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教育局构建学校教研共同体实施方案.docx
XX县学校教研共同体实施方案为促进文化教育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我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XX教育高质量发展,经研究决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XX县“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秉持“合作包容、互学互鉴、共进共享”的提升理念,科学整合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县级引领、联片拓展、校级深化,推动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县中小学多维度、全方位的校际合作、交流,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工作目标结合我县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本着共建共享、引领协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组建全县中小学学校教研共同体;建立共同体学校之间的教研联动机制,实现异质互补、以强带弱,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教、学、研、训、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通过教研共同体建设,促进学校办学思想变革,管理制度变革.教与学的模式变革,推进教学管理一体化、教研联动一体化、优质资源共享一体化,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教研共同体类型1 .高中校际联盟教研共同体XX-中、XX二中建立高中校际联盟教研共同体。两所学校按“XX一中、XX二中”顺序轮流担任一个学年的轮值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负责引领商定“高中校际联盟教研共同体”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增效提质、校园文化建设等经验,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高中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2 .初XX乡教研共同体全县初中学校共组建三个城乡教研共同体,分别为“XX中学、XX中学教研共同体'''XX中学、XX三中教研共同体'''XX中学、XX中学教研共同体”。城区三所优质初中校(XX中学、XX中学、XX中学)为领衔学校,农村初中为共建学校。领衔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学教研、教师培养、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增效提质等方面对共建学校进行帮扶,通过交流研讨、跟岗学习、师徒结对、课例示范、课题研究等方式,帮助共建学校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实现教研共同体学校之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共建学校的教学教研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3 .小学片区联动教研共同体全县小学共组成四个片区教研共同体。第一片区教研共同体领衔学校:第二实验小学;成员学校:前楼中心小学、XX中心小学。第二片区教研共同体领衔学校:XX小学;成员学校:XX中心小学、XX中心小学。第三片区教研共同体领衔学校:XX一中附属小学;成员学校:XX实验小学、XX中心小学。第四片区教研共同体:XX实验小学、XX小学、XX中心小学;三所小学按“实验小学、XX小学、XX中心小学”顺序轮流担任一个学年的轮值领衔学校。领衔学校负责组织教研联动活动,所在片区其他小学为成员参与活动。领衔学校每学期定时筹备,开展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主题的示范课、研讨课、集体备课、专题讲座、学术研讨、技能展示等系列教研活动。依托优势学校带动片区学校互动、资源互补,发挥团队智慧,提升教研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抱团成长,形成合力,共同提高全县小学教育质量。四、主要工作任务1.聚焦研究主题,明晰研究方向。以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为依托,组织教研共同体学校解读、聚焦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实中的关键问题,开展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围绕''备、教、学、评一体化”专项研究,探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新策略,构建“双减”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 .构建组织网络,落实机制建设。学校教研共同体成立校际联合教研室、校际学科教研共同体、校际德育教研共同体,并不断健全二级教研网络、教研制度。教研共同体内,每个学校每学期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区域教研活动,以落实新课标、实施新课程、探索新方法,研究符合学校、学科实际的联合教研常态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 .创新教研形式,提升教研实效。教研共同体根据各校的校情学情,因地制宜采用区域教研、网络教研、主题教研,以及教学比武、教学展示、现场指导、名师工作室研修等多种方式,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学科课堂观摩与评比、课题研究、教育教学讲座等形式丰富的教科研活动,扩充优质学科教学资源。4 .分享优势资源,汲取积极力量。共同体学校要尽力将自身的优势资源(先进的管理经验、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学资源、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共同体学校分享,帮助、促进共同体成员学校发展、进步。共同体学校要积极、主动参与共同体活动,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努力发挥本校特长、展现本校特色,对共同体其他学校产生正面影响,并积极从共同体学校中汲取积极力量。五、实施步骤1 .启动阶段(2024年4-5月)制定XX县学校教研共同体实施方案(试行),召开全县中小学学校教研共同体工作会议,解读实施方案,布署教研共同体建设工作任务。2 .筹备阶段(每年5月一8月)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就教研共同体活动开展的具体模式、活动主题、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在调研、研讨、总结经脸、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学年教研共体活动计划,于每年9月前报县教师进修学校审核后实施。3 .实施阶段(每年9月一次年6月)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推动学年学校教研共体活动计划的落实。4 .考核评价阶段(每年7月)考核工作由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统一组织实施,每年7月开展考核评价工作。主要考核教研共同体活动开展情况、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六、保障机制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县教育局成立XX县构建学校教研共同体领导小组,领导全县学校教研共同体的构建工作、考核评价。领导小组以教育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股室、机构和县进修学校等成员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方案制定、日常业务指导,总结分析教研共同体运行情况,及时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 XX县构建学校教研共同体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2) XX县构建学校教研共同体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XX(兼)副主任:XX成员:中研室、小研室教研员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因分工调整或人事变动的,由接替该职务的同志自然接替,履行职责。2 .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负责制定“学年教研共同体教研活动计划”,做好活动的组织、实施和保障工作。各成员学校配合领衔学校、轮值领衔学校开展工作,组织本校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共同体开展的各项教研活动。教研共同体学校要增强“科研兴校”的意识,充分发挥本校优质学科、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共享教育资源,共同成长进步,齐心协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3 .强化考核监督,提升工作质量。县教育局将教研共同体工作纳入督导考核评估体系,重点督导评估教研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和教研工作落实等。各教研共同体学校建立教师教研考核机制,将教师教研工作情况纳入工作考评,用制度保障教研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