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宋李觏简介(2024年).docx

    • 资源ID:1446854       资源大小:30.91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宋李觏简介(2024年).docx

    北宋李觑简介李救(1009-1059),字泰伯,号吁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人,住县城北街理膝坊。著名的思想家、学者。李觐一生以教学为主,40岁那年由范仲淹荐为太学助教,后为宣讲,所以后人称他为“李直讲”,李觎创办了叶江书院,故乂称“李吁江”或“叶江先生”。李觎家世寒微,自幼聪颖好学。5岁知声律、习字书,10岁通诗文,20岁以后文章渐享盛名,但科举一再受挫,仕途渺茫。从此退居家中,奉养老母,潜心著述。于庆历三年(1043)创办“吁江书院”。同年受郡守之请主学事,课业授徒,慕名求学者常有数百人。”为吁江一时儒宗”,人称“吁江先生”。曾巩和任过御史要职的邓润甫等,都是他的高徒。王安石与他也有交往,其答王景山书一文中就提到过自己曾采纳过李靓的意见,而邓润甫更是积极参与了王安石变法。范仲淹于皇祐元年(1049)上书,称李期”讲论六经,辩博明达,释然见圣人之日: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后经范仲淹、余靖等人多次举荐,乃授为太学助教,历任太学说书、海门(今江苏海门)主簿、太学宜讲等职。嘉祐四年(1059)权同管勾太学,以迁葬祖母,请假回乡,八月病逝于家,享年51岁,葬于凤凰山麓。李觎是北宋中叶一位重要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大胆创新,在哲学上持“气”一元论观点,认为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在认识上,承认主观来自客观,“夫心官于耳目,耳目狭而心广者,未之有也。耳目有得则感于心,感则思,思则无所不尽矣。”成为宋代哲学中唯物主义学派的先导,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觐还具有比较进步的社会历史观。他卓有胆识地提出功利主义的理论,反对道学家们不许谈“利”言“欲”的虚伪道德观念。他从实际物质利益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这一基本观点出发,解释社会历史现象。他认为“治国之实,必本于财用”,所以,他反对把实际物质利益和道德原则(即“利”和“义”对立起来)。李觊认识到,物质财富多寡不均的症结所在,是由于土地占有的不合理。为了解决土地问题,他专门写了一篇平土书,提出“均田”、“平土”的主张,并引经据典,寻找解决土地问题的历史借鉴。为了拯救北宋“积弱积贫”的局面,缓和阶级矛盾,李瓢提出了“富国”、“强兵”、“安民”的主张,写了富国策、强兵策、安民策各十篇,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李靓在哲学上的唯物主义观点和政治上的革新思想,在当时的思想界是独树一帜的,为王安石变法进行了哲学理论上的准备。由此看来,他的弟子邓润甫等人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助手,那就是很H然的事了。他主张“文以经世”、“致用为贵”,所以他的文章内容比较充实。即使是解经之作,也常常以古说今,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潜书十五篇,即是出于“愤吊世故,警宪邦国”,“以康国济民为意”攀写而成。庆历民言三十篇,更是“言吉药石,字字规戒”的为民请命之作,人称“药国之书”。这些政论文章,大胆指责时弊,阐发己见,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战斗性。李靓不仅是一位思想家,还是一位著作家。一生著述宏富,生前自编退居类稿12卷,皇祐续稿8卷。其门生邓润甫为其辑有后集6卷。现存有直讲李先生文集(乂称吁江先生全集)37卷。1981年,中华书局整理、校点出版了李觐集,全集共37万字。李瓢的其它散文,如书信、志铭、碑记等,也都写得通达有理,逻辑性强,为人们所称道。在这些文章的字里行间,他的用世思想时有流露。如他的袁州州学记(袁州即今江西宜春),起语不落俗套,立论警切,结构严谨,文笔稳健,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前人称李靓“著书立言,有孟柯、扬雄之风”。“在北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间,李觊也是一位卓有才华的诗人。清人王士侦在居易录中曾称赞李靓的王方平、壁月、梁元帝、送僧还庐山和忆钱塘江五首绝句“风致似义山”(李商隐)。对此,四库全书总目也认为,除梁元帝一首“不免伦父面目,余皆不愧所称,亦可谓(陶)渊明之赋闲情矣”。当代大学者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指出,李觎的诗“受了些韩愈、皮口休、陆龟蒙等的影响,意思和词句往往都很奇特,跟王令的诗算得宋代在语言上最创辟的两家”。李觎虽有一些描绘自然景物及酬和之作,但也写了不少有着充实内容的诗篇。他的诗歌在艺术上极力追求意境、辞何方面的奇特,在内容上则敢于大胆涉及政治得失和人民疾苦,表达了他作为一个“南城小民”的思想和情感,真挚朴实,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李觎的老妇吟对一老妇“赛时十八九,暮年从二夫”的悲惨生活,刻划细致,催人泪下。“我时闻此言,为之长叹鸣”。李觎曾在麻姑山读书林讲学,对家乡麻姑山的赞美诗文颇多,他在麻姑赋中写道:“慨麻姑之去远,缅王蔡其犹昔。俯稚川濯丹之泉,验福唐遗前之地。丹崖翠壁,邀接太清。碧殿紫坛,风清月白。雨滴槽牙之溜,风摇楼角之铃。”李觎是建昌府郡人仰崇的先师,宋绍兴年间,南城建十贤楼、四贤堂,李靓与陈彭年等共祀。历代郡学大成殿都绘有李觑画像,以其为风范,激励后人。南城、黎川、资溪均有李泰伯祠堂。现存资溪岗市镇三口村的李氏家庙乃清代李氏后裔所建,悬有“理学开宗”的巨幅匾额。新中国建立后,李觎的哲学思想被列为重要研究项目。

    注意事项

    本文(北宋李觏简介(2024年).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