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
资源ID:1469846
资源大小:97.48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 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docx
淄高新管发(2021)3号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部、局、中心,四宝山街道、中埠镇,市驻区各部门、单位,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高新区工委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21年11月1日(此件公开发布)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谱写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1()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1()(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11(二)产业转型升级成绩突出11(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12(四)国际开放发展持续深入13(五)城市发展品质全面提升14(六)政策制度改革不断深V*15(七)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改善16(A)民生福祉显著增强16(九)党的建设全面加第二节“十四五''时期淄博高新区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19一、发展机遇19二、面临挑战20第三节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21第二章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争当全市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社会发展先行者和排头兵22第一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22第二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22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24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25第三章数字赋能、产业升维,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28第一节全面提升三大产业首位度28一、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28二、促进生物医药价值链提升30三、打造智能制造发展生态32第二节全面提升两大现代服务业能级34一、加快发展金融科技34二、积极发展高端物流35第三节全面提升新经济发展优势35一、抢占绿色能源赛道发展先机36二、强化工业互联网发展引领示范36三、紧跟电商和新零售、新消费发展潮流37四、加快发展数字农业37第四章创新驱动、平台赋能,打造创新创业活力示范区.38第一节构筑高能级创新平台38一、打造高端研发创新平台38二、构建开放式创新平台39三、完善成果转移转化平台39第二节聚合高端创新要素资源40一、全力建设人才汇聚高地40二、全力支持核心技术创新发展41三、全力推动数字资源开放融通42第三节提质增效创新创业42一、提升孵化载体能力42二、探索孵化模式创新43三、构建创业孵化生态43第四节培育创新主体力量44一、壮大科技型企业44二、加快培育高成长企业群体44三、做大做强产业领军企业45第五章深化改革、开放融通,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46第一节全面深化改革创新46一、全面营造优质营商环境46二、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47三、推进市场化资源配置47第二节塑造国际开放优势48一、搭建国际开放合作平台48二、优化全球资源要素配置49三、提升国际产业分工合作能力49第三节加快区域协同发展5()一、加快链接国内开放高地50二、加强省内地区交流合作50三、深度融入自创区协同发展51第六章产城融合、智慧生态,建设高品质科创新城52第一节优化全域空间布局52一、提升发展“一核”52二、高水平建设“两城”52三、统筹布局“三区”53第二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54一、建立综合立体交通体系54二、完善水利网络基础设施55三、加强能源供给体系建设55第三节建设活力现代园区56一、着力强化宜居生活配套56二、加快布局休闲配套57三、推动精品商务设施配套57第四节建设数字智慧园区58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8二、提升专业园区智慧运营58三、加快城市智慧高效管理59第五节建设绿色生态园区59一、加强环境综合治理59二、推动园区绿色运营60三、打造文明绿色城市60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61五、深化园区精细管理61第七章以人为本、共治共享,提供幸福社会新典范62第一节推进教育事业发展62一、加强教育资源供给62二、加快教育开放协同62三、推动教育模式改革63第二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63一、扩大医疗资源供给64二、提高基层医疗水平64三、提升公共卫生服务64第三节繁荣文化体育发展65一、丰富城市人文精神65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5三、加强特色文化服务供给66四、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66第四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67一、推进社会服务体系建设67二、推动养老事业发展67三、完善社会保险制度68四、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69Jj.、统保障重,、¥、人群友展的第八章警钟长鸣、安全至上,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法治高新区/O第一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7()一、夯实生物安全保障70二、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71三、提高安全生产水平71第二节保障经济运行安全72第三节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72一、构建“大综治”工作格局72二、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73三、健全立体化安全风险防控体系73第四节构建现代应急管理体系74一、加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74二、加强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设74第五节全面推进依法治区74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75二、提高司法公信力75三、推进法治社会建设75第九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实施保障76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76第二节统一规划体系建设77第三节明确规划实施分工77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监督75淄博高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淄博市委关于制定淄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I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发展定位编制,是未来五年淄博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是制定和实施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基本依据,对于淄博高新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征程,实现凤凰涅槃、加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谱写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淄博高新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跨越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发展质量提升,聚力打造淄博市“三区一窗口”的关键期。必须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以来,淄博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带领高新区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秉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凝聚创业的精神和意志,大力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产业集群加速集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开放合作全面展开,深化改革取得突破,产城融合不断提升,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完成了“卜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圆满完成全省统筹的开发区改革,通过代管先创区实现空间扩容,高新区的发展位势、发展空间、发展层级得到有效提升,为推动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淄博高新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质量与效益并重,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4亿元,是2015年的1.2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9%,基本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翻的目标。完成税收收入由“十二五''末的43.06亿元增至2020年的51.37亿元。2020年,淄博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综合排名由2015年的第53位跃居至第43位。(二)产业转型升级成绩突出。“十三五”期间,淄博高新区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新技术产业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效应加速显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新区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0.2:57.3:4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较2015年提高5.89个百分点。202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8.8%,较2015年提高33.8个百分点。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四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于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6.3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以先进陶瓷、聚氨酯、功能玻璃三大特色引领发展,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已成为亚洲生产规模最大的微晶氧化铝陶瓷制品制造商,山东一诺威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预聚体产能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中排名第一。生物医药产业向高端迈进,是中国最大的消毒灭菌设备研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解热镇痛药物生产与出口基地。智能装备增势强劲,工业机器人、电机等领域支柱作用日益凸显,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加速涌现。电子信息产业卡位发展,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仪器仪表研发与制造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框架逐步拉开。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建设了一批创新孵化型、产业集聚型园区,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建有MEMS产业园、仪器仪表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从孵化到产业化,建成医疗健康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创新港、新华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园等;新材料产业建成先进陶瓷创新园、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创新园、新材料中试基地、创新创意产业园,构建一体化统筹发展新格局。(三)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淄博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双提升。截至2020年底,拥有各类创新平台129个,较“十二五”末增加74%;拥有13家创业孵化载体,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5家,拥有省级及其他各类众创空间20余家,其中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孵化加速产业化”链条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0年底,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2家,较“十二五”末增长219%,纳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企业数量达到354家,占全市的39%,拥有省级瞪羚企业18家,7家企业获批省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市准独角兽企业,21家企业获批省级领军、示范、标杆企业,拥有市场主体3.9万家、上市挂牌企业125家,分别是“十二五'末的6.6倍和5倍。高端创新要素不断集聚。已累计拥有海内外院士32人、“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计划”“万人计划”专家38人、”泰山系列人才"53人,自创区“蓝色汇智双百人才”18人,”淄博英才计划“39人,近两年“国家重点人才工程计划”专家新增100%,泰山系列人才新增80%:成立鸿信国泰新旧动能转换基金、MEMS产业基金等65家基金公司和合伙企业,出资额达210.71亿元。科技成果持续涌现。“十三五”期间,累计获批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27项,获得扶持资金3.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