色发白,全身冷汗。每次发作可持续几分钟到几特别钟。另可出现中度贫血,有时伴发高血压。预防铅中毒关键在于使车间空气中铅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应实行如下措施:用无毒或低毒代替铅,如印刷用锌代替铅制板,用钛白代替铅白制油漆等;改革工艺,使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削减手工操作,如用机械化浇铸代替手工,熔铅炉运用感应电加热炉限制温度,安装吸尘排气革,回收净化铅尘等。铅作业的工人应穿工作服、带过滤式防烟尘口罩,严禁在车间进食,饭前应洗手,下班应淋浴,坚持湿式清扫。定期监测车间空气中铅的浓度、检修设备。定期进行健康检杳。患有神经系统、贫血、高血压、肝、肾疾病的人不宜从事铅作业,怀孕及哺乳期的妇女应短暂调离铅作业。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过量接触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的毒物可引起亚急性中毒。由于毒物作用特点不同,有些毒物在生产条件下只引起慢性中毒,如铅、镭中毒;而有些毒物常可引起急性中毒,如甲烷、一氧化碳、氯气等。由于毒物的毒作用特点不同,表现上差异较大,且毒物种类繁多,不能一列举,这里只作概括性介绍。(1)神经系统慢性中毒早期常见神羟衰弱综合症和精神症状,一般为功能性变更,脱离接触后可渐渐复原。铅、镭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四周神经炎。族颜常见于钵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2)呼吸系统一次吸入某些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鼻中隔穿孔、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峻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3)血液系统很多毒物对血液系统能够造成损害,依据不同的毒性作用,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溶血、高铁血红蛋白以及白血病等。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削减,严峻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4)消化系统毒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多种多样。汞盐、珅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铭中毒时,可出现猛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腔溃疡、牙龈肿张,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牙釉质破坏、脱落,称为酸蚀症。吸入大量氨气,牙齿上出现棕色斑点,牙质脆弱,称为氨斑牙。很多损害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溟苯、三硝基甲苯等,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5)泌尿系统汞、铀、碎化氢、乙二醉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和肾小管综合症等。(6)其他生产性毒物还可引起皮肤、眼睛、骨路病变。很多化学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接触珞、被的工人皮肤易发生溃疡,如长期接触焦油、沥青、等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甚至诱发皮肤相。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刺激性眼炎,严峻者可引起化学性灼伤,浪甲烷、有机汞、甲醇等中毒,可发生视神经萎缩,以至失明。有些工业毒物还可诱发白内障。油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橡胶、油漆、染料、印刷、制药、粘合剂等工业用汽油作溶剂。机器部件和衣物的清洗去污以及电镀产品的前处理用汽油做去油剂。由于产地及生产方法不同,汽油的成分及毒性各有差异。汽油具有猛烈的挥发性,并且易溶于脂肪。在生产环境中主要是以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到人的大脑,引起麻醉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及末梢神经产生毒害作用,对骨髓造血机能也产生不良影响。对骨髓的作用可能是汽油中混有苯类物质所致。急性中毒轻症表现麻醉症状,精神恍惚、步态不稳、并伴有头晕、恶心、呕叶.,结膜充血、咳嗽等:重症为吸入高浓度汽油后,可很快出现昏迷、抽搐、肌肉痉挛、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逝。有的病例可有颈强宜,呼吸快速、血压波动、口唇紫卯。检查肝脏肿大,肝动异样,严峻病例可留有癫痫病、视神经炎、多发性神经炎等后遗症。在特种状况下,如汽车司机口吸油管误将汽油吸入肺内,可引起支气管炎、化学性肺炎及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发热、猛烈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呼吸频促而浅表、口唇紫绢。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汽油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头最、头痛、失眠、恶梦、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肌无力、震嵌、手足麻木,血压忽高忽低,易兴奋,喜怒无常,兴奋和抑制无规律性地出现,有的可出现撞病样症状。接触汽油皮肤可干燥、皴裂,出现角化性皮炎。妇女对汽油敏感,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月经异样、周期紊乱等。预防措施与有机溶剂相同。过敏性皮炎患者及孕妇不宜从事接触高浓度汽油的工作。作者:李英职业危害因素也可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必需具备肯定条件,主要为:有害因素的强度(剂量),人体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头就由原劳动部和相关科研所接连制定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1.D80T995)等职业危害因素分级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总结了建国以来劳动平安卫生工作的阅历,经过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现场检测、毒理试验样本分析探讨而制定的,是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特别适用的科学方法。目前,在开展平安评价、OHSMS.职业平安卫生现状管理工作中,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时,有一些单位运用危急因素评价方法,如作业条件危急评价方法(1.EC法)是不适合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急因素在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形式、危急劳动者健康的表现方式,产生的风险都不一样,因此,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时应运用职业危害因素分级评价标准。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应用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一种定性定量的管理评价方法,目前我国已颁分职业危害分级标准8项,其中部颁标准1项。分级标准将职业危害分为5个等级,即:O级危害(平安作业,可容许的风险)、1级危害(轻度危害作业,可承受的风险:在加强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定期监测)、11级危害(中度危害作业,中度风险)、In级危害(高度危害作业,重大风险)、IV级危害(极度危害作业,不行承受风险针对不同的危害级别实行不同的监察管理方法。二、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与卫生标准的区分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为职业平安卫生监察工作,供应对作业场所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综合评价的一种宏观的管理标准,是职业平安工作深化改革的须要,为劳动爱护、劳动保险、劳动工资制定政策供应科学数据。卫生标准是一种志向的劳动条件标准,是为职业病诊断供应依据的。卫生标准只测定一项指标,即生产现场作业点有害物质浓度,不适用于职业平安卫生风险评价、现场监察宏观管理。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须要测定三项指标才能确定级别,既考虑了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及有害物质本身的毒性,乂考虑了作业强度、劳动时间,因此,用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进行职业危害因素风险评价具有科学性、牢靠性、合理性。在我们的职业平安卫生风险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生产性粉尘、有毒物质、噪声,下面将分别介绍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1.D80-1995)。三、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应用生产性粉尘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粉尘,依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量和作用部位,可引起不同的危害。1 .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粉尘性质分类)(1)无机粉尘。无机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粉尘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铝、钵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人工无机性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粉尘等。(2)有机性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角质等粉尘;植物性粉尘:如棉、亚麻、枯草、谷物、茶、木等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上述各类粉尘混合存在。如煤矿开采时,有岩尘与煤尘:金属制品加工研磨时,有金属和磨料粉尘:棉纺厂打算工序,有棉尘和土尘等。对混合性粉尘,要查明其中所含成分,尤其是矿物性物质所占比例,对进一步确定其对人体危害性有重要意义。2 .生产性粉尘主要理化性质(1)化学组成。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如石英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70%以上,因此对人体的危害最大,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3'1.5mgm3o煤粉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上下,因此对人体的危害相应小一些,国家卫生标准为6mgm3o(2)粉尘浓度,粉尘浓度一般可分为质量浓度和数量浓度。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对人体危害也越大。(3)分散度。分散度是指物质被粉碎的程度,用来表示粉尘粒子大小组成的白.分构成,空气中粉尘由较小的微粒组成时,称为分散度高:反之,则分散度低。粉尘粒子大小一般用直径微米表示。粉尘被吸入机体的机会及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与分散度有干脆关系。分散度越高的粉尘,沉降速度较慢,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就越多,对人体的危害就越大。(4)溶解度。粉尘溶解度的大小,对人体的危害有肯定关系,首先由粉尘的化学性质确定其危害性。如某些毒物粉尘,随其溶解度的增加,对人体的危害性也增加。一些矿物粉尘如石英,虽然在体内溶解度较小,但对人体危害性却较严峻。有些粉尘如面粉、糖等,在体内简洁溶解、汲取、排出,对人体的危害反而小。3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指标依据全国尘肺普查统计资料,针对生产性粉尘的主要危害因素,有关部门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调杳和动物试验探讨,确定了粉尘分级标准采纳定性和定量指标作为分级依据,即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及生产性粉尘浓度的超标倍数3项指标。(1)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多少是确定粉尘危害程度的关键性因素,在尘肺病人中,绝大部分是矽肺病人。可见,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凹凸对矽肺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系指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质量百分比。按我国的实际状况,标准将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划分为4类,即:含量等于或小于10%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大于10%40舟的游因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大于40%70%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含量大于70%的游离二氧化硅粉尘。鉴于严峻危害机体的是浮游于空气中

    注意事项

    本文(什么是铅中毒,如何预防.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