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论文.docx

    • 资源ID:1472985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论文.docx

    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一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摘要: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武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升学牛.思想水平,引导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文章通过行动研究法、查阅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提升教学实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下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欠佳,学生学习兴趣低、理解能力有限、难以迁移应用。基于此,文章从立足生活引导学生课前学习、切入生活讲解课本上的知识、源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回归生活开展实践活动几个方面简要阐述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前言:陶行知先生的著名观点“生活即教育”一直到今天仍然备受推崇,他指出,接受生活教行能够增加知识、力域和信仰。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优良品质的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实施生活化数育是必须的,这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就当下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状况来看,教师的生活化教育理念不强,部分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缺乏认识与经验,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故此,本文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规律与生活化教学内涵就如何通过生活化教学提升道谑与法治教学实效性进行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分析首先,学生学习兴趣低。小学生.的学习意识普遍不强,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厌学心理.此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语、数、外学科的学习上,对于道蓼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这直接影响教学成效.其次,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学习起来吃力。道德与法治知识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水平有限,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是如此,思维发展不成熟,所以在遇到一些理论性较强或者比较宏观的知识时往往不能理解,知识吸收率和消化率非常低。再则,学生难以做到迁移应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为了让学生懂礼貌,知法守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由丁现下道馆与法治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在课堂上给学生“念”课本上的概念与理论知识,导致很多学生虽然记住了知识但是却不能灵活地将它们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即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这违背了课程教学的初衷。二、生活化教学的应用优势首先,仃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熟悉的事物往往会产生英名的亲切感,会主动的去亲近。所以,在道撼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进生活中的实物,或者模拟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又或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的等,这些会增加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而I1.也让学生认识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实用性,怯受到其魅力,有助唤醒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的学习态度旦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师在工作中也会感到轻松、愉悦。其次,有利于降低学生理解难度。道德与法治知识有很强的理论性,学生在理解时经常感到吃力,若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举个例子,在讲解有关于“规则”的知识时,很多小学生对于“规则”这个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但是若教师借助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车辆需要靠右行驶、红灯时需要停下而绿灯时行般、行人不能横穿马路而需要走斑马线”等现象给学生讲解“规则”的内涵,学生就能快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再则,有利于引导学生迁移应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道彼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采取生活化教学就是将节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在无形中就能驱动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知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物时也会不自觉地引用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解决,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三、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一)立足生活引导学生课前学习,莫定高效教学堪础上课之前的预习是一个非常Iii要的环节,生活化教育理念下,教郎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给学生布旦一些生活化、实践性的学习任务,利用任务出动学生认真、深入地预习新的知识,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更兴中华有课是&中国有了共产党,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知道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影晌以及对中国解放的作用。为了避免课堂上学生处于“一无所知”的困境,笔拧在上课前绐学生布置了任务,让他们通过询问父辈祖辈、对比家乡的变化、走访附近的纪念馆和战争遗址等途径/解共产党的故事,分析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共产党成立后中国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学生反馈的作业来看,他们都认真完成了这项任务,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父母了解家乡以前的面貌,再通过现在面貌与以前面貌的对比歌颂中国共产党,也有的学生通过网络查阅r一些关于共产党的故事。虽然学生完成的作业类型不同、内容各异,但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上课时胸有成竹,对于课堂上箔者所讲的知识学生都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学过程十分轻松。(二)切入生活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促进学生理解消化生活化教学理念下,教师要针对教学方法进行生活化处理,掘弃传统的“讲解-接受"式教学法,以切入生活为若力点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以此降低学生理解难度,耕助他们消化知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例如,采取案例分析法,即在课堂上再现生活事件,使课堂充满生.活化气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多一份理解.举个例子,在讲解学建立乩好的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如可以从生活中选取与主题有关的事件给学生讲解维护公共秩序的夷要性,比如列举共享雅车的事件,可以从正面举例也可以从反面举例,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大家都按照规定骑车和停车才能保证共享单车能够正常运营,若是每个人都将共享单车腑回家供自己使用就会让秩序混乱,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生活需要秩序的思想观念。又如,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会生活是道镌与法治教学的根本目的,具体来说,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旨在让他们获得参与社会的能力并且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教如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即在课堂上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仍然以£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一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模拟红绿灯的场景和人行横道的场景,比如模拟出这样个场加:小明在过马路的时候红灯亮了,但是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也没有一辆车子.针对这个场景,教师让学生思考是可以过还是不可以过,然后问学生原因,从而加深他们对“秩序”这概念的认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并内化它们。除了案例分析、场景模拟,教师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法、游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为学生在生活中迁移应用知识打下坚定的基珊。(三)源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应用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理解并记住课本上的概念等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它们,并I1.在理论知识的约束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实际生活去分析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源于生活去创设问超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应用知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例如,在上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这课时,笔者在给学生讲完这节课的知识点后向他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寒假时,果果爸爸妈妈带他去三亚旅游,他们在当地找了一家酒店住了一个星期然后打算回家,果果爸爸去酒店前台办理退住手续并要求工作人员开发票,但是前台工作人m却找J'很多理由不给开发票,果果爸卷非常生气。你们说,泗店前台工作人员的行为是正确的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果果爸笆你会怎么做?”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生活,激发r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这个问题的邨动卜,学生进行了小组讨论,通过讨论最终得到了答案,也树立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运用道使与法治知识去处理的意识,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迁移应用能力.(四)回归生活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需要通过学生在教舞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以及主动建构来实现,因此,生活教育理念下,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应当由教室拓展延伸至社区、家庭、校园等的其他牛.活空间,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例如,在上g地球一我们的家园这课时,教怵可以利用周末、节假日或其他空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绿色小卫士”等公益性活动,带领学生去社区捡垃圾并进行垃圾分类。通过这些丰富的、其实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环境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此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结论: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兔下,虽然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定的进步,但是存在的问胭以及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多,其中最突出的几点即学生学习兴趣低、理解能力有限、难以灵活地的迁移应用等,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抑制了道第与法治课程价值的发挥。高效教学目标下,教师应要试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课前学习、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让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生活气息,使教学取得更大的成就。参考文献:景小宁.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家长,2021(20):66-67.2周绍群.生活化教学: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的策略“密码”小学生(下旬刊),2021(06):97.3徐培培.探析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道第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U1.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5):25-26.网朱景朱.关于生活化活学在小学道学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吸新课程,2021(15):64.5周小云,道德贯穿生活,法治走近身边一一试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活化教学策略U1.天津教育.2021(09):2526.6J郑燕平.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一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几教育艺术,2021(03):12-13.

    注意事项

    本文(运用生活化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