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篇关于开展2024年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阶段工作简报.docx
-
资源ID:1495888
资源大小:33.4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共8篇关于开展2024年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阶段工作简报.docx
共8篇关于开展2024年度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阶段工作简报工作汇报篇一,共八篇集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总结内含简报XX区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监督、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起来,稳妥高效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并持续深化。一、强化政治担当,扎实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一是扛牢责任,高位推进。第一时间向区委书记汇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和省纪委监委安排部署;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系列重要论述,把集中整治工作纳入本地区管党治党全局,作为重要任务、摆上重要日程,及时督促全区各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切实增强深入开展集中整治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周密部署,强化担当。按照省、市纪委监委工作要求,在区委领导下,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XX任组长,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的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细化任务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确保集中整治取得实效。三是加强统筹,协作联动。深化运用“内部贯通、左右衔接、上下联动''协调机制,形成集中整治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组、监督执纪组、信息舆情组各负其责,相关部门、单位扛牢主体责任,街道纪工委协同推进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二、坚持一体推进,持续释放专项整治综合效能一是深入排查起底,保持高压态势。聚焦专项整治的重点环节、严肃查处的问题表现、深入查办的案件类型,认真梳理分析,广泛深挖问题线索,运用建账、对账、查账、销账、交账“五账工作法”,对本地区相关问题线索进行排查起底,定期对账、逐项销号。二是研判信访情况,把握工作重点。严格“首办负责制”,提高处置效率、严把审核关口、落实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查清查透、追责问责到位。定期研判区域内信访形势,结合每月信访举报通报情况加强研判,在严肃查处业务范围内问题的同时,督促各主体责任单位全面落实有关规定,采取有效举措化解矛盾,切实维护良好信访秩序。三是强化案件查办,以案促改促治。第一时间安排部署线索处置工作,强力推进案件办理,集中力量严肃查处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问题。统筹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用好纪检监察建议、履责提示,督促案发单位自查自纠,举一反三促进问题整改、堵塞制度漏洞,推动形成维护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三、注重系统施治,不断深化专项整治治理成效。一是强化统筹协作。加强与巡察、政法、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信息沟通、措施配合、工作协同,以重点突破带动专项整治成效整体提升;积极探索建立“室组联动、部门协同''的多元协作模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量整合,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提升监督质效。二是强化问题整治。紧盯重点整治项目,深挖彻查背后的责任、作风、腐败问题,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督促教育、卫健、人社、民政等职能部门,对接市级层面对口部门,紧密结合我区实际,抓好重点整治项目和民生实事清单承接落实工作,推动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三是强化系统治理。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将监督、办案、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协同发力;加强警示教育,选择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开展好党纪学习教育,持续拓展清廉建设覆盖面,营造廉洁氛围,涵养清风正气,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回应群众期盼,厚植党的执政根基。汇报材料篇二2024年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情况汇报含自查报告一、基本情况2OXX年以来,全市各级监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履行监督主体责任,把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强力推进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保持高压态势,强化监督问责,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三年来,全市监察机关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12起,处分2003人。(一)健全工作机制,推动监察监督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街道)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推动监察监督重心下移,实现向全市56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全覆盖,配备专职监察员175人。强化基层监察组织与村(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的沟通协作、有效衔接,在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设立监察工作联络站,聘任监察信息员1013人,将监督触角延伸到乡镇和村,较好解决了“上强下弱、上重下轻'的问题。进一步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持续开展信访举报“清障、清零”行动,成立26个流动接访小组,对全市乡镇(街道)进行巡回接访,三年来共接访1216批次,接待群众1289人次,受理检举控告278件,推动解决疑难问题142个。(二)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深化重点领域系统治理。以小切口选题开展一系列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专项整治,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公路等惠民设施项目专项监督,查处围标串标、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48个,立案处理13人。聚焦民生领域集中开展外卖餐饮、物业管理、中小学生食堂服务保障等9项整治,推动问题整改销号2935个,共查处问题218个,处理270人次。同时,注重标本兼治,以案促改,大冶市监委针对案件查处暴露出来的问题,对相关部门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7份,督促部门建立规范完善相关制度12个。黄石港区监委办理基层微腐败案件的,查处整改治理,工作经验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被省监委以"参阅件''形式在全省刊发。(三)回应群众呼声,纠“四风”树新风一体推进。紧盯违规吃喝,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建立“四风”随手拍举报平台,深入开展“酒牌棋局”“虚假公函吃请''等问题排查清理,三年来全市共查处享乐奢靡问题346个、处理528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监督检查,全方位检查“窗口”作风,重点纠治服务企业和群众过程中推诿扯皮、办事拖沓、慵懒散漫等问题。从严查处破坏营商环境类问题92个,处理254人。推动清廉建设,着力打造“一县一品”、“一地一特,等清廉品牌,鼓励指导各地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家风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弘扬清风正气,推动化风成俗。(四)创新工作方式,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治理效能。在全省创新建立“互联网+监督”工作平台,率先建立了村(社区)“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监督“前哨”作用更加凸显。推动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大冶市监委依托“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外网投诉举报和内网数据对比方式,加强对财政资金和民生资金监管,共查实问题线索1175个,清退资金69.03万元;发现财务违规问题1850个,清退资金123.99万元。省监委两次向全省推介这一创新经验,国家监委调研组专程来我市调研“互联网+监督”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二、存在的问题(一)履行监督职责还存在薄弱环节。监督贯通融合不够,监察机关专责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联动治理效能还未充分发挥。基层监督还存在短板,监督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有待增强。(二)基层治理还需加强。民生领域的微腐败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漠视群众利益现象还时有发生。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三资''管理等领域廉政风险还较为突出,惠民惠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还需持续整治。”推绕拖”、“中梗阻”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存在。(三)整治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权力监督制约还存在薄弱环节,违法问题还时有发生。针对典型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和根源,在规范权力运行、堵塞制度漏洞等方面尚需完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统筹和协作联动,尤其是在基础信息共联共通方面未完全打破部门壁垒,存在多头管理、政策重叠等现象。三、几点建议(一)完善联动机制,凝聚基层治理工作合力。坚持把监督向基层下沉,把专项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要建立和完善与财政、审计、司法等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情况互通,形成监委专责监督与职能部门行业监督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完善群众参与监督机制,持续推进基层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发挥乡镇监察室、村监察信息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进一步织密基层监督网络。(二)深化专项监督,推动基层治理更加深入。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聚焦群众难点堵点跟进监督,健全完善专项整治工作机制,拓展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从“小切口”入手,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集中整治,持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坚决惩处涉黑涉恶“保护伞:强化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开展正反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在监督中更加注重培育公职人员的为民情怀。(三)突出源头治理,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强化系统思维,推动各地各单位加强教育、强化监管、源头治理,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要预防为先,创新监督方式,借助智能化、信息化、科技化手段,加强对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深化“互联网+监督”方式,深入拓展村(社区)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管理平台运用,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做深做实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后半篇文章“,通过个案剖析倒查漏洞,抓实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不断提升监督治理效能。总结汇报篇三某单位党组中心组在关于开展学习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工作总结含自查报告为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治理,确保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不受侵害,中央和地方政府联合发起了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彻底根除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本次专项行动的背景是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部署,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平正义的期待。目的在于通过集中力量、精准施策,打击和预防基层腐败现象,恢复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心,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一、整治行动的目标与意义本次整治行动着眼于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其核心目标在于清除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良因素,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具体而言,行动旨在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一是彻底查处一系列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案件,特别是那些发生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腐败行为。通过严肃查处,宸慑潜在的违纪违法行为,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二是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对典型问题的整治,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营造一个廉洁自律、公正用权的良好环境。三是优化服务群众的工作流程和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让群众在每一次办事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尊重。四是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整治行动,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五是构建长效机制,防止腐败现象反弹。在整治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提炼规律,建立健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确保整治成果不流失、不走样。整治行动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直接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更在于它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党和政府有决心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有责任有义务回应群众的期待。这有助于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增强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同时也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和经验借鉴。二、实施措施为确保整治行动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涵盖了制度建设、监督执行、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旨在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填补了制度漏洞,强化了制度刚性。新制定或修订的制度包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实施有效规范了权力运行,减少了权力滥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