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docx
义务教化学校管理标准(试行)管理职责管理任务管理要求、同等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同等入学权利1 .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教化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落实招生入学方案,公开范围、程序、时间、结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同等接受义务教化的权利。2 .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嘉奖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3 .实行均衡编班,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编班过程邀请相关人员参与,接受各方监督。4 .实行收费公示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化免费的规定。建立“控辍保学”工作机制5 .执行国家学籍管理相关规定,运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学籍管理。6 .执行学生考勤制度,每天统计学生到校、上课信息,实行缺勤跟踪。7 .刚好将学生辍学状况书面上报主管部门,在义务教化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在学籍系统中进行标注。8 .主动联系辍学学生家长,针对辍学缘由,主动帮助学生返校。满意须要关注学生的需求9 .制定保障教化公允的制度,通过宣扬栏和校内网等多种形式进行宣扬,不让一名学生因学习、家庭、身体、性别等因素而受到卑视。10 .坚持合理便利原则满意适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须要,并为其学习、生活供应帮助。11创建条件为有特别学习须要的学生建立资源教室,配备专兼职老师。12.为须要帮助的儿童供应情感关怀,优先满意留守儿童寄宿需求,寄宿制学校可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配备服务人员。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道德品质13加强爱国主义教化、志向信念教化、优秀传统文化教化、公民意识教化、生态文明教化等,让学生熟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4 .实行中小学生守则,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5 .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统筹课程资源,落实全员责任,体现综合育人。16创新德育形式,开展适合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增加学生社会责任感。17 .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分层开展养成教化,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18 .落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化指导纲要,将心理健康教化贯穿于教化教学全过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化老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9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和爱护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学习自信念。20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驾驭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21 .引导学生独立思索和主动探究,培育学生良好思维品质。22 .采纳敏捷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实力。增加学生身体素养23确保学生每天熬炼1小时,开足并上好体育课,使每个学生驾驭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熬炼习惯。24 .制订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案,主动开展体育活动。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运动会。25 .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定期开展学生体检或体质健康监测,重点监测学生的视力和养分状况,刚好向家长反馈。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及体质体能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26 .配齐体育老师,加强科学熬炼指导和体育平安管理。有效利用体育场地和设施器材,满意学生体育熬炼须要。27 .科学合理支配学校作息时间,家校协作指导好学生课外活动,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28 .保障室内采光、照明、通风、课桌椅、黑板等设施达到规定标准,端正学生坐姿,做好眼保健操,降低学生近视率。提高学生艺术素养29 .依据国家要求开设音乐、美术、书法课。利用当地教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教化课程,培育学生艺术爱好。30 .依据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课时数和学校班级数配备艺术老师,设置艺术教室和艺术活动室,并依据国家标准配备艺术课程教学和艺术活动器材,满意艺术教化基本需求。31 .面对全体学生组织开展艺术活动,因地制宜建立学生艺术社团或爱好小组。32 .充分利用社会艺术教化资源,利用当地文化艺术场地资源开展艺术教学和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与社会艺术团体及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培育学生生活本事33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育劳动观念,驾驭初步劳动技能。34 .为学生在校内内参与劳动创建机会,采纳"校内加农户”等方式主动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35 .充分利用各类综合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开展学工、学农等综合实践教化活动。寒暑假布置与劳动或社会实践相关的作业。36 .指导学生利用学校资源、社区资源完成特性化作业和实践性作业。-、引领老师专业发展加强老师管理和职业道德建设37 .要求老师熟知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常开展师德教化和法制教化,增加老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38 .引导老师加强学习,阅读经典,提高修养。要求老师衣着整齐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39 .要求老师敬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卑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收受学生或家长礼品,不从事有偿补课。40 .健全老师管理制度,保障老师合法权益,完善老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老师的主动性和创建性。41 .关切老师生活状况和身心健康,常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定期支配老师体检。提高老师教化教学实力42 .组织老师仔细学习课程标准,娴熟驾驭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43 .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校本研修,探讨教材、探讨学生、探讨教法,提高老师专业水平和教学实力。44 .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制定班主任队伍培训支配,定期组织班主任学习、沟通和培训,提高班主任组织管理和教化实力。落实班主任工作量计算、津贴、嘉奖、表彰等待遇和保障。45加强老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提升老师一般话水平,规范汉字书写,增加学科教学实力和信息技术应用实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化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老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46 .完善老师培训制度,制订老师培训规划,指导老师制定专业发展支配,建立老师专业发展档案。47 .按规定将培训经费列入学校预算,支持老师参与必要的培训,落实每位老师五年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要求。48 .弓I进优质培训资源,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发挥校本研修基础作用。49 .激励老师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研活动,建设老师学习共同体。四、提升教化教学质量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50 .落实国家义务教化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教材、教辅管理的相关规定,确保国家课程全面实施。不拔高教学要求,不加快教学进度。51 .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探讨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化,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实力,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实力。每学期组织一次综合实践沟通活动。52 .依据学生发展须要和学校、社区的资源条件,组织开发校本课程。53 .引导老师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54 .定期开展教学质量分析,探讨学生的学习爱好、动机和个别化学习须要,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55 .建立基于过程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统筹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环节,主动收集学生反馈看法,刚好改进教学。56 .实行启发式、探讨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57 .合理限制作业量,布置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方式。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58 .实施综合素养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品德发展、学业水平、身心健康、爱好特长、实践实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比照中小学教化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指标体系,开展检查,改进教化教学。59 .建立学生综合素养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真实反映学生发展状况。60 .削减考试次数,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方式。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考试成果不进行公开排名,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供应便利好用的教学资源61.依据规定配置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建立资产台账,定期维护保养。62 .建立图书馆(室)、试验室、功能教室等的运用管理制度,面对学生充分开放,提高运用效益。五、营造和谐平安环境建立切实可行的平安与健康管理制度63 .主动借助政府部门、社会力气、专业组织,构建学校平安风险管理体系。组织教职工学习有关平安工作的法律法规,落实中小学校岗位平安工作指南。64 .建立健全学校平安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实行切实措施,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平安、食品饮水平安、设施平安和活动平安。有校车的学校严格执行国家校车平安管理制度。65制订突发事务应急预案,预防和应对溺水、交通事故、不法分子入侵、校内暴力、自然灾难和公共卫生事务。建设平安卫生的学校基础设施66 .配备保障学生平安与健康的基本设施和设备,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关要求。67 .将校舍平安信息等录入国家教化信息管理系统并刚好更新,定期对校舍、食堂、厕所、体育场地和器材、消防设施、饮用水设施等进行检查,刚好消退平安卫生隐患。校舍平安隐患要向主管部门刚好书面报告。68 .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医务人员,落实日常卫生保健制度。69 .设置平安警示标识和平安、卫生教化宣扬橱窗,定期更换宣扬内容,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平安健康教化70 .有支配地开展生命教化、防灾减灾教化、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化。71 .普及疾病预防、饮食卫生常识以及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保健学问。72 .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务和自救自护实力。营造敬重包涵的学校文化73 .树立敬重差异的意识,敬重不同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营造多元包涵、和谐相处的环境。74 .培育学生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内文化氛围。教化引导学生依法上网、文明上网、健康上网、平安上网。75 .做好校内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合理布置和设计校内,有效利用空间和墙面,建设生态校内、文化校内,发挥环境育人功能。76 .每年通过科技节、艺术节等形式,因地制宜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提升依法科学管理实力77每年组织学习教化法、义务教化法、老师法和未成年人爱护法等法律,增加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校实力。78 .依法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学校治理行为,提升学校治理水平。79 .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确定年度实施方案,客观评估办学绩效。80 .健全管理制度,建立便捷规范的办事程序,完善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81 .指定专人负责学校法制事务,或聘请专业机构、人员作为法律顾问帮助学校处理法制事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82 .定期召开校务会议,民主决策学校重大事项。83 .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老师的先锋模范作用。84 .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及学校发展的重要事项,提交教代会探讨通过。85 .设置信息公告栏,公开校务信息,保证教职工、学生、相关社会公众对学校重大事项、重要制度的知情权。86 .落实学校领导接待日制度,设立校长信箱,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听取学生、教职工和家长的看法和建议。87 .发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或参与学校治理。88 .建立师生申诉调解机制,畅通师生权利的救助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