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隧道安全作业操作规程.docx

    • 资源ID:1593793       资源大小:21.7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隧道安全作业操作规程.docx

    隧道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总贝I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和基本国策,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基本保证,也是保证国家经济发展。为保障从事隧道工程施工生产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促进本项目部在隧道施工安全,特制定本规程。项目部在施工中应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并根据本规程的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规章制度。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规定,做到生产与安全工作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和评比。本规程适用于柞水县金井生态示范园过水隧道工程。在实施中,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隧道工程有关的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第一章一般规定1、施工场地应作出详细的部署和安置,出硅、进料及材料堆放场地应妥善布置,弃破场地应设置在不堵塞河流、不污染环境、不毁坏农田的地段。对风、水、电、路等设施作出统一安排,并在进洞前基本完成。2、进洞前应先作好洞口工程,稳定好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做好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致危及隧道的施工安全。3、隧道施工的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并将施工、安全等情况记载于交接班的记录簿内。工地值班负责人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4、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纪,听从指挥。5、遇有不良地质地段施工时,应按照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先护顶、强支护、早衬砌的原则稳步前进。如设计文件中指明有不良地质情况时,必要时应进行超前钻孔,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措施。第二章开挖、凿孔及爆破1、开挖及凿孔(1)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并检查支护是否牢固,顶板和两帮是否稳定,如有松动的石、土块或裂缝应先予以清除或支护。(2)人工开挖土质隧道时,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3)机械凿岩时,宜采用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4)站在喳堆上作业是时,应注意破堆的稳定,防止滑坍伤人。(5)风钻钻眼时,应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子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湿式凿岩机的供水是否正常;干式凿岩机的捕尘设施是否良好。不合要求者应予修理或更换。(6)带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7)在工作面内不得拆卸、修理风、电钻。(8)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9)钻孔台架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满铺底板,并设安全栏杆。2、爆破(1)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2)炸药的发放领用、运输使用应严格执行大连市公安局批准的方案和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3)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4)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独头巷道不少于200m;相邻的上下坑道内不少于100m;相邻的平行坑道,横通道及横洞间不少于50m;全断面的开挖进行深孔爆破(孔深3-5In)时,不少于500(5)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的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6)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7)洞内爆破不得使用黑色火药。(8)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工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用明火照明。(9)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按国家现行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的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的间距必须大于Inu(10)爆破后必须经过15mim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可进入工作面。(I1.)当发现“盲炮”时,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12)装炮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应撤至安全地点。(13)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应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岩石隧道两工作面距离接近15m(软岩为20m),一端装药放炮时,另一端人员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导坑已打通的隧道,两端施工单位应协调放炮时间。放炮前要加强联系和警戒,严防对方人员误入危险区。土质或岩石破碎隧道接近贯通时,应根据岩性适当加大预留贯通的安全距离,此时只准一端掘进,另一端的人员和机具应撤离到至安全地点。贯通后的导坑应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作业人员通行。第三章洞内运输1、各类进洞车辆必须处于完好状态,制动有效,严禁人料混载。2、进洞的各类机械与车辆,宜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动力,燃烧汽油的车辆和机械不得进洞(如通风良好,可以达到本章“通风及防尘”要求者除外)。3、所在运载车辆均不准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运装大体积或超长材具时,应有专人指挥,专车运输,并设置显示界限的红灯。4,进出隧道的人员应走人行道,不得与机械或车辆抢道,严禁扒车,追车或强行搭车。5、装喳(1)人工装琏时,应将车辆停稳并制动。漏斗装喳时,应有联络信号,装满时应发出停漏信号,并及时盖好漏磴口。接破时,漏斗口下不得有人通过。(2)人工卸磴,应将车辆停稳制动,严禁站在斗车内扒硅。(3)机械装喳时,坑道断面应能满足装载机械的安全运转,装磴机上的电缆或高压胶管就有专人收放,装破机操作时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6、洞内运输(1)有轨运揄就遵守下列规定:洞内平曲线半径不应小于车轴距的7倍;洞外不应小于10倍;双线运输时,其车辆错车净距应大于04m,车辆距坑壁或支撑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O.2m;单线运输时,在一侧应设宽度不小于07m的人行道,并在适当地点设错车道。洞内轨道坡度宜与隧道纵坡一致,卸殖地段应设不小于战的上坡道;在线路尽头应设置挡车装置和标志,以及足够宽的卸车平台;运输线路应有专人维修、养护、线路两侧的废喳和余料应随时清理。(2)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洞内运输的车速不得超过:人力车5Kmh;机动车在施工作业地段单车10Km/h;有牵引车及会车时5Kmh;机动车在非作业地段单车20Km/h,有牵引车时15Km/h,会车时10Km/h;车辆行驶中严禁超车;在洞口、平交道口及施工狭窄地段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设专人指挥交通;凡停放在接近车辆运行界限处的施工设备与机械,应在其外缘设置低压红色闪光灯,组成显示界限,以防运输车辆碰撞;在洞内倒车与转向时,必须开灯鸣号或有专人指挥;洞外卸喳场地段应保持一段的上坡段,并在堆破边缘内O.8m处设置挡木;路面应有一定的平整度,并设专人养护;洞内车辆相遇或有行人通行时,应关闭大灯光,改用近光或小灯光。7、爆破器材运输(1)在隧道工程外部运输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2)在任何情况下,雷管与炸药必须放置在带盖的容器内分别运送。人力运送时雷管与炸药不得由一人同时运送;汽车运输时,雷管与炸药必须分别装在二辆内运送,其间距应相隔50m以上;有轨机动车运输时,雷管与炸药不宜在同一列车上运送,如必须用同一列车运送时,装雷管与炸药的车辆必须用三个空车厢隔开。(3)人力运送爆破器材时必须有专人护送,并应直接送到工地,不得在中途停留;一个一次运送的炸药数量不得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4)车辆运送爆破器材时,汽车排气口应加装防火罩,运行中应显示红灯。器材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他人员严禁搭乘。爆破器材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边缘,雷管或硝化甘油类炸药的装载不得超过二层。(5)严禁用翻斗车、自卸汽车、拖拉机、机动三轮车、人力三轮车、自行车、摩托车和皮带运输机运送爆破器材。第四章支护1、隧道各部开挖后,除围岩完整坚硬,以及设计文件中规定的不需支护者外,都必须根据围岩情况、施工方法采取有效的支护。2、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支护各部定期进行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和加固;当变形或损坏情况严重时,应先将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再行加固。3、洞口地段和洞内水平坑道与辅助坑道的连接处,应加强支护或及早进行永久衬砌。洞口地段的支撑宜向洞外多架5-8m明厢,并在其顶部压土以稳定支撑,待洞口建筑全部完工后方可拆除。4、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和土质隧道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当短期停工时,应将支撑直抵工作面。5、钢支架安装,宜选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并应遵守本规程“起重吊装”的规定。6、喷锚支护时,危石应清除,脚手架应牢固可靠,喷射手应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应完好正常,压力应保持在0.2MPa左右;注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7、当发现已喷锚区段的围岩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时,应立即在该区段增设加强锚杆,其长度应不小于原锚件长度的1.5倍。如喷锚后发现围岩突变或围岩变形量超过设计允许值时,宜用钢支架支护。8、当发现测量数据有不正常变化或突变,洞内或地表位移值大于允许位移值,洞内或地面出现裂缝以及喷层出现异常裂缝时,均应视为危险信号,必须立即通知作业人员撤离现场,待制定处理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第五章、衬砌1、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应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洞口必须首先完成。2,衬砌使用的脚手架、工作平台、跳板、梯子等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露头的钉子和突出的尖角。靠近通道的一侧应有足够的净空,以保证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过。3、脚手架及工作平台上的铺板,应钉铺结实。木板之端头,必须搭于支点上。高于2m的工作平台上应设置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应设防滑条。4,脚后架及工作平台上所站人数及堆置的建筑材料,不得超过其计算载重量。5、在洞内作业地段倾卸砌材料时,人员和车辆不得穿行。6、机械转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机器及管线路时,应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7、安装、拆除模板、拱架时,工作地段应有专人监护。拆下的模极不得堆放在通道上。8、拆除灌筑混凝土模板内支撑时,应随拆随灌。9、压浆机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并试运转,管路联接要完好,压力要正常,操纵压浆喷嘴人员应配戴护目眼镜及胶皮手套。喷浆嘴应用支架支撑牢固,压浆时掌握喷嘴的人员必须注意喷嘴的脱落,并设法躲避;拔取时必须在撤除压力后进行;检修和清洗时,应在停止运转、切断电路、关闭风门后,方准进行,10、采用模板台车进行全断面衬砌时,台车距开挖面的距离不得小于260m,台车下的净空应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应满铺底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第七章通风及防尘1、隧道作业环境标准(1)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2)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3)瓦斯(沼气)或二策,化碳不得超过0.5乳(4)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5)氮氧化物(换算成二氧化氮)浓度应在5mgm3以下。(6)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mg/m3(7)硫化氢浓度不得超过10mg/m3(8)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mg/m3.(9)隧道内的气温不宜超过289。2,隧道内空气成分每月应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3、隧道施工时的通风,应设专人

    注意事项

    本文(隧道安全作业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