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第十一章 矿井救护、应急救援与保健.docx
第十一章矿井救护、应急救援与保健第一节矿井安全标识设置安全标志是在井下相关的点悬挂的图文标志.其作用是引起人们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一、二号副斜井井底车场悬挂安全文化灯箱和图文标志板,在各大巷转弯处,在各条巷道岔尖处、机电闹室处、灌工作业处等地方,悬挂安全标志和避灾路线标牌。在井下大巷、采区设巴标识牌板和各类砂井安全标识和安全警示标志,在井下大巷、工作场所、危险地段安装设置了声光信号、安全提示语、安全警句和避灾避灾路线指示牌等各种安全标识。工作地点必须有避灾路线图。第二节井下紧急避险系统一、井下紧急避险设施(一)紧急避险设施I,永久避险碉室设置(1)胴室数量和位置根据本矿井井卜采掘部署,矿井服务年限远大于5年,设计在二号副斜井井底车场位置,距二号副斜井+2750m水平变电所约IOm处设置永久避难胴室一处:设计在一号副斜井井底距井底车场落平约60m的位置设置永久避难闹室一处。这两处井底避难碉室的位置均位于矿井避灾路线上,两处洞室服务于整个矿井卜井人员。永久避难闸室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采用混泥土浇注支护,支护厚度300m。(2)阴室长度过渡室长5m,净宽30m,净高3.0m,支护厚度300mm,净断面积为B.Om-掘进面积IOSnA生存室长29.6m,净宽5.011净高3.5m.支护厚度300mm,净断面枳为17.3m2,掘进面枳20.7m2,有效使用面枳148O11A人数:本矿最大班卜.井人数为139人,考虑1.2的备用系数,避难人数为167人。本次设计永久避险洞室避险人数均按90人设计,人均使用面积1.6411(4)酮室构件和装备永久避难碉室设过渡室和生存室,并设置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两道隔离门之间为过渡室,第二道隔离门以内为生存室。第道门采用既能抵挡定强度的冲击波,乂能阻挡有毒芍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洞室地面高于卷道底板02m,南室内主要设备实施及构造有:隔离门、喷淋系统、药品食品柜、供水管、压风管、人员管理系统终端、压风白救淞箱、座椅、压缩氧供气系统、担架、环境参数监测仪器、矿用荧光灯、空气过滤系统、防爆空调、电源箱、矿用红外摄像仪、集便器、排水管、排气管、自救器及工具柜等。南室主要装备见表11.2-1.(5)纲室设置要求1)避难砌室能满足矿井火灾、水灾、瓦斯及煤尘爆炸等特大事故发生的避灾.2)紧急避险设施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怙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单位数IftI防爆密闭门I600mm*800mm扇22密闭门1600mm*800mm肩23压缩空气用钢质无缝气精801.工作压力15Mp'容积601.瓶104二级空气减压擀高低压双表个105空气喷淋装置26不锈钢截止阀套27气寨及喷淋白动控制单元Z306套28矿井压风自救装地ZY-J个129压缩氧气用钢质无缝气瓶801.工作压力为15mp,水容瓶1210氧气减压器(高低压双表)YQY352个12I1.空气净化装置矿用D里手动套212阳)室内干燥剂蒙脱石kg1513隔爆里照明媒合保护器ZBZ-2.51660Cxn)台1141.ED照明灯台1015专用隔爆锂黑子电源含充放电管理及故示系统套i16专用苜养食品17饮用水4501.IS积便器自打包只219供水管件及阀门Q4IRDNSO套I20甲烷传感器GJGK)OH(八)套321钏气传感GHY25套322一氧化碳传感器GTH5C0<B)套323温度传感器GW50(八)套324湿度传感器GWSD5ft1.(X)套125剌喇总蟠GRG5H套326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终端KJ290-FI套I表1.1.2-1.永久避难闲室袋备表序号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主要技术参数位数fit27翻刻像SBTI27/220G台228矿用电话部229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ZY45台12030自救器ZY-J台120311.ED照明灯32矿灯K1.2M(八)S1.12033急救箱、担架、工具箱34JS冰冰柜不锈钢304,容枳不低于0.5m>台4续表11.2-1永久避难碉室装备表3)配备独立的内外环境参数检测或监测仪器,在突发紧急情况下人抗避险时,能够对避险设施过渡室(舱)内的氧气、一轼化碳,生存室(舱)内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温度、湿度和避险设施外的氧气、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进行检测或监测。4)按额定避险人数配备食品、饮用水、自救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及急救箱、照明设施、工具箱、灭火器等辅助设施。配备的食品发热量不少于5000千焦/天,人,饮用水不少于1.5升/天人。配备的自救器应为隔绝式,有效防护时间应不低于45分钟。食品数量及饮用水按不低于30天准备。5)紧急避险系统经过企业技术负成人批准后,报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驻地煤M安全监察机构备案。6)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7)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对紧急避险设施外和避难洞空内的甲烷、一氧化碳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矿井人m定位系统应能实时监测井下人员分布和进出紧急避险设施的情况。8)矿井压风臼救系统应能为紧急避险设施供给足量氧气,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池装置和控制阀,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供风量不低于OJmVminA,连续噪声不大于7()分贝。9)矿井供水流救系统应能在紧急情况下为避险人员供水,并为在紧急情况下输送液态营养物质创造条件。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专用接口和供水阀门。砂井通信联络系统应延伸至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紧急避险设施内应设巴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10)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能的标识。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旗方位的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避险设施。2、可移动式救生舱(1)可移动式救生舱布置要求I)救生舱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气密性.舱体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兆帕.在+5OO±2O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F35O±2O帕/小时:舱内气压应始终保持高手外界气压100-500帕,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2)救生脓应选用抗高温老化、无腐蚀性、无公击的环保材料。施内颜色应为浅色,外体颜色在煤矿井下照明条件下应醒H,宜采用黄色或红色.3)救生舱的设置地点和安装应有设计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安装救生.舱的位置前后20m范围内煤(岩)层桎定,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通风良好,无积水和杂物堆积,满足安全出口的要求,不得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通风。4)救生舱的设置地点和安装应有设计和作业规程,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在安装救生舱的位置前后20m范困内煤(岩)层稔定,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通风良好,无积水和杂物堆积,满足安全出口的要求,不得影响砂井正常生产和通风。5)接入救生舱的矿井压风管路、供水管路及通讯线路应采取防护措施,具有抗冲击破坏能力,管路与救生舱应采用软联接。6)救生舱安装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和试运行,满足耍求后方可通过验收.7)拆装、运输和移动救生船时应有保护措施,编制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拆装、运输和移动过程中不损坏救生船。救生舱移动后应进行一次系统检置和功能测试。(2)可移动式救生舱设置本矿井先期开采地段瓦斯含址较低,根据要求在距离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10()0m的位置设置移动救生舱,以满足采掘工作面人i在发生灾害时临时避难的需要.本次设计选择KJYF-9&I2型移动救生船6台,分别布置在各运输顺槽、回风顺槽中以及掘进顺槽中。(二)监测监控系统本矿井设计一套KJ95NA型煤矿安全监测系统,该系统是由地面中心站、地面传输接口、地面通风机房监测分站、井下监测分站、生产系统带式输送机集控分站、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站以及各种矿用传感器和矿用安全监测软件组成。矿井安全监测子系统共设有I个主站,I个地面通风机房监测分站,1个井下火灾束管监测站、I个生产系统带式输送机集控分站和14个井下监测分站:为保证电源可整,监测中心为双电源供电。(三)人员定位系统为确保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自动检测下井时间、路径、作业地点等相关信息,矿井现装备KJ69J型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套。由地面监控室、传输系统、井下定位分站及无线信息采集设齐组成。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地面监控室配宜监控主机1台,服务器I台,数据传输接口I台,显示器1台,监控系统软件1套,并接入犷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地面至井下传输电缆采用光纤传输,井下主要巷道设理现场总线,在行人斜井井口房、井底车场等候室、胶带、辅运大巷及井下采掘工作面作业交叉点设理KDF-5型井下定位分站21台,KJF2IOB型矿用本安读卡器21台,下井人员配巴KGE1.I6D矿用本安标识卡4(X)个。另外本JT井还配备了应急广播系统。(四)矿井井下压风自救系统为了保证井下人员安全,井下按要求设置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和井下压风设备所需气源同为地面压风机供给。当安全生产时,该系统为各用气地点用风设备输送气源,当出现事故状态时,压风系统即为自救系统,可源源不断地向每个自救装置输送空气。I、设置地点在井底车场、主要机电洞室和避难碉室、采煤工作面顺槽及掘进工作面、采区避灾路线均设*风自救系统.2、设置原则在采煤和掘进工作面顺槽按20Om设组用风自救装置,第组用风自救装置要求距采掘工作面2540m处:在采区避灾线路上按每20Om设一组压风自救装置:在井底车场、主要机电硒空按2-4组设置压风自救奘置,管路接入避难网室.每组压风自救按58个呼气器考虑,每个呼吸器的供风量不低于O.3m3min,接入避难碉室前20m的压风管道采取加设套管理于巷道底板敷设的防护措施,以保证压风管路的安全性。3、自救装置选择设计选用ZY-J(八)型自救装置(或以实际购买的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定的具备煤安标志的产品为准),数量以施工图为准。每套可供58人使用,压气源压力:0.30.7MPa,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MPa之间,自带调节、减压、消音、控制阀、过滤装置等装置,单人耗气量1502001.min,要求可手动调节、操作。4、压风自救系统要必须满足£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瓦以确保井下人历安全。(五)矿井供水施救系统为保证井下人员安全,井下设置供水施救系统“井下供水施救系统与井下消防洒水合用给水系统,井下供水施救及消防洒水均由同一根管路引入,DN>50管道采用无缝制管,DNS50管道采用焊接钢管.主管沿一、二号副井引入.一旦井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