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资源ID:1599466
资源大小:42.27KB
全文页数:3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2024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_表格的制作和使用第1课制作月历第2课我的小简历第3课制作深标一寿彳次我而就丽希第5课中国奥运健儿风云榜一第6深月球探秘一二信用工具软作下、安装物使用,计集原毒第7i¾Interne1.EXPIorer下我第8课应用软件的安装一第9深媒体播放器一第10课快速下载一第11课计算机就商与网络安全一第12课图片的浏览和编H第13课录制诗歌朗诵一表格的制作和使用第1课制作月历一、教材分析第1课制作月历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开篇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月历的基本结构,掌握使用电子工具制作月历的方法,同时培养他们的日程规划和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材中通常会提供一个简单的月历模板,学生需要在此基础上填写日期和重要节日。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月历的基本结构,掌握在计算机软件中制作月历的步骤,包括添加日期、输入重要节日等。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问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日程规划意识,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理解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制作月历的步骤和技巧,理解月历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不同的月份调整月历的天数,以及合理规划和输入重要节日。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日历,询问学生我们通常用日历做什么?(记录日期、安排活动等)2 .引出主题: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制作自己的月历,不仅可以自定义日期,还可以添加个性化的元素。步骤二、新知讲解1 .认识月历软件:介绍并展示制作月历的软件或工具,如MieroSO代WOrd、在线的月历制作网站等。2 .基础操作:演示如何打开新的月历模板,如何修改日期,如何调整布局等基本操作。步骤三、实践操作1 .分步指导:引导学生按照步骤操作,例如,先选择一个月份,然后修改每一天的日期,再调整星期的顺序等。2 .学生实践:让学生在电脑上实际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决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创新设计:鼓励学生在基本的月历基础上添加自己的设计,如添加图片、改变颜色、添加特殊日期的标注等,使月历更具个性化。步骤四、作品展示1 .自愿分享:邀请一些学生自愿展示他们的月历作品,分享他们的设计思路和特别之处。2 .集体评价:引导全班对展示的作品进行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步骤五、课堂小结1 .回顾知识:回顾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制作月历,以及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2 .巩固理解:让学生复述一遍制作月历的步骤,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步骤六、课后作业1 .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家中继续完善他们的月历,可以是为下个月的月历添加更多的细节,或者为家人制作一个特别的月历。2 .预习准备: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以上就是个基本的教学流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五、板书设计1 .月历的组成部分:星期、日期、重要节日2 .制作步骤:- 打开月历模板- 添加日期- 输入重要节日- 调整和检查3.注意事项:不同月份的天数,合理规划节日等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制作月历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习效果。第2课我的小简历一、教材分析:第2课我的小简历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简历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学习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简单的个人简历,初步培养他们的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教材中可能包含姓名、年龄、学校、兴趣爱好、特长等内容的编写和排版,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文本编辑和格式调整等基本技能。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简历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掌握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制作简历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信息表达的规范性和重要性,培养自我展示的自信心。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历的基本结构,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制作简历。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和表达个人信息,使简历内容清晰、有吸引力。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些名人或同学的小简历,让学生们看看这些简历上都包含了哪些信息,如姓名、年龄、爱好、特长等,引导学生理解小简历的作用。2 .提出问题:如果要向别人介绍你自己,或者参加-个活动需要报名,你会怎么介绍自己呢?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片,甚至是图表。环节二、新知讲解1 .内容构成:讲解小简历的基本构成,包括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班级)、个人特点(如性格、爱好、特长)、重要经历(如获奖、参加活动)等。2 .示范操作:教师在电脑上演示如何使用word或其他文本编辑软件制作个小简历,边操作边解释每步的目的和方法。环节三、实践操作1 .学生尝试: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尝试自己制作一个小简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2 .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完成初稿后,可以自愿上台展示自己的小简历,其他同学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环节四、巩固提升1 .修改完善: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让学生对自己的小简历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加完整和吸引人。2 .知识应用:设计一个小活动,比如“假如你要参加一个夏令营,你会怎么制作你的简历来吸引老师的注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环节五、课堂小结1 .回顾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包括小简历的构成和制作方法,强调重要知识点。2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小简历,或者根据自己的新经历更新小简历。以上就是个基本的教学流程,具体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课堂氛围进行适当的调整。五、板书设计:1 .简历的定义和作用2 .简历的基本结构:(1)个人信息(2)教育背景(3)兴趣特长(4)其他(如荣誉、经历等)3 .制作步骤:选择模板->填写内容->格式调整->保存和打印4 .注意事项:信息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在板书设计中,可以结合图表、示例简历等视觉元素,使内容更直观易懂。第3课制作课程表一、教材分析第3课制作课程表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Exce1.)制作课程表的基本操作,包括单元格的选取、编辑、格式设置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规划和组织能力。教材通过实例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设置单元格格式、调整列宽行高等,能独立完成课程表的制作。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会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日常事务的管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理解并体验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如单元格的选取和编辑,以及课程表的格式设置。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列宽行高调整,以及课程表的布局和美观设计。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课程表,问学生我们每天的课程是如何安排的?引导学生说出课程表的作用,激发他们制作课程表的兴趣。步骤二、新知讲解2 .认识课程表:介绍课程表的基本结构,包括日期、时间、科目等元素。3 .软件操作:如果使用的是电脑软件,如MiCroSoftEXCe1.或WPS表格,演示如何创建新的工作表,以及如何输入和编辑文本。4 .模板使用:如果软件有预设的课程表模板,可以展示如何选择和使用模板。5 .格式调整:讲解如何调整单元格的大小、颜色、字体等,以使课程表更清晰、美观。步骤三、实践操作6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可以先从简单的结构开始,如一周的日期和科目。7 .教师指导: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错误的操作。步骤四、巩固提升8 .添加细节:鼓励学生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添加更多的细节,如课程的教师、教室等。9 .分享与评价:让学生自愿分享他们的课程表,大家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步骤五、课堂小结10 .回顾知识: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包括课程表的结构、软件的基本操作等。11 .强调应用:强调制作课程表的实用性和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表。步骤六、课后作业12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完善他们的课程表,或者尝试制作份家庭作业时间表。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流程,具体内容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情况适当调整。五、板书设计1 .主题:制作课程表2 .步骤:- 1.选取单元格- 2.输入课程信息- 3.设置单元格格式- 4.调整列宽行高3 .关键词:选取、编辑、格式设置.、列宽行高、布局4 .示范图:展示电子课程表的制作步骤和效果。第4课我的作品排行榜一、教材分析第4课我的作品排行榜是冀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作品的整理和排序,以及理解排行榜的概念。教材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如何在计算机中创建、编辑和管理自己的作品,理解并能应用“排行榜”这一概念,学会使用排序功能对作品进行整理。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作品管理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条理性和有序思维,理解并欣赏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中作品的管理方法,学会使用排序功能。教学难点:理解“排行榜”的实际意义,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作品进行合理的排序。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情境引入:可以先展示一些优秀作品的排行榜,比如绘画、写作等,让学生理解“排行榜”的概念,然后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制作一个“我的作品排行榜”。2 .提问互动:问学生他们有没有自己的作品,比如手抄报、绘画、作文等,如果有的话,他们是如何记录和展示这些作品的?步骤二:新知讲解1 .概念讲解:解释“我的作品排行榜”就是用电子方式整理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方便管理和分享。2 .软件操作:以冀教版教材中推荐的软件或平台为例,演示如何创建新的项目,添加作品信息(如标题、创作FI期、描述等),并设置排序方式。步骤三:实践操作1 .分步操作:引导学生按照讲解的步骤,实际操作在电脑上创建自己的作品排行榜。教师可以进行个别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2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学生的作品,大家一起分析其优点和改进的地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步骤四:巩固提升1 .任务挑战:设置一些小任务,比如调整排行榜的样式,添加自定义的图标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熟悉软件的使用。2 .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排行榜,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步骤五:课堂小结1 .回顾知识: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作品排行榜”的概念和如何创建、管理作品。2 .布置作业:布置些课后任务,比如完善自己的作品排行榜,或者尝试用新学的知识做些创新。以上就是一节关于第4课我的作品排行榜的教学过程,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创建和管理个人作品排行榜的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