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
资源ID:1508165
资源大小:34.28KB
全文页数:3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docx
2024年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专升本考试大纲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主要参考教材和文献1.中国古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卜)(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中、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二、考试范圉和内容中国古代文学部分第一章先秦文学【学习目标】理解文学的起源、神话的产生,掌握先秦诗歌的发展轨迹及成就,先秦敬文的发展轨迹及成就。【主要内容】1 .上古神话的主要类型和主要篇目。2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 .“楚辞”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4 .先秦诸子散文概况及代表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第二章两汉文学【学习目标】了解两汉散文、辞赋的发展概况,掌握史传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文学成就;理解汉乐府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汉末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1 .两汉时期散文发展概况。2 .两汉史传文学的发展概况,史记汉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 .两汉辞赋源流变化,赋体文学:的文体特征。4 .汉乐府的审美内涵与表现手法。5 .文人五言诗的主要成就及影响。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建安文学的概貌;把握两晋诗歌内容与艺术风格,发展及影响;理解陶渊明田园诗创作的主要内容与特点;理解两晋南北朝乐府、辞赋、骈文、小说的价值;结合文学现象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主要内容】1 .建安文学的发展概况与艺术风格。2 .两晋诗歌的评价。3 .陶渊明与田园诗的创作。4 .两晋南北朝乐府的成就。5 .南北朝小说的价值。6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F1.觉。第四章隋唐五代文学【学习目标】梳理把握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与影响:掌握唐代主要诗歌流派与诗人创作特点。了解唐代占文运动的发生与韩愈、柳宗元散文的特点与成就;了解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点,知晓词的初创与晚唐五代词的概貌。【主要内容】1.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成就及影响。2 .唐代主要诗歌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响。3 .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特点、地位及影响。4 .唐诗四分法及各期诗歌的特征、成就及影响。5 .唐代占文运动与韩愈、柳宗元的散文。6 .唐代传奇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第五章宋辽金文学【学习目标】梳理宋词的形成、发展、成就与影响,掌握主要词派、重要词人与词体;理解宋代古文运动发展过程与宋代六大家的散文创作;了解宋诗有别于唐诗的特点。知晓宋代话本的特点。了解辽金文学概貌。【主要内容】1 .宋词的形成、繁荣、成就及影响。2 .各宋词流派的特征、成就、地位及影响。3 .苏轼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4 .辛弃疾词的创作及其艺术成就。5 .李清照“易安体”的特点。6 .宋代古文运动与宋代六大家的散文创作。7 .陆游的诗歌创作特点与成就。8 .宋代话本的结构、类别与特点。第六章元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元代散曲的创作概况,掌握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了解“元曲四大家”杂剧创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知晓南戏的形成、发展与艺术成就,了解元代诗文创作概貌。【主要内容】1.元代散曲的体式、特点、主要作家与创作概况。2 .元代杂剧的形成、体制特点与发展阶段。3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艺术特点与影响。4 .王实甫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5 .南戏的特点与琵琶记的艺术成就。第七章明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理解“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审美特征;了解明代话本小说的特点;梳理明代杂剧与传奇的历史进程,了解明代诗文的演进阶段、相关流派与特点。【主要内容】1 .明代章回小说的体例及其演进概况。2 .“四大奇书”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3 .明代话本小说的体制特点与“三言”“二拍”的创作特色。4 .明代戏剧的历史进程。5 .汤显祖与沈璟的创作与理论。6 .明代诗文的主要流派。第八章清代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清代戏曲及各流派的发展概况,把握重要剧作的内容与艺术特点。结合重要作品了解清代白话小说、文言小说的创作。梳理把握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主要内容】1.清代戏曲及各流派概况。2 .长生殿与桃花扇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3 .清代白话小说的创作概况与儒林外史的主题意蕴与表现手法。4 .清代文言小说的再兴与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5 .红楼梦的主题内涵、艺术成就及文学史地位。6 .清代诗、文、词及讲唱文学的多元格局。中国现当代文学部分第一章1919192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果。厘清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脉络。概述新文学社团的成立概况及影响。掌握问题小说、乡土小说、H叙传抒情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征。掌握鲁迅小说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主要内容】1 .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意义与影响。2 .鲁迅呐喊彷徨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特征。3 .郁达夫小说的时代性及其评价。4 .乡土小说、问题小说与臼叙传抒情小说的文学史地位。5 .文学研究会、创造社、语丝社、新月诗派等社团概况。第二章19281937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中国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的成果,厘清第二个十年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掌握老舍、茅盾、沈从文、曹禺等重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掌握左翼文学、京派、海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京派”作家的审美追求与代表作品解读。2 .新感觉派作家的审美追求。3 .曹禺剧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左翼”文学思潮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概况。第三章19381949年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文学的基本特征;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主要内容】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思想内容与历史意义。2 .钱钟书小说的讽刺艺术。3 .赵树理小说的独特价值。4 .艾青诗歌的思想内涵与艺术特点。第四章1949-1976年文学【学习目标】掌握19491976年中,十七年文学主要成就以及文革十年文学主要成果。掌握19491976年文学思潮的基本特点。能够充分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联系与形态差异。【主要内容】1 .柳青创业史的史诗品格。2 .杨沫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与叙事特色。3 .郭小川、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4 .老舍茶馆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第五章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学习目标】了解新时期以来文学的时代背景与文学环境。了解新时期以来文学思潮和主要文学流派:如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新写实小说、先锋文学和朦胧诗等。感受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艺术美感、文化意蕴和时代精神,增强文化F1.信。【主要内容】1.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先锋小说的发展概况。2 .莫言小说的主要特点。3 .朦胧诗、第三代诗的特征。4 .新写实小说、新历史小说代表作家作品及其审美特点。三、考核方式1 .试卷成绩:满分为200分。中国占代文学部分100分,现当代文学部分100分:2 .考试时间:150分钟:3 .答题方式:笔试、闭卷:4 .题型结构: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5 .试题难易度:难度适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比例分别大致控制在30%、40%、30%o旅游管理综合考试大纲(满分2分,时限150分钟)一、选用教材吴必虎、黄潇婷等,旅游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出版社,2019年10月。马勇,旅游接待业(第二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二、考试范围和内容(一)旅游学概论部分(100分)第一章旅游活动识记:(1)旅游、旅游活动的概念:(2)旅游活动的特征;(3)泛旅游活动的含义:(4) 19世纪中叶现代旅游业出现的标志性事件:领会:(1)旅游活动的识别:(2)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3)休闲、游憩和旅游的关系:(4)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活动对现代旅游业的影响。(5)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发展的影响;运用:(1)能利用相关知识分析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第二章访客与旅游需求识记:(I)访客与旅游者的概念:(2)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的定义:(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的特征及分类:(4)旅游消费行为的概念;(5)旅游花费、旅游决策、出游率、重游率、游客满意度、旅游参与、旅游体验、客源地等专业术语的含义。领会:(1)旅游者身份识别:(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旅游需求、旅游动机影响因素:(4)旅游消费行为过程及特征:(5)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区别;(6)旅游购买行为类型;(7)常用的旅游需求衡量指标。运用:(D能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定义,判断旅游者和非旅游者(2)能够根据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如何刺激旅游消费需求。(3)能根据旅游消费行为规律及特征,分析如何促成旅游消身行为的有效达成。第三章旅游产品与供给识记:(1)旅游产品的概念及特征:(2)旅游产品质量及评价要素:(3)旅游产品的分类:(4)观光益智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商务会展节事旅游、专项旅游与特殊兴趣旅游的特点及主要内容。领会:(1)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2)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3)旅游产品树的分类方法:(4)旅游业的性质;(5)旅游业体系构成:(6)旅游业整合的类型;(7)旅游业供应链管理:(8)新技术对旅游产品供给的影响。运用:(1)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评判旅游产品质量,并能对如何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出建议。(2)能够根据实际案例,分析旅游产业的整合方式,并能分析该整合方式的利弊。(3)能够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新技术在旅游业中的运用前景。第四章观光与度假吸引物识记:(1)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包含的类型;(3)世界遗产的概念及中国世界遗产的最新数据:(4)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和功能;(5)旅游景区、旅游地的概念;(6)国家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创意景区的概念。领会:(1)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2)旅游资源开发模式;(3)旅游吸引物的分类及主要内容:(4)观光吸引物、度假吸引物的主要类别及内容。运用:(1)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地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类型和原因,并能思考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工作的可行性建议。(2)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遗产活化的必要性和方法。(3)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一酒店拟选择的主题进行可行性分析。第五章商务、会展与节事活动识记:(D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的概念;(2)奖励旅游的概念:(3)节事活动、节事旅游、地标节事的概念:(4)节事产业的概念:(5)节事管理的概念。领会:(1)会展的特征及分类;(2)会展与旅游业的关系;(3)会展组织与管理:(4)节事的分类及内容;(5)节事影响与管理。运用:(1)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会展、节事活动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会展、节事活动发展旅游业。(2)分析城市开展会展旅游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第六章旅游目的地与旅游城市识记:(1)旅游目的地定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