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办公室汇报协调沟通工作的几点思考.docx
关于办公室汇报协调沟通工作的几点思考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乎党委形象和工作成效。在“三服务”工作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以“三严三多”为特征的向上汇报、左右协调、对下沟通要求,是多年工作经脸做法的总结和升华。严格按照程序,多请示汇报。办公室向上沟通,更多的是向党委汇报工作、反馈相关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向上级党办对接汇报、争取支持,是严肃严谨的政治工作,必须把准三个“逐级”。一是逐级送审。以单位名义报送党委或上级党办的材料,在起草过程中,必须经过经办人一科室负责人一分管领导“三审三校”后呈送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审定,逐级把好政治关、政策关、文字关。对有修改意见的材料,“原路”返回认真修改,再“原路”逐级送审,确保最后呈送的材料为最终定稿。二是逐级报批。以单位名义形成的正式公文,严格按照内部签报程序,由承办人签字后送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贲人根据工作实际提出拟办意见并送分管领导审定,经单位主要领导、市委分管领导同意后,在公文上加盖印章报出,切实避免信息倒流。三是逐级请示。一方面,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精神实质,牢固树立请示报告意识,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要注意的是在请示的同时必须提出科学合理的拟办意见。另一方面,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承办人要全面掌握事项基本情况和来龙去脉,尤其是对相关政策、具体数据等要核准核实;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要对事项基本情况、拟办意见再核实、再斟酌,特别是分管领导在综合各方面意见后,要亲自向主要领导请示,切实避免因各层级视野角度不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工作被动。严格执行制度,多转换角度。办公室在本地区横向协调,既要督导各单位认真抓好上级决策部署落实,又要争取各单位支持以便协同做好各项服务保障,是严肃活泼的“艺术工作”,必须把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一是执行保密管理制度。对领导个人事项及工作行程等,严守秘密,不向无关人员透露,不随意打听。对即将开展的工作、还未公布的重大政策等,按照工作秘密管理,不向无关单位透露相关信息。同时严禁在非涉密计算机上处理涉密工作,严禁在互联网上传送涉密文件及照片等,切实守好保密安全底线。二是执行闭环管理制度。持续完善“交办、承办、跟踪、反馈、考核”全链条管理机制,第一时间把领导部署要求向各责任单位传达,锚定办结时限加强跟踪督查,及时反馈办理进度及结果。同时要强化“窗口”意识,站在服务各级各部门的角度,对各单位在落实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对不宜采纳的意见建议、不能办理的事项,说明问题和原因、讲清规定和要求,不简单生硬拒绝。三是执行首问负责制度。在面对来电来文来访时,首接人应当作为首问责任人,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立即办理,对不属于本人或本科室职责范围内的事,向服务对象说明情况,告知责任科室、联系人等,并及时转交至责任科室、责任人,不能以“不分管此事”为借口一推了之。严格遵守法纪,多换位思考。办公室在督导、收集基层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决策部署情况的同时,常态沟通领导到各地开展调查研究、督导检查等具体事宜,是严肃严格的例行任务,必须把准纪律规矩。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沟通服务陪同领导督导调研时,紧紧围绕工作主题,严格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标对表,合理建议行进路线、陪同领导、工作用餐、新闻报道等,从源头上减少繁文缚节,保障领导把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上来。在督导基层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围绕看到真实情况、客观反映情况,从助推基层发展的角度考虑,轻车简从、直奔现场、耐心倾听,不给当地添麻烦。二是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当基层的“娘家人”而不当基层的“恶婆婆”,态度上谦虚有礼、谨言慎行,不口大气粗,不假借领导名义发号施令或超越权限开展工作,不夹带个人意见答复处理问题;当特色产品的“推介人”而不当“伸手人”,充分发挥党办联系各方的优势,协同当地大力宣传推介特色产品,助推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写照。在开展联络协调工作时,要聚焦服务本地发展、多为基层考虑,按照精简、务实、高效的原则做好会议活动筹备工作,进一步统筹优化本地区督导考核,尤其是在收集情况时,多看实际工作成效而不是只看各类工作痕迹,多到现场开展“穿透式”调查研究而不是只在办公室看材料、听汇报,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将基层从无谓的忙碌中解放出来。党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时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对青年发展的思考,一直以来都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看待青年和青年工作,多次到高校考察调研,同青年代表座谈、向青年致信,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的战略地位、目标任务、职责使命、实践要求,把我们党对青年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为做好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更好团结、组织、动员广大青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新时代的广大共青团员,“要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模范"''要做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模范''”要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要做崇德向善、严守纪律的模范”,同时要“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带头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带头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带头站稳人民立场”“带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五个模范”“五个带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最新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崭新境界。(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提升青年的思想境界。马克思高度评价青年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始终将青年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强调“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开展青年工作的根本依据,党的青年工作的本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和学习,要求青年“带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青年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引,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和当代价值,才能筑牢理论根基、坚定理想信念、汲取思想智慧,从而辩证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规律,以崇高信仰坚定前行的勇气和魄力,努力具备与承担使命匹配的德行和才能,实现其使命担当。(二)以孜孜不倦的学习习惯逐步增强青年的创新能力。学习新知识,吸收新思想,掌握新本领,才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非才无以为贵,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是不断积累知识、不断破解“本领恐慌”的手段,青年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青年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应变求变的精神品质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持续提高青年的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当前,我国处于战略承压期,意识形态领域仍存在不少挑战,社会思潮总体可感可知,但可能出现的风险也呈现出发展趋势更具多变性、活动空间更具虚拟性等特点。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警惕“民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思潮死灰复燃、趁机而入,更要警惕青年在盲目追星、过度消费、狂欢娱乐等多元文化冲击下的价值空虚,防止国内外“西化”“分化”思想对青少年群体的侵饨,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善于“以文化人”,站稳守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四)以团结奋斗的青春力量全面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奋斗是中华儿女的内在特质,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青年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首先要解决“为什么而奋斗”这一根本问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是“为什么而奋斗”的生动表达。然后是如何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青年一定要把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勇立潮头、勇担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贡献青春之智。(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涵养青年的道德情操。“德者,本也。”菜根谭讲"不能养德,终归末节”,大意为一个人不论多有学问,若没有高尚的品德,缺少大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仅限于一己之私、一隅之见,再高的学问也失去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青年要把正确的遒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遒德.、守道德。因此,做好青年工作要广泛宣传和教育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对党忠诚、热爱祖国的大德;服务社会、为民造福的公德;严于律己、诚信友善的私德。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将青年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去考量,把青年视为民族复兴征程中的先锋力量,激励广大青年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一)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成才指明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从政治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各方面为新时代青年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的路径遵循。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听党话、眼党走,提高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辩证分析并科学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青年锤炼品德修为,塑造青年奋斗精神,坚定青年的文化自信;通过法治教育,提升青年法治素养,培养其法治思维,引导青年人做知法守法、遵守规则的好公民,为建设法治国家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实践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是结合时代所需和青年特点、深入分析当前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总结出的科学论断,体现出时代的特殊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是新形势下应对青年理想信念问题、做好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针”和“金钥匙”。习近平总书记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槐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课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三)为党培养更多堪当重任的青年人才。“中国向何处去?”这是100多年前那一代青年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追问与思考,在救亡图存的不断求索中,在改变中国的艰难实践中,努力探寻改变中国命运的科学真理。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下、在不同社会思潮交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比较、论证、实践,正确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用这种新的世界观分析中国国情,看待世界格局。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时,13名代表的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