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作讲话_发言汇编.docx
金融工作讲话1今天我们召开全县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助力全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刚才,县金融办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进行了说明,人民银行、狼保监组和农发行、中行分别进行了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听了大家的发言,结合我平时了解到的情况,总体感觉,在过去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有关部门和全县金融系统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全县金融运行稳中向好。主要表现为:一是存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5亿元,增长8%,各项贷款余额186亿元,增长12%,存贷比达到79%,高于全市4.3个百分点,列全市第3位。二是金融体系更加完善。*银行正式进驻*,营业场所正在装修。三是平台公司日益壮大。“1+3”投融资平台资产总额达到368亿元,综合资产负债率32%;组建以来共申报融资计划115亿元,已批复融资额度98亿元,累计到位资金74亿元;县国有资产营运公司信用等级获评AA,并获准发行10亿元企业债。四是企业上市持续推进。X、X成功纳入全省重点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应该说,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很不容易,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我们也要清晰的看到,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总体还是十分严峻,全县金融运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银企对接还不顺畅,政银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信息共享还不充分,各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与各企业融资需求信息不对称;实体经济信贷投放不足,2023年全县贷款余额185亿元,其中政府性融资68.37亿元,房地产开发38.37亿元,购房贷款23.75亿元,支持实体经济贷款不足54亿元,占比不足29%;平台公司融资渠道收窄,资产注入过慢,造血功能薄弱;不良贷款总额较大,不良率虽然从年初的3.03%下降到了1.87%,但仍有3.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特别是当前受疫情影响,企业产能尚未全面恢复,更加需要金融给予大力支持。下面,结合当前工作,我再讲几点意见。第一,要聚焦“促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能力。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金融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加强银企对接。金融办要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组织和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企业和项目资金需求,千方百计做好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强化与企业的沟通联络,及时了解企业动态,收集企业的融资需求,引导企业通过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等登记融资信息,推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金融机构要积极主动上门与企业对接,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银行支持,加大贷款审批力度,切实提高信用贷款额度。企业要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和守信度,增强银行信贷投放的信心。二是要创新金融产品。当前符合*产业发展实情的信贷专属服务产品还不够多,创新不够。以花炮产业来说,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由于其特殊性,贷款融资异常艰难。据统计,2023年全县花炮类贷款余额4.75亿,比2018年下降1.06亿。而目前我县正在推进烟花爆竹产业转型升级,朝集团化经营方向发展,亟需更多金融支持。各银行机构要立足*主导产业,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引进和开发更多金融产品,助力*高质量发展。三是要优化考核管理。今天会上下发了新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办法,考核指标基本上都与贷款相关,尤其新增实体经济贷款所占比重非常大,就是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的信贷投放,相关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的金融“活水”。第二,要聚焦“争政策”,增强金融服务地方功能。要坚决扛起责任担当,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大力度发挥金融支持作用。一是要争取政策。首先要懂金融,各金融部门、平台公司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金融知识、研究金融问题、熟悉资本运作,才能弄懂金融政策。然后就是争政策,要抢抓政策窗口期。疫情当前,很多应急政策是阶段性的,金融部门要抢抓新出台政策的红利,积极向上级争取优惠政策和信贷规模,让企业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同时,要积极策应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围绕打好“四大战役”,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贷款,切实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的支持,重点在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精准扶贫等项目建设上谋划,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二是要用足政策。各金融机构要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认真落实好五部委金融30条和省市金融支持政策,围绕企业复工、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支农、支小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三是要落实政策。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开辟“绿色通道”,要实行“一企一策”,创新支持方式,全面落实合理延长期限、有效减费降息等政策,推广行之有效的无还本续贷、小微快贷、防疫贷等特色产品,最大程度的降低相关企业的融资成本。各保险机构要积极推进疫情复工企业保险、生态环境险等承保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保驾护航。第三,要聚焦“建平台”,拓宽平台公司融资渠道。要加快“1+3”平台公司转型步伐,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主体。一是要做大资产总量。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和矿产资源采矿权、协议方式补缴土地出让金将名下划拨土地转为出让土地并重新评估入账、将园区内新建和拟建的标准厂房产权全部办理至创投公司名下、根据工业园区规划分批逐步竞拍取得出让土地等方式增加有效资产,做大平台公司资产总量。二是要增强造血功能。要千方百计提高各平台公司盈利水平和造血能力,摆脱政府平台影子。重点做好:通过资质剥离、吸收合并,收购资质等方式完善建筑公司资质,承接集团内部和代建项目;做好万程余士公司运营,防止市场垄断,稳定余土运输市场;组建干混砂浆生产公司和矿业公司,生产干混砂浆和参与机制砂项目投资;加快建筑设计院改制进程,将建筑设计院改制为国有企业并入万投集团,承接原有建筑工程丙级资质,与大型设计院合作,拓展设计业务。三是要拓展融资渠道。要以国家金融政策为导向,强化与金融机构衔接,充实项目储备,提高申报成功率。要加快对园区提升工程PPP项目未开展的子项目实施清理退库,.腾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持10%额度。要抢抓2024年中央继续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机遇,积极申报专项债券需求。要增强直接融资能力,统筹推进国有资产营运公司10亿元企业债券发行后续和万投集团14亿元非公开发行项目收益专项公司债工作。第四,要聚焦“防风险”,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要紧紧围绕打嬴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科学防范处置,确保金融安全稳健运行。一是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政府部门要带头讲诚信,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带头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公众的诚信意识。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自觉遵守市场经济基本规范,努力成为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为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供更多的优质选择。二是要加紧清收不良贷款。要进一步加大对拖欠银行贷款、逃废债的打击力度,在调查清楚形成不良贷款成因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处置,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诚信“黑名单”等失信惩戒手段,使老赖无处藏身。三是要打击处置非法集资。要加强对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等机构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开展常态化“处非”宣传,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和辨识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这里要特别强调下,刚刚爆出的X有关问题值得警惕,在金融风险处置化解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性事件,各地各部门要通力做好防范、稳控工作。同志们,金融工作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金融工作意义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动我县金融工作迈上新台阶,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金融工作讲话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宏伟目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赋予了金融系统以金融强国建设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下面,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同志们参考。第一,要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蕴含着深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于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必然。国家兴衰,金融有责,金融体系对强国建设具有关键支撑作用。只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才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保障,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金融影响力,更好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内涵一脉相承,是畅通经济循环体系、增强经济循环动力的重要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只有建设更加完备高效的金融体系,才能更好服务和带动国内国际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循环效率和发展韧性,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快建设金融强国遵循金融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客观规律,是实现我国金融业“由大到强”关键跃升的现实需要。只有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一步一个脚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提升我国金融业发展质效,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第二,要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建设什么样的金融强国、怎样建设金融强国作出了深入阐释,明确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内在要求、实践路径和主攻方向,是必须牢牢遵循的路线图和任务书。要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的内涵实质,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金融强国建设“六个强大”关键核心金融要素,系统阐释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六大体系”,深刻阐明了建设金融强国的内涵实质。作为中管金融企业,围绕“六个强大”“六大体系”建设,必须立足自身定位和特点,提升机构运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形成结构合理的金融市场体系、分工协作的金融机构体系、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助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四梁八柱。要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路径,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中管金融企业必须深刻领悟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核心要义,完整准确全面掌握其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判断新形势新变化、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助力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要准确把握金融强国建设的重点任务,坚决落实好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部署。金融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当前,贯穿金融工作的主线是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中管金融企业必须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严守依法合规经营底线,紧盯风险苗头隐患,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切实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第三,要奋力在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中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公司党委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在服务金融强国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力点,守正创新履行好肩负的职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公司系统高质量发展,在金融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