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docx
广东农业科学201S年第16期143收稿日期:2015-01-24基金项目:教化部人文社会科学探讨项目(12YJA-630010);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14GO5)作者简介:陈红川(1965-),男,博士,教授,E-mai1.:“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探讨陈红川(广州高校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耍: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国内农业正在迈向现代化,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阐述“互联网+农业”内涵,分析“互联网+农业”现状,认为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快速,针对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提出大力发展才料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完善农产品平安政策的“互联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路径中图分类号:S-O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5)16-0143-05Researchondeve1.opmentpathofmodernagricu1.tureunderthecircumstancesof“Internet+“CHENHOng-ChUan(Schoo1.ofBusinessAdniinistration,Guangzhou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1.opmentOfg1.oba1.Internettechno1.ogy,Chineseagricu1.turegears,towardsmodernization.TheeffectivecombinationofInternetandemergingtechno1.ogies*"promotesthedeve1.opmentofmodernagricu1.ture,WhiChPIaySa1.eadingro1.eforthewho1.esociety.Thispaperdemonstrates*"theconnotationof“Internet*+*-Agricu1.turevandana1.yzesitsPreSentSi1.Ua1.ion.1.though“In1.erne1.+AgriCUIIUre''deve1.opsrapid1.yinChinainrecentyears,itsti11.existssomeprob1.ems:backward,ideas,irrationa1.industria1.structure,incomp1.ete-commercia1.-mode1.-andsoon.-Therefore,thispaperputsforwardthedeve1.opmentpath,ofmodernagricu1.ture-advancedby-“Internet+“:strong1.ydeve1.opsmart,agricu1.ture,pushupgradingofagricu1.tura1.production,active1.ypromoterura1.e1.ectroniccommerce,COnS1.rUC1.indus1.ria1.ChainOfmodernagricu1.1.ure,enhanceinfrastructure-deve1.opmentofrura1.Internet,estab1.ishagricu1.tura1.productsqua1.itytraceabi1.itysystemandimproveagricu1.tura1.productsSafetyPO1.iCy.Keywords:In1.erne1.+:modernagricu1.ture:path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运用日益广泛,互联网与新兴技术有效结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互联网+”成为发展经济的引擎,深刻影响各行各业,不断变更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2015年7月1日,国务院出台关于主动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看法讥确定“互联网+”背景卜现代农业等11个重点发展领域,给现代农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 "互联网+农业”内涵“互联网+”是指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数字化、在线技术进行转型、升级,凭借互联网开放、透亮、共享的特性,使有效信息被挖掘和充分应用,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实现财宝增长。作为最传统的产业,农业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中潜力最大。“互联网+农业”指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从安排、生产、销售、服务、金融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互联网+农业”中的“+”,并非两者干脆的拼凑组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通信技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潮度等,使互联网为农业智能化供应支撑,促进农产品升级换代,创新产业链以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以创新驱动农业新业态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3种:是在生产领域的才智农业模式,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业的精确生产,使得劳动力、生产资料、上地资源等各种要素在时间、空间上精确安排,以获得域大化的收益;二是在流通领域的互联网深化营销电商模式,深刻变更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三是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互联网为重塑农业产业链供应技术支持和平分,依靠互联网平台,农业生产经营者不仅可以共享、获得各种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并且可以得到法律、融资等相关服务1,变更相对落后状态,提高竞争力。2 "互联网+农业”现状3 .1发展概况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概念正深刻变更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流通日益快捷。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快速。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例,2014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当前我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数量超过3Ooo个,出现快速增长态势。电子商务仅是“互联网+”的一个方面,“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也取得初步进展。“互联网+农业”,不仅仅利用互联网改造农业,而且须要改造互联网应用模式以适应农业特征,在农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中寻求农业在互联网中的商业逻辑2,创新思维。4 .2存在问题当前,“互联网+农业”仍存在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详细来说,首先是部分农村网络基础不足、通信设施薄弱。在我国农村家庭中,计算机普与水平低,计算机拥有量少、应用实力落后,各地农村之间也存在着巨大差异,边远地区甚至连电话运用尚且困难,这样的状况严峻制约互联网在农村普与,导致“互联网+农业”推广受阻。其次,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这些劳动力素养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汲取、消化新技术,更无法供应必要的技术支持。再次,农业互联网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收集、软件开发、硬件建设、网络运营资金缺乏,确定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甚至制约农村经济发展。最终,由于我国农业市场信息有限,导致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经济效益不高。因此要重视农业网络化建设,利用互联网为生产和市场构建信息共享平分,以市场为导向,面对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3,改善农夫生活。而面对众多难题,须要从根源抓起,找寻现代农业发展路径。3"互联网"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路径3.1 大力发展才智农业3.1.1 运用互联网整合农业生产每个环节按传统耕种方式,施肥浇灌的依据是阅历和感觉,奢侈人力物力,监控不到位,对环境构成确定的危害。互联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可以使耕种变得更加精准、与时。互联网技术进入育种、栽培、浇灌、收割、加工等农业生产环节,促进农业生产精细化、专业化,使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变革2,可提高生产效率。3.1.2 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物联网是在互联网鬼础上把端点从人扩展到传感器、限制器等机器物品,实现信息采集、通信,使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智能限制、远程限制、实时限制。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包含海量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丰富,结构多变,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其价值总量高、价值密度低。运用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理念,搭建物联网平台,开发农产品质蜃追溯系统、环境信息与病虫信息感知监测系统、测上配方施肥平台、信息平台展示中心等,通过物联网与时采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农业智能化生产管理。利用农业物联网体系,集成应用感知技术、无线网络技术、GIS技术、限制技术,对田间的土壤、作物、病虫、生态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提取、过港、综合,以此发出预警,自动、实时加以限制,提出处理方案,帮助农业生产者、管理者进行有效决策。可将这些原始数据或加工数据与各级政府信息采集站、产业能上其他机构数据实现共享,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智能化。为此,应进步完善农业物联M的基础设施4,提高数据处理智能化技术,优化设“数据共享机制。3.1.3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各环节智能化水平应研制、推广智能节水浇港系统,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融合信息化,提高农田水利信息化水平,加快农机与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能作业机具与装备,有效监测环境,限制生产,追溯质量。对于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在农业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的饲料自动饲喂系统,依据畜禽生长周期、进食状况等信息,对畜禽投喂量、投喂时间等进行优化调控:建设批集智能感知、传输、限制为一体的畜禽、水产养殖场,提高畜禽、水产养殖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促进高肉、水产增产增效5,提升智能化水平,获得较快发展。3.2主动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干脆体现是农村电子商务。但农村电子商务不能简洁地将其功能定位为帮助农夫购买生产资料、销售农产品,而是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体系,不再是过去的“农夫生产什么卖什么、生产多少卖多少“,而是“消费者须要什么才生产什么、消费者须要多少就生产多少”的模式2,因此生产经营者必需转变经营观念,具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农业营销模式中难免发生“买贵卖难”现象.,由于信息不畅,使得生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市民餐臬要经过多个环节。互联网可以让供求信息得以充分共享,能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优化流通渠道,缩短流通时间,产销精准对接,因此专营生鲜农产品的电商已变更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方式。目前大大小小的互联网企业都看好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生态体系已被激活,例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集团实施“千县万村”战略,将来3、5年内将投资100亿元,建立1OOo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大力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农产品电商企业将未受污染的良好生态环境转化为竞争优势,力推农业精品种植,从而获得更卷的经济价值。目前,农产品网上交易量:增长迅猛,“淘宝村”、“淘宝县”纷纷在各地涌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也带动了农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接连出现京东金融、蚂蚁金服、希望金融等金融平台为农村服务,利多多、宜农贷等垂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