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x
邨外阅读练习题与答案班级姓名(一)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殊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则多色调明丽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观赏起来。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受是雄伟挺立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覆盖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特别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牢固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特别塑身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松软而美丽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几白马,从头到尾一片雪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则潇洒矫捷,分明是一匹千里马。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望见它们逍遥自由地疾驰在广袤的原野上。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奇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茅塞顿开,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恒久向前匕奔,对吗?"妈妈满足地点点头。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1.填空。)、()、()、(D这幅国画画的是(),主要画的是()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2.用横线画出写“我”规画时联想的句子。3 .用I1.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依次。4 .写出文意的中心思想。5 .给短文加标题。(二)深山含笑我以前见过的含笑花都是庭院种植的,叶细花小,象牙色的花注吐着芳香,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含笑不(以、已)明丽著称,妙的是一缕沁香。在井冈山深处,我被另一种含笑花(做、折服!几株两三丈高的乔木体如游龙,散发出弥天的芳香气息,这就是野生的深山含笑。多么突兀的秀色啊!她简直像一个绝世独立的北方佳人,(竞、竞)然在大山深处隐藏了如此潇洒、如此京放的春光。和庭院含笑相比,倒(像、向)是临风捷立的巾恻英雄,笑得则爽朗、欢畅。那是一种成功的喜悦,似乎天上的白云都是从她的胸中笑出来的。从小路那边走过来两个拎着简洁行李的年轻人。他们是那个边远的、还没通车的村子里的老师、跟着他们,我们也进r村。目睹孩子们围着老师的亲切嬉闹,我突然感觉另有一株高大的深山含笑在我心中晃动起来1 .把文中括号里有不合适的字划掉。(5分)2 .庭院中的含笑与野生的含笑有什么不同?(3分)3 .在文中用曲线画出两个比方句。(2分)4 .留意带点词语,结合题目写出文章最终一句话的意思。(4分)(三)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常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确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J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熬炼身体。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熬炼方法之是口光浴。他利用每天短话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峻的风湿性关节炎,故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冷水擦身,是王若飞熬炼身体的另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熬煎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应。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r出身贫苦的老看管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推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种熬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仙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熬炼。-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英雄。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每天做操,又似乎很爱惜自己的身体,这原委是怎么回事?”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胆怯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需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惜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r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1 .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2 .王若飞狱中熬炼方法有()、()、()»3 .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4 .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5 .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关系。6 .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四)公园的一角我们踏着石级登上半山腰,迎面是圆形的喷水池,池中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坎河小路,有悬崖峭壁,有精致的楼阁和小巧玲珑的凉亭。假山上还有四个小喷水管,快乐地喷着水花。秋风阵阵,水花随风飘洒而下,迷迷漫蒙,像是给假山羊上一层薄薄的轻纱,景色迷人,就像仙境一般。池中各色各样的金鱼鼓着一双双大眼睛,逍遥白由,有时潜入水草中,有时浮游到水面上,似乎在听我们快乐的歌声。池中的水竹倒映水中,和蓝天白云的倒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围围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忱地欢迎我们:鞭炮花像节目的礼花,在庆贺我们祖国旺盛昌盛,发达兴盛。在喷水池的四周,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榕树、木棉、银槐等。这些绿树、红花衬托着假山喷泉,真是美丽极了。1 .在文中找出个拟人句,并写下来。2 .说明下面的词语。坎坷:玲珑:3 .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段意。4 .回答问题:(1)本文是按什么依次写的?(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一)参考答案:1. (1)高山、松树、枣红马、白马:塑身有力,腾空而起的枣红马和潇洒矫捷的白马。(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恒久向前飞奔。2 .联想(第3小节);3 .第一段(第1一2小节)其次段(第34小节)、第三段(第5小节);文章先写国画的美丽,再写“我”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希望,最终写了“我”的决心。4 .反映了妈妈关切卜.代的成长,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恒久向前飞奔。5. -幅画<-)参考答案:1 .已:M:竞;向;撤;2 .庭院中的含笑有一种水果般的甜沁:野生的含笑散发出弥天的芳香气息。野生含笑与庭院含笑相比,倒像是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3、深山含笑散发若弥天的芳香气息,像临风挺立的巾帼英雄。5,深山含笑像一个绝世佳人,像一个临风挺立的巾帽英雄令我赞美,但我更仰慕和佩服在边远山区静默作贡献的学问青年。)(三)参考答案:1 .因王若飞道理讲得透,所以难友们忽然领悟到了爱惜身体的重要性。2 .日光浴、冷水擦身、室内体操:3 .赞扬了王若飞不向恶劣环境屈服,坚持斗争的精神。4 .总分关系:5.并列关系:6.狱中熬炼)(四)参考答案:(I.围围着喷水池种满了奇花异草,凤尾花扬起脸蛋,它的脸颊似火一样红,像是在热忱地欢迎我们。2.坎坷:形容山路不平。精致:精致细致。玲珑:精致细致,衬托:映照;衬托。3.第段:登上半山腰,看到了喷水池。其次段:池中的假山景色迷人。第三段:喷水池中的景物。第四段:喷水池的四周04.(1)本文是依据从中间到四周的依次写的.第)详写了喷水池和池中的假山,略写了喷水池的四周。好处:详略得当,突出电点,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6分)国强读小学的时候,最怕写文章:,费/好大劲,写出来的作文,老师总是说内容枯燥,词汇贫乏,她心里特别焦急。她的爷爷徐特立知道以后,对她说:“禹强,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多写。多读,就要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样既可以扩大学问面,增长见识,又可以学习别人写文章:的阅历。多写,就是要练习自己的笔头,肯于(克、刻)苦实践。”于是,禹强就下工夫多读。不管是报纸、杂志、小说,也不管是短篇、中篇、长篇,()能找到的,(拿来读。可是,提起笔来写作文,进步却不大。徐老看到孙女这种学习方法,摇着头对她说:“你读书的方法不对,读书应当渐渐地读,边读,边动脑筋想想:这本书讲哪些道理,是怎样讲清晰这些道理的:书上有哪些好的语言、好的描写,也要想想。严格地说:有些好的段落,光读光想还不够,你们小孩子要能够背诵才行。另外,还要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以做摘抄,记提要,也要写心得,记体会,这就是我常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从那以后,禹强看书的时候,身边总带着一支笔和一个笔记本,一边想边记。而且,又勤练习写作,不久,她的作文成果(尽然、果真提高九1、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这篇短文讲了什么。(2分)2、用“一一”线划出详细说“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句.(1分)3、在文中找出卜.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缺乏清晰一一4、细读短文,在(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时去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3分)5、依据徐特立老爷爷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要写好文章:必需达到两个条件:()和(),其中()必需要做到“动笔墨”。(3分)6、请结合你自己的写作阅历,写写你对徐特立老爷爷的话的理解。(3分)7、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2分)三、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地球的呻吟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给我们,他从来不懂得自私和吝啬,总是情其全部。可是人类,曾经和正在做着多少惭愧的事情一一在共同的家园里厮杀,为野心和贪欲去争斗,用刀枪去撕裂上地,让马蹄去践踏丰收,硝烟室息儿童的歌声,鲜血染红澄澈的河流1 .填空,搭配词语。(3分)的呻吟()的事情()的歌声()的河流)的硝烟()的争斗2 .“硝烟窒息儿童的歌声”指()(1分)A.硝烟太浓太呛,儿童的歌声唱不出来。B.斗争夺去儿童的快乐。3.文中“惭愧的事情”详细指的是什么?(1分)五年级语文卜.册第习题(课外阅读二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徐文长从小就擅长动脑筋思索,他聪急、机灵也充溢了情趣.徐文长的伯父很宠爱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索实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需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知徐文长:“你()不能站在髡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方法了。但徐文长摸r摸后脑勺,立刻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始终走到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当地拿到r那件礼物。伯父被聪慈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赞扬:“真是聪越的徐文长啊!”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上。(2分)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2分)4、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两个难题呢?请用“”画卜来。(2分)5、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2分)6、请你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7、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奇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老师的训诲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r许很多多美妙的回忆。我忘不那美丽的校内;忘不了那志同道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训诲.记得有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果,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有些飘飘然r,产生了傲慢的心情。于是,我上课为专心r,作业也马虎了。有次上活动课时我们正玩若拐脚捉人的嬉戏,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