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 资源ID:148230       资源大小:664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

    麦类病虫害麦类病虫害麦类病害 小麦病害简介:常见的小麦病害有小麦锈病、白粉病、病毒病、赤霉病、全蚀病等,局部地区还有霜霉病、秆枯病等。小麦锈病v一、症状特点:共同点是被害处产生夏孢堆,后期在病部生成黑色的孢子堆。根据孢子堆的大小、颜色、形状、着生部位、排列情况、表皮穿透程度分三种,总结为: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小麦叶锈小麦叶锈叶锈条锈条锈三种锈病的症状区别 种类症状特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为害部位主要危害叶片,也为害叶鞘、秆和穗夏孢子堆主要在叶面上产生,冬孢子堆主要在叶背面及叶鞘上产生主要发生在茎秆及叶鞘上,严重时,叶及穗上也可产生夏孢子堆形态最小,黄色疱状比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橘红色最大,长椭圆形,深褐色叶片穿透情况不穿透叶片偶尔叶锈病也可穿透叶片,在叶片正反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但叶背的孢子堆比正面的小叶片的同一侵染点正反面均出现孢子堆,且背面的孢子堆比正面大表皮开裂情况开裂不明显开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堆粉表皮很早开裂并外翻在叶片上排列的形式幼苗上呈多重轮状,在成株上沿叶脉呈条状排列不规则排列不规则冬孢子堆形态小,疱状,黑色小,椭圆形,黑色较大,长椭圆形或长条形,黑色排列的形式基本成行不规则不规则表皮开裂情况不开裂不开裂开裂,散出冬孢子二、病原条锈病 条形柄锈菌 夏孢子单胞、球形、表面有细刺,鲜黄色, 冬孢子双胞,顶部扁平东斜切,柄较长。转主寄主不明。 叶锈病 小麦隐匿柄锈菌 夏孢子单胞球形、近球形。表面有微刺, 黄褐色;冬孢子双胞,上宽下窄,顶部平截或稍倾斜,暗褐 色,柄极短。国外证实转主寄主为唐松草和小乌头。秆锈病 禾柄锈菌 夏孢子单胞,长圆形,表面有细刺,暗黄 色;冬孢子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表面光滑,顶端壁厚, 横隔处稍缢缩,浓褐色,柄很长;转主寄主是小蘖和十大 功劳。小麦秆锈病原小麦叶锈病原病害名称病害名称条锈条锈叶锈叶锈秆锈秆锈夏孢子夏孢子 球形,淡黄色表面有小刺。 圆或椭圆,橙 黄或褐色有小刺。 长椭圆,暗橙黄色有小刺冬孢子冬孢子 顶平,棒状, 横隔稍缢缩,柄短,上部色深,下部浅。 顶略平,椭圆或棒状,柄短。 顶最圆,长棒状,褐色,柄长菌丝发育菌丝发育 10-15 17-22 20-25三、发生规律 为重要的气传病害。 可多次再侵染。 饱和湿度发生重,表面必须有4-6 小时的水膜存在。 多雨、多雾或田间湿润、结露的情 况易发生。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农业防治药剂防治药剂防治选用抗病品种精耕细耙,消灭杂草避免过早播种合理密植,适时适量追肥,避免多施氮肥及时排水灌水25%三唑酮wp用种量的0。03%拌种用叶锈特、三唑酮、粉锈宁喷雾麦类黑穗病一、症状特点:共同点是破坏穗部产生大量的黑粉,不仅使小麦减产,而且降低麦粒及面粉的品质。腥黑病菌还含有毒物质(腥臭的三甲胺),使面粉不能食用。引起禽、畜中毒。小麦黑穗病症状比较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为害部位整穗籽粒 株 型病株直立、较矮病株较健株稍矮 病 穗穗外包一层灰色薄腊,膜破裂散出黑粉,仅残留主穗轴麦穗松散,颖片张开较大,病粒微露,膜不易破裂 籽 粒无籽粒籽粒变为菌瘿 病 征整个病穗变成为黑色粉状物籽粒变成灰褐色粉状物 气 味无气味含有毒物质三甲胺,有腥臭味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小麦秆黑粉二、病原菌小麦腥黑穗病病原小麦散黑穗病病原侵染循环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发生规律小麦散黑穗花器侵染;小麦开花期多雾、细雨和温度高均利于发病;颖片开张大的品种较感病。小麦腥黑穗幼苗侵染; 温度低、播种过深、覆土过厚,出苗慢,利于发病;阴坡发病重;冬小麦播种过晚或春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土壤含水量过大不利于冬孢子萌发,发病轻。防治方法v1、加强检疫v2、农业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种子要精 选;种子要处理;施用无病肥;及时拔除病株;适期播种;播种不宜过深;与非寄主轮作。v3、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1)药剂拌种:可选用12%三唑酮拌种。其他麦类病害 小麦丛矮小麦全蚀病小麦红矮病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病原小麦颖枯病小麦根腐病病穗和病叶小科红矮病小麦雪腐叶枯病小麦黄矮病病叶小麦粒瘿线虫病小麦灰霉病小麦交孢叶枯病病叶 小麦黄斑叶枯病小麦眼斑病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小麦白粉病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小麦赤霉病症状病原侵染循环麦类害虫v常见的麦类害虫有麦蚜、粘虫、小麦吸浆虫、麦叶蜂等。粘 虫 属鳞翅目,夜蛾科,我国除新疆和西藏尚无报道外,全国其他地区均有分布。主要为害麦类、谷子、玉米、水稻、糜子等,发生严重年份,也能为害豆类、棉花和蔬菜等,属杂食性害虫。幼虫咬食叶片,一、二令幼虫仅食叶肉形成小孔,三令后才形成缺刻,五、六令达暴食期,严重时将叶片吃光成为光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形态特征及危害状生活习性 补充营养:取食花蜜及蚜虫等分泌的蜜露,对糖醋液趋性强。可有其诱蛾测报。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草丛等处,夜晚出来活动、交尾、取食和产卵。 远距离迁飞。综合防治诱蛾灭虫诱杀成虫糖醋液诱蛾灭卵谷草把化学防治麦田:三令幼虫25-30头/m2;谷子:5头/ m2;高梁、玉米:20-30头/百株喷粉喷雾药剂有灭扫利氯氟菊酯人工挖沟灭虫沟内可喷洒敌杀死人工抓杀保护鸟类麦 蚜v属同翅目,蚜科。我国为害麦类作物的蚜虫主要有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禾谷缢管蚜、无网长管蚜等。麦无网长管蚜麦二叉蚜v麦二叉蚜触角短于体长,腹管长过腹末,额瘤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2叉。麦长管蚜触角长于体长,腹管长过腹末,额瘤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3叉。黍缢管蚜触角短于体长,腹管短不过腹末,额瘤不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3叉。 发 生 规 律v麦蚜1年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为害。二叉蚜多在小麦苗期为害,喜干旱,畏阳光,分布于植株下部和叶背为害;麦长管蚜喜阳光,前期于上部叶片刺吸为害,后期集中穗部为害;缢管耐高温,喜温,怕光,分布于植株下部叶鞘中为害。综合防治措施作物合理布局:春、冬麦尽量不混播;秋作 物尽可能以玉米、谷子取代 高粱、糜子等作物。选用抗耐蚜品种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化学防治: 防治指标:麦长管蚜穗期有蚜株率达50%,百株蚜量 达500 头,需要防治。 防治适期:扬花末期 具体措施:一是种子处理,黄矮病流行区拌种可做到防病 治虫,方法见黄矮病防治; 二是大田施药,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每6667平方米57克,或40乐果或氧化 乐果乳剂50毫升

    注意事项

    本文(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