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时期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docx

    • 资源ID:1519114       资源大小:639.0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时期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docx

    新时期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江苏是我国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城镇化率已接近74%。江苏也是我国平原面积占比最大的省份,沿江地区尤其苏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作为城镇化先发地区,江苏城镇化以及小城镇的发展趋势与问题对中国未来城镇化道路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了两轮小城镇建设发展情况调查工作,今天的报告将与大家分享这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成果以及思考。一,小城镇,对于江苏意味着什么?江南,水乡,市镇小城镇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江苏的一种标志性空间。明清时期,工商型小城镇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量涌现。半里一村,三里一镇,炊烟相望,鸡犬相闻的城镇组群,基本奠定了江苏今日小城镇的地理格局。很多关于中国城镇化,包括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研究中,都会关注到江南的市镇。小城镇从那时起对于江苏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江苏,乡镇企业,小城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的稳定增长与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得江苏走上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主导的“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费孝通先生正是基于在江苏所进行的多轮小城镇调查,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也使江苏小城镇在80、90年代的中国城镇化历程中备受关注。这一时期的小城镇是江苏城镇化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全球化,城市化,撤乡并镇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推进,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发展成为江苏城镇化战略的重心。大量外资进入长三角后,苏南沿江地区形成了非常典型的、以开发区为载体的新苏南模式。与这一大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是大规模撤县设区和撤乡并镇,小城镇数量和人口大幅减少,江苏的城镇格局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小城镇的发展开始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从下图中可以看到,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时间,江苏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人口占比快速增长,但小城市和其他乡镇的人口占比大幅下降。同时,在撤县设区、撤乡并镇中小城镇的数量基本上削减了一半。这一剧烈的城镇化进程与80年代自下而上的城镇化进程共同塑造了今天江苏的城镇化格局以及小城镇状况。江苏省不同等级城镇的人口比重变动(2000,2010)tr<trt71.!H!1111ii1.1.f!11!Iii1.HI!11iii三*-S>.8'*-M>1983年以来江苏省各级行政单位变化情况乡村振兴,特色田园,新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江苏在村庄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显著地改善了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激发了乡村活力。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推动的新自下而上城镇化进程浮现。纵观新世纪以来的城镇化进程,江苏对城市和乡村的关注远大于对小城镇的关注,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能就在于小城镇发展的相对滞后。二、江苏城镇化的总体特征是什么?省域人口与城镇化特征第一,江苏省人口总量大、城镇化率高。超过90%的区县常住人口规模超50万人,达到了中等城市的规模;31个区县人口超100万,达到II型大城市规模;超百万人口规模的区县(市)主要分布在省域南部和北部区域。据七普数据,江苏大部分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低于50%的区域非常少,这在全国是非常高的水平。右图中冷色调的区域是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区县市。第二,南北增长差异显著,中部人口加速流失。以区县为单位,人口发展格局呈现南北增长,中部凹陷的空间特征。对比六普和七普的人口增幅可以看到,苏南和东陇海沿线地区人口呈现增长态势,苏北、苏中的大部分区县市人口都是流失状态,人口增长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这就是当前江苏城镇化的基本格局。江苏省六七普人口增幅变化图丁进一步分析六普到七普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值,可以清晰地看到省域长江以北区域人口流失情况进一步加剧。对比下图中六普与七普常住与户籍人口比值可以看到,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差值在进一步扩大,尤其苏中和苏北的大部分地区,常住人口不及户籍人口80%的区县市进一步增多。第三,中心城市集聚能力强,都市区化趋势显现。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中心城市人口明显增长,三大都市圈外的中心城市集聚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在省域总人口增量并不大的情况下,随着人口向三大都市圈的集聚,意味着都市圈以外地区人口在快速流失。省域经济与城镇化关系第一,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常住人口与二产发展的相关性更显著,二产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和吸引力较高,因此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强。第二,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不显著。虽然城镇化率与二、三产产值正相关,但相关性并不显著,尤其第二产业。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县域二产不强但城镇化率较高,一种是县域二产人口没有进入城镇。三、江苏小城镇究竟发生着什么?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在省域范围内相对均衡地选择南京市、常州市、高邮市、盐城市大丰区、睢宁县等五个市县区的乡镇。调查乡镇街共计61个,其中重点镇17个,特色镇11个,一般镇29个,街道4个。1、小城镇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不同区域小城镇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一是,江苏小城镇人口规模总体不大。虽然95%的小城镇人口规模超2万,但平均人口规模仅有4.6万人。二是,十年间小城镇的人口收缩更为明显。80%以上的小城镇人口收缩,其中约一半的小城镇人口减幅超20%。人口增长的小城镇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的人口持续增长的区县内。三是,人口向镇区集聚不显著。接近70%的小城镇的建成区常住人口增长,但超过80%的小城镇镇区人口增幅低于10%o总体上,人口收缩是在小城镇或者镇村地区的一个主体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的收缩人口并没有去到就近的小城镇,而是去到了更高层级的城市。不同类型小城镇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区分了重点镇、特色镇、一般镇,通过对比发现,在人口规模方面,重点镇和特色镇高于一般镇,但差距并不显著。此外在十年间,也就是六普到七普之间,不同类型小城镇的人口发展并未呈现出明显的差别,重点镇、特色镇和一般镇的政策实施绩效不显著。也就是说,过去的政策与现在小城镇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并不吻合。2、小城镇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一,不同区域小城镇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苏南及沿江地区小城镇二、三产业基础雄厚、实力较强,东陇海沿线地区小城镇依托互联网新经济成为新发展亮点,通过淘宝镇和淘宝村的核密度分析可以看得非常清楚;省域广大中、北部地区小城镇经济总量较小,第一产业更具优势,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处于发育较为成熟的都市区影响范围的小城镇,日益成为都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占比NE346.49-493J口49.0-55J53J9-½.I50564吩SUB11k47E36z.51.*;岛川目外)Qy口力就3631M04.79-.13口3.Z-10IS眈;91.会3.171351ii1.9'的3力匚P3.5Z16,3江苏省2020年淘宝镇核密度分布图E3W5-31in=124-1门三IXQ)a>MOJU-JZq必MJx/J*M*1J4C4AJ?=”1今口NAFZIiIkI!In3RC/J出4!4ICT?QEO7*>v.O$:.5-5735DZr心匚0$9八ie232:TW,孔3?;*t心Ar川怵珞(:4第18刀M巾OMUSMBCCzPMMdC2'3.3525f.'3。加七2芯JCZUGI*ZWjACZUKi"就:MZ口必3三匚轴7三ms江苏省2020年淘宝村核密度分布图二,不同类型小城镇经济发展特征与趋势。重点镇第二产业突出,特色镇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显著,一般镇总体发展较弱。重点镇、特色镇的发展绩效并不显著,一般镇的经济发展也不乏亮点。这提醒我们需要对过去的政策和小城镇发展的规律做进一步的评估。调研小城镇2019年三产产值(图左);调研小城镇三次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图右)3、小城镇公共服务发展特征与趋势对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进行大量调研发现,一是,在中、小学生生源方面,小城镇具有与区县人口外流相同的马太效应;二是,小城镇中、小学生职工比基本满足国家规定标准,但教育资源与区域发展不匹配;三是,重点镇、特色镇和一般镇小学和初中生数量并无明显差异,但重点镇初中生源流失严重。4、小城镇人居环境发展特征与趋势一是,省域南部地区小城镇建设城市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工业企业园区化。二是,省域中部和北部地区小城镇保持低密度人居环境,部分小城镇人居环境仍需提升。三是,重点镇往往具有政策的倾斜,投入补贴高,经济发展支持大,人居环境建设品质较高。5、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趋势总结一是,小城镇人口收缩是主旋律,人口结构的变化是更大的挑战O这个收缩主要体现在总人口,乡村人口进入城市,或者说进入更高层级的城市,不再回乡。同时,小城镇的建成区人口增长缓慢且有限。也就是说,江苏小城镇在过去十到二十年发展过程中,镇区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人口承载的空间。140新世纪以来江苏的城镇化战略与三大都市圈建设成效显著,人口向都市圈、中心城市集聚的特征非常明显,三大都市圈以外地区的人口收缩的趋势已经形成。收缩本是一个客观趋势,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人口集聚和收缩。问题不在收缩,而在于收缩后的城乡人口结构。随着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镇,大部分处于收缩状态的小城镇,都面临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下图中显示,调研的57个小城镇中,大部分小城镇的老龄化程度已超过深度老龄化标准,半数以上高于江苏平均老龄化程度,有些小城镇的老龄化程度甚至达到40%,这成为一个严重的结构问题。二是,产业多元化趋势初现。一方面,在临近都市区、都市圈的小城镇,普遍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同时随着互联网新经济的兴起,以及农业现代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江苏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展在村镇层面非常具有活力。例如,漂阳的无人机小镇,睢宁县的板材家具电商产业集群,以及苏南地区的特色乡村民宿等休闲度假产业等。三是,特定政策绩效不显。重点镇、特色镇缺乏实质性的政策支持。重点镇会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但通常都没有根据重点镇发展的规模和特征给予发展管理权限上的匹配。此外,小城镇在乡村振兴中未发挥显著的衔接城乡和综合服务作用。孤岛式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高度依赖于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容易面临后劲不足、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四是,公共服务达量不达质。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基本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但使用效率与服务水平与区域发展尚不匹配。此外,小城镇硬件达标,但软件与县、市差距较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目标远未实现。6、小城镇发展与治理经验第一,城镇化格局与小城镇发展。省域城镇化格局日益清晰,小城镇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从城镇化格局出发,明确定位、制定发展战略。省域城镇化格局围绕三大都市圈基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三大都市圈内的都市区范围、三大都市圈的范围、三大都市圈外的地域。都市圈内基本为人口增长地域,都市圈外基本为人口收缩地域,都市圈内的都市区范围为功能高度一体化的区域。名外籍三Sfi>>JM在江苏以都市圈为城镇化主要载体的发展格局下,小城镇的发展应更加重视小城镇所在的地理空间区位、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与大中城市、特大城市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区位决定了小城镇未来不同的产业选择和发展道路。第二,乡村振

    注意事项

    本文(新时期江苏小城镇发展趋势与规划应对.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