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
资源ID:1498666
资源大小:13.6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在全省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docx
在全省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同志们:*市加快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坚持在谋划中推进、在推进中扩面、在扩面中提质。截至2023年,市县两级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绩效管理框架体系全面建成,“1+N+X”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健全,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升。*财政在事前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各个环节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做法,尤其是围绕“编”、“审”、“用”三个环节,做深做实事前绩效评估,实现事前绩效评估质量、水平、效果三提升,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注重规范引导,着力提升评估报告“编”的质量(一)编审分离,职责明确。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明确由申请预算的部门和单位负责编制事前绩效评估报告,承担举证责任,由审核预算的财政部门或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事前评估报告,这改变了以往政策制定过程中,财政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被动应对、举证困难、反对无效的尴尬局面。(二)全面评估,应评尽评。*市事前绩效评估并不仅仅只针对重点项目,市本级规定对所有新增、到期延续和资金总需求增幅超过原定金额50%的项目,都要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并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入库和安排年度预算的必要条件,做到应评尽评,未按要求开展评估的项目不得申报预算。(三)分类分级,精准编制。不同类型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所以评估的侧重点也不同,根据项目特点,把评估对象分为政策类项目、业务类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务信息化项目四大类,并针对性地明确各类项目报告编制的格式和要求。同时,根据资金规模,把评估对象分为重点评估项目和一般评估项目。二、注重方式创新,着力提升评估报告“审”的水平(一)部门协同,分类评审。根据项目类别分别落实审核主体责任,政策类和业务类项目由财政部门直接组织评审,政府投资项目由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局结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联合评审,信息化项目由市数据局会同财政局结合建设方案的审核实施联合评审。(一)细化标准,科学审核。在财政部提出的“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目标合理性、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五个维度基础上增加了“支出公共性”论证维度,从而形成了包括以“六性”为一级指标、“三问三看三查三核”为12个二级指标、再下设39个三级指标的事前绩效评估框架体系和评审标准。“三问”着重解决支出公共性问题:一问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划分是否清晰;二问市与区县的财政事权责任划分是否明确;三问项目与部门职能是否匹配。“三看”着重解决立项必要性和投入经济性问题:一看立项依据充分不充分、实施条件成不成熟;二看效益明显不明显;三看预算节约不节约。“三查”着重解决方案可行性和筹资合规性问题:一查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以及政策支持对象是否存在交叉重叠;二查实施风险大不大;三查资金来源合不合规。“三核”着重解决绩效目标合理性问题:一要核定绩效目标,搞清楚政策初衷;二要核细绩效指标,弄明白产出效果;三要核准指标值,算清楚成果数量。(三)提高效率,规范程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针对一般评估项目和重点评估项目,采取不同的审核流程。一般评估项目走简易流程,采取书面评审的形式,由业务处室出具终审结论,报预算局和绩效处备案后纳入项目库。重点评估项目走标准流程,采取会议评审的形式,由绩效处牵头,会同预算局、综合处、法规处、政策调研处、财政监督局等综合处室,同时也邀请人大、审计部门、行业专家、人大代表等共同参与开展跨部门联合评审,对于特别重大的项目组织预算部门进行现场答辩。三、注重预算挂钩,着力提升评估结果“用”的实效(一)规范流程,把控方向。按照“部门评估一财政审核一政府决策一政策入库”的标准化流程,将事前绩效评估纳入政策决策流程,将审核后的评估报告和评审意见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从源头上把控政策方向,防止政策随意性。(一)科学排序,动态管理。在事前评估评审时,对予以入库的项目进行重要性排序,明确入库项目的排序原则,将入库项目分为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三个档次,根据轻重缓急安排年度预算。对于重要的项目予以重点保障,比较重要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重要性一般的项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酌情安排预算。项目入库三年仍未能安排预算资金的项目需要重新进行事前绩效评估,原评审结论失效。(三)精准核定,预算挂钩。将预算评审与事前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次评审,解决两个问题,既解决了项目是否入库的问题,又解决了预算资金规模核定的问题,明确了入库项目的资金规模上限,并将其作为政策周期内分年预算安排的资金控制数。四、事前评估发挥“过滤器”作用,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质效通过做好“编”、“审”、“用”三字文章,不仅财政审核淘汰和压减了一些项目,预算部门在评估举证的过程中,也主动否决、放弃了一批预期绩效不明显、绩效目标不明确的项目预算申请,事前评估真正起到了低效无效政策“过滤器”的作用。以2024年预算为例,对406个政策和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其中重大政策和项目239个,涉及金额*亿元,审核后不予入库的项目17个,退回后部门主动放弃项目11个,核版预算后入库的项目84个,共核减预算资金*亿元;同时,对86个项目提出了调整完善的建议,其中,市与区县事权划分不明确的项目6个,依据不充分的13个,效益不明显的18个,资金测算不精准的24个,交叉重直的2个,补助标准不合理的22个,支持对象范围不合理的17个,绩效目标设置不合理的19个,实施方案不合理的9个。发言完毕,不当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区信访局2024年第一季度转作风提效能工作小结2024年以来,区信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以“一升一降一减一优”为工作目标,以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为契机,以防范化解风险和解决问题为抓手,扎实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圆满完成岁末年初、全国“两会”期间信访安全稳定工作,实现今年良好开局。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坚持高位“研”访。一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抓紧抓实。2月份召开区委常委会、区信访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全力护航全国“两会”顺利召开。二是针对频发的问题楼盘、劳资纠纷等问题,提请区领导召开专题会议高位部署,成立处置工作专班,明确部门职责,加强信息互通,形成快速反应和处置工作合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研究推动问题和困难解决。(一)坚持源头“控”访。坚持把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作为主动创稳首要工作,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目标要求,一是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千名信访干部千镇行解民忧”活动,推动基层信访工作责任体更加完善,第一季度,区“三张清单”同比化解率提高2.79%。二是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充分发挥信访督查专员作用,深入基层开展督导调研行动,掌握重点案件推进调处情况,调研信访法治化建设进展,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见效。三是积极争创典型示范。经我局指导、推荐,三灶镇西城社区群众信访服务室成功被评为“珠海市枫桥式'群众信访服务室”,我区南水镇成功创建“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推动镇、村(社区)两级信访工作更上一层。(三)坚持服务“稳”访。每周定期开展信访法治化业务专题培训,确保各级办信人员能够正确区分不同性质的信访事件,对于“三个不再受理”“两个不予受理”的情况绐予群众正确的解释引导,做到''权责明、底数清、依法办、秩序好、群众满意“。发挥驻点律师法律法规解释作用,对于近年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信访事项分类整理,出具关于各类信访事项处理依据的咨询回复意见,针对不同事项提出专业化建议,引用法律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力争做到精准交办。(四)坚持综合“治”访。一是督促成立建筑领域专项治理工作专班,推动由住建部门统筹工程安全、质量监测部门,加强日常巡查和信息收集,建立重点项目工作群、项目信息台账,实时掌握重点项目资金、用工管理、争议纠纷等信息,对劳资隐患苗头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避免“小矛盾”积累成“大问题”,将矛盾有效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公安、信访、属地镇乡等部门协同联动,畅通欠薪问题“事中追责”,加强行政与司法有效衔接,推动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及时进入司法程序,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达到“惩戒一起、预防一片”的警示效果。推动相关楼盘建设项目保交楼工作顺利开展,涉小区业主反映房屋质量及周边配套问题已基本解决。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深入实施“信访工作法治化强基工程”。围绕“五个法治化”工作要求,推动制定我区信访法治化工作方案,聚焦信访工作薄弱环节,引导全区各部门统一行动、统一步骤,有序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聚焦信访案件办理关键重点,强化对信访事项办理监督,规范文书答复,将办理质量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依据,不断提升我区法治化水平。(二)全力以赴做好信访安全保障工作。压实信访源头治理责任,常态化化解信访积案,积极引入律师等第三方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提前谋划,持续做好释法明理、情绪疏导,督促责任单位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原则切实做好化解工作,防止矛盾上行。(三)强化督查问效,深化干部队伍建设。用好“三项建议权”职责,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35条有关规定,用有效监督、及时问责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发挥信访督查专员作用,常态化实地督导、带案督导,对于不作为、乱作为导致信访问题久拖不决、矛盾上升的,依法依规提出问责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