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与投资——开题报告.docx
中国居民储蓄与投资行为分析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自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一方面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环境关系的日益亲需。特殊是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逐步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化为在全球扩散的金融危机,而我国也由此陷入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最低谷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以及出口拉动,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我国的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殊是欧美地区的弱增长对我国出口的带动明显变弱,长期支持我国高增长的对外贸易,今后对经济拉动作用将减弱,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我国经济的增长最终必定要兼扩大内需,内需包括消费和投资,而居民的消费与投资必需依罪足够的资金支持。在我国,居民对于消费及投资普遍实行一种谨慎的看法,其在处理资金时往往选择储蓄这保守的方式,因此,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其还包括自身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岛储蓄就是造成中国经济增长结构失衡的根源之一。针对这一现状,如何通过增加投资,拉动需求来维持我国经济快速稳健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特殊是对当前我国居民储制率偏高、投资水平低卜.的现状,探讨如何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提高储蓄一一投资转化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中国居民储蓄与投资行为分析这一探讨主题,通过系统探讨影响居民储制的主要因素以及居民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进而理顺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槃道,这样一方面对于正确引导居民进行储蓄与投资,增加居民收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合理延置储蓄资金流向,优化储蓄结构,提高储蓄资金运用效率,对我国经济发展也具仃重要意义。二、文献综述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储蓄、低投资问题受到大量国内外学行的关注,H1.现了大量这方面的探讨文献。国外学者Caro1.1.、OVer1.and和We1.1.(2000)等最早探讨了影晌我国高储荒率的因素,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经济增长率和高人口增长率是导致高储都率的主要缘由:Kraay.Modeg1.iani和Cao(2004)等人的探讨也认为,高经济增长率是中国高储蓄率的主要缘由之一;Modig1.iuni和Cao(2004)的探讨认为中国家庭的高储蓄是高经济增长和人口格局改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学者也很早就对储蓄、投资问题绽开探讨.武剑1999)阐述J'导致我国高储蓄形成的诸多因素,如预期不稳定性,收入增长,通货紧缩率上升,经济货币化程度等。他认为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低下是投资压抑造成的,投资压抑形成的缘由包括政府对投资规模的过度压缩,银行的大量坏账,信贷偏向等:肖红叶、周国富(2000)则从储蓄缺口大小,投资内部构成,以及储蓄资源在区域配置状况等角度分析,指出我国的储蓄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包群等(2001)通过对储蓄与投资数据进行分析,发觉我国的储蓄与投资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稳定关系,但是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对投资的影响是不同的。政府储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转化为投资,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过程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时滞意味着我国居民储蓄在肯定时期内处资金闱置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在探讨我国高储蓄、低投资问题时,其动身点往往是从国家的角度进行相应的理论或实证探讨,而没有从居民的角度通过分析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以及居民储蓄-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而本文正是基于居民的视角来分析目前我国高储都、低投资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居民储蓄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居民储蓄一一投资转化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从而为理顺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渠道提出自己的建议。三、主要内容第一章结论1.1.选题的目的与意义1.2 国内外探讨现状1.3 主要内容与探讨方法其次章我国居民储蓄的特点1. 1我国居民储蓄的目的2. 2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本章小结第三章影响我国居民储荒的主要因素3. 1国内生产总值(GDP)3. 2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4. 3居民消费水平5. 4通货膨胀本堂小结第四章我国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及其转化过程中的眼碍分析5.1 银行投资6. 2证券投资7. 3保险投资8. 4实物投资本章小结第五章对我国居民储蓄投资转化渠道的建议结论四、论文写作进度支配1) 2006年3月初2006年4月中旬依据须要进一步搜寻资料,进行论文的草稿写作.2) 2006年4月F旬整理资料,形成初稿。3) 2006年5月上、中旬进一步修正、完善初稿。4) 2006年5月下旬6月检杳修改,形成论文,完成答辩。五、叁考文献1裴平,熊那我国货巾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渗漏效应U经济探讨,2003,(08)2武剑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一一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J经济探讨,1999,(11)3宋铮中国居民储蓄行为探讨J经济探讨,1999,(06)4王珏,王稳建立和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体系的思索IJ国际金融探讨,2003,5) )5李栋文我国储蓄转化投资问题探讨J金融探讨,2001,(09)6孙晓光,陷艳婷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国情国力,2011,(12)7吴丽崇我国居民储善的影响因素J今日财宝,2011,(10)8刘永明,白霞我国居民收入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9杨长汉中美居民储蓄率差异的金融缘由分析J中国外资2012,(01)10刘隽亭,乔瑞红我国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缘由及特点分析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03)UU杨雅,王吉恒我国居民储善高度增长的缘由及对策分析J东北农业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12杨勇华我国居民储蓄淡资转化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05)13艾春荣,汪伟中国居民储蓄率的改变及其缘由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14鲁政委居民储蓄探讨的新进展:理论与阅历事实J经济评论2006,<01)15方先明,孙嵌,筱邮中国居民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5,(08)16张口,杨梅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师2006,(07)17王典宁,梁云芸我国居民投资行为偏差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7.(12) 18唐专储常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一一以甘肃省平川区为例U生产力探讨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