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凤翔县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1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一、2015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5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县各级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三个凤翔”的奋斗目标,把握新常态,着眼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聚力实现"六大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转型突破、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县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主要经济社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96.1亿元,较上年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8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1.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0.1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6%、12.6%和9.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42亿元,较上年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28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92元,同比增长1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亿元,较上年增长11.3%;县级一股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76亿元,较上年增长6.1%,连续八年将身中国最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成功获批省级凤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工业经济升级转型,园区经济迅速发展.预计全县辖区内工业实现总产值340亿元,较上年增长10.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30亿元,较上年增长11.4%;规模以下工业实现总产值HO亿元,较上年增长8.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宝二电、西凤等8户骨干企业完成产值190.3亿元,较上年增长12%,其余55户企业实现产值78.5亿元.园区经济迅速发展,县城西区时尚六年西凤酒仓储物流一期海普西凤包装材料生产线、中医院整体搬迁、运动休闲广场等项目已经建成,恒源新城商住小区、京城综合市场等项目正在建设.长青工业园实施了10万吨改性沥青生产线、宝二电设备综合升级改造和发电机函电除尘技改、宝氮整体搬迁技术改造一期、长青能化合成塔改造、甲醇下游精细化工品、甲醇项目区居民搬迁等项目,都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柳林酒业工业园西凤酒扩建技改、艾特西凤酒包装材料、柳林重点示范镇等项目正在建设,柳林镇保障性彳物和西凤酒厂公租房已经建成.(二)现代农业逐步提升,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0.68亿元,泡食总产达29.98万电全县新栽苹果2.1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1万亩,速测果蔬样品4800多样次,田家庄申都等6个标准化畜牧规范养殖场建成,争取农机购苦补贴资金126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005台,受益农户610户,完成职业农民培训100人次。全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侦证完成家庭承包地调直68.67万亩,完成土地测绘53.78万亩.全年共完成人建林1.1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飞播造林1.5万亩。全县新打修复机井233眼,新增提引蓄能力260万立方米,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万亩,新修改造基本农田0.5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平方公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全年实现贫困人口脱贫1.94万人,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08万人;全面完成10个行政村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2个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和3镇9村扶贫移民搬迁项目;持续推进42个村最美乡村建设,3镇入围全市"十强镇",13个村路身全市“百强村”,4个村被评为市争先进位先进村.(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须利预计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42亿元,较上年增长22%,年初确定的5大类92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6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1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3.6亿元,占计划投资104.9%.列入市级重点考核的项目共28个,总投资20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7亿元,实际完成年度投资49.8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35.7%.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中,西凤大道项目、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城关镇中学改犷建等55个项目已经建成,其余37个项目正在建设.西凤酒城建设一期项目完成年度投资3.6亿元,宝氮搬迁技术改造一期项目主设备安装完成,西城国际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28亿元,4栋高层商住楼正在装修.凤泉花园南区室外酉Bg项目、西凤酒厂公租房项目、柳林镇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面完工.文化旅游名镇项目文化路雕塑、绿化、亮化,毡匠巷地下管网、路面硬化,立面墙体改造即将完成.柳林重点示范镇建设项目完成天然气入户500户,裴公路绿化工程全面建成,柳林中心小学旧教学楼拆除、柳林中学扩建宿办楼、餐厅、操场等室外配套工程全部完成。宝麟铁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8亿元,县域内工程已经完成,目前已达到通车条件.宝鸡支线机场建设项目已进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正在报批阶段.(四)招商引资有新突破,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70个,到位资金84.09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40.15%,其中省际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14.5%;引进亿元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15个,10亿元以上大项目2个。2015年,县级领导带队主动出击,洽谈项目,多措并举,促进全县招商工作.围绕白酒白游、能源化工、水泥建材、现代农业、商贸旅游、空港物流等主导产业和有发展前景的领域项目,开展招商洽谈.成立了深圳市凤翔商会,积极参加第五届陕段港澳经济合作周、第十九届西洽会暨丝博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10余次招商洽谈会.全年邀请各地客商110多批400多人次来我县考察、洽谈项目.加强制度建设,修订了凤翔县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开展了“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活动,端印了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文件汇编,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五)财政预算执行良好,金融形势保持稳定财税工作紧紧围绕服务全县工作大局的总体要求,狠抓财政收入,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有力支撑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克服收支矛盾尖锐,多项减收等不利影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作用。2015年,预计完成全县县域财政总收入19.16亿元;完成县级一股公共预算收入4.76亿元,较上年增长6.1%;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全县金融机构认真贯彻中央稳健的货币政策,金融形势继续保持稳定,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截至年底,全县各类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4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8%;各项贷款余额55.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5%.(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教育工作再创佳绩高考二本上线1801人,上线率达38.47%,创历史新高,中考录取分数线居全市前列,在今年举行省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总分二等奖.医疗卫生工作围绕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改善卫生基础设施,深化医疗服务县镇一体化,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15年全县参合农民45.77万人,参合率达到了99.98%,筹集新农合基金共2.29亿元.计生工作进一步强化综合服务意识,全面落实各项补助和保障政策,年度新生人口4950人,死亡2594人,净增人口235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7%0.年初确定的十件惠民实事顺利完成.文化旅游事业获得新发展,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98亿元,实施了文化患民、文艺精品创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非遗保护、文化市场繁荣净化"五大工程",全年文化患民演出26场次,文化下基层演出7场次,放映电影180场次,颁布了凤翔县三眈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230多箱(件),发表、展演110多篇(件),获奖23篇(件)。民政事业有新突破,建成中福在线销售大厅、殡葬服务中心和41所农村幸福院,社会救助救灾救济体系日益健全.创业就业全面拓展,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68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万人,创劳务收入15.4亿元,免费创业培训105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002万元.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人等各类扶助工作顺利开展,弱势社会群体权益切实得至M呆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分析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工业企业支撑经济的现状没有改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中小微企业不充分,结构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经济增长后续乏力,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较少,项目接替比较困难.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力啕,财政自我保障能力相对较低.四是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较弱,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压力.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克服解决.二、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重大而艰巨.按照县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精神,2016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市全委会精神,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坚持"五大定位",实施"五大战略",做强"五大基地",突出六个重点(工业升级、城市建管、农业增效、商贸旅游、民生改善、队伍锤煤),抓好八件大事(中国西凤酒成建设,长青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城市综合体建设,支线机场前期基础工作,苹果产业发展,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建设,雍城湖、灵山景区开发,脱贫攻坚),打造宝鸡副中心,建设"三个凤翔",为实现经济大县向实力强县跨越而努力奋斗,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6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211亿元,较上年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1.8亿元,较上年增长12%.一完成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55亿元,较上年同口径增长10%.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8.2亿元,较上年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97元较上年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211元,较上年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三、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现忤业和农村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按照“稳粮、优果、强畜、增菜”的发展思路,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突出抓好粮食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苹果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夯实农民增收基础。稳步提高根食生产能力,积极实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8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等项目,使全年根食总产稳定在26万吨左右.加快现代苹果产业发展步伐,推广矮集约高效栽培技术,全域推进全境覆盖,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实施范家泰、南指挥镇2800亩现代农业苹果标准化项目,新栽苹果2万亩,创建20个以上集中连片示范方.畜牧产业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实施就王、南指挥、彪角等镇肉牛奶山羊基地县建设项目,大原40万只高标准蛋鸡养殖建设项目、东白村60万只雏鸡养鸡场建设等项目。蔬菜产业要以建设绿色无公害祈菜基地县为目标,新发展设施蔬菜基地100o亩,创建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园1个.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内力争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次,新增城镇就业4100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提升、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在扶持抓好华龙牧业等3个省、神龙养殖6个市级园区的基础上,创建南务苹果、丰茂休闲农业、彪角循环农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新建东来食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积极扶持雍城面业、华龙牧业、华宇食品、供销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年内新建合作社8个,新培育家庭农场20个.引导朝阳果业合作社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行展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小型农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