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登革热的疫情防控方案(十二篇).docx
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规定,为做好全州登革热防控工作,有效控制疫情暴发流行,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清我州登革热防控工作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和复杂性,按照“高位推动、巡视促动、上下联动、专项行动、宣传发动”的工作原则,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文明城市(县城)、美丽县城创建及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广泛动员、联防联控、群策群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切实落实各项踪合防控措施,全面深入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确保布雷图指数达标,坚决防止登革热疫情扩散蔓延对我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大局。二、工作措施(一)建立健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协同合作的联防联控机制,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各县、市要健全登革热防控领导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对登革热防治工作的领导,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村(社区)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指导,组织开展蚊媒、疫情监测,定期分析研究登革热防控形势,通报疫情和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各有关部门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好登革热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发生疫情后,各县、市要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组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及办公室,抽调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调度会议制度,登革热日常防控工作原则上每月调度,疫情期间每周调度。(二)加强网格化管理。按照属地管理、群专结合、持久作战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联防联控和群众自发防控相结合的防控工作机制,认真落实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进一步建立健全“1+N”、“楼长制”、“片长制”防控工作模式,细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重点时间防控措施,合理划分网格区域,明确网格区内社区、单位、物业、业主责任,做好以科学灭蚊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形成宣传与监测并举的长效防控体系。实行大网格对小网格,小网格对单位、村组签订登革热防控承诺书制度。有疫情发生的网格区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3天内布雷图指数降到5以下;对布雷图指数超过5的网格区域要及时采取果断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有效降低蚊媒密度,确保布雷图指数降至安全值范围内。网格责任单位负责本责任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监督、宣传、指导,督促网格单位落实防控措施;网格单位(单位、小区物业、建设工地、企业等)负责落实入户宣传、翻盆倒罐、清除室内外蚊虫孳生地和爱国卫生运动等各项措施;个人(业主)负责清除家庭室内积水、做好家庭灭蚊防蚊。(三)加强媒介监测。各级疾控中心要持续加强伊蚊密度监测力度,定期开展疫情风险评估研判,必要时提出预警,科学指导疫情处置工作,监测和研判结果按月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疫情发生期间,每天报告重点区域监测结果)。(四)加强病例监测。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严格开展病例监测工作。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发热门诊管理,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主动搜索排查疑似病例和发热病人,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确诊的登革热病例实行就地严格隔离治疗;机场、海关、移民、港口等部门要加强出入境人员监测,对所有发热人员进行排查和登革热检测,按照联防联控机制,将发热病人移交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由地方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后续处置;各县、市人民政府按照登革热防控要求,对所辖口岸(通道)入境人员开展登革热抗原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五)加强病例救治。登革热定点收治医院由二级医疗机构和经评估后具备收治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承担,按属地、就近原则收治患者,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重症患者由州人民医院统一收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人员培训I,提升诊疗规范化水平和重症病例救治能力,力争减少重症或死亡病例发生。疫情发生后,民营医疗机构、个体诊所不允许接诊发热病人。(六)强化疫点处置标准。疫情发生时,按照疾控机构划定的疫点范围,疫点内社区及网格责任单位应迅速发动和督促本辖区各部门和单位开展以灭蚊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卫生死角和积水,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消除室内外蚊虫孳生地,确保达到蚊媒控制指标。登革热病人、隐性感染者能够造成周围人群感染的范围为:病家或与病家相邻的若干户、工作地点等活动场所为中心,半径200米之内的空间范围。处置标准为:布雷图指数3天内5以下;有效入户率3天内85%以上;居民知晓率3天内95%以上;成蚊监测每人工2只/小时以下。(七)突出重点开展整治。各级各部门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重点环节、落实防控措施。加强重点区域集中整治,抓好农(集)贸市场、建筑工地、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环境卫生整治,每周五集中组织开展“大清扫、大消毒、大灭蚊”爱国卫生运动和“除四害”工作,动员全体市民开展家庭内外环境卫生整治,切实改变“脏、乱、差”突出问题,有效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加强重点行业防控,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个体经营户、宾馆酒店、景点景区等行业认真落实登革热防控措施和门前“三包”责任。加强重点人群管理,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社区、物管部门要加强外来人员和房屋出租人等流动人员管理,网格责任单位督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杜绝暴发聚集性登革热疫情。(八)加强宣传教育。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电视、电台、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平台,开展以流动广播、小喇叭等多渠道、多形式的登革热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加强对出国经商、务工人员和游客等人群的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登革热是一种可防可治的常见传染病,增强群众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提高人群的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公众防控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同时,要注重舆情监测,正确引导舆论,避免群众出现恐慌情绪。(九)加强物资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将登革热防控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资金,及时下拨经费。各县、市要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同时积极探索推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加强重点、难点区域集中消杀整治力度,彻底消除蚊媒孳生地,切实降低蚊媒密度和登革热疫情暴发流行风险。三、工作要求(一)提高站位,加强领导。各县、市要统筹安排部署,将登革热防控工作列为年度重要工作,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卫生城市(县城)、美丽县城创建为重要抓手,强化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统一指挥、统一安排部署,早动员、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提前打响全州动员、全民动手的灭蚊防疫人民战争。(二)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各县、市要结合实际调整充实相应的领导小组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和网格管理包保责任制,严格落实XX州登革热防控措施。(三)强化督查,严肃问责。各县、市要加大对登革热防控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力度。对因工作不力、行动迟缓、推诿扯皮、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造成登革热疫情蔓延扩散的,要严格进行追责问责,做到发现一起,通报一起,问责一起,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防控主体责任。登革热防控工作方案为进一步加强我县登革热防控工作,采取更科学有力的防控措施,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XX省登革热防控工作指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登革热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登革热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坚持落实“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民总动员,清除孳生地;有效监控,控制扩散;追踪索源,管理传染源”等四大防控原则,采取以环境整治、清除室内外白纹伊蚊孳生环境、加强疫情监测报告为主导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登革热疫情的发生。二、工作目标及时发现输入性或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力争不发生或少发生疫情,各中小学、幼儿园等重点人群争取不发生疫情群体性暴发。三、部门职责(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加强对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开展登革热疫情监测、疫情分析和预测,向政府提出预警报告。指定病例救治医院,组织相关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组织开展培训和宣传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登革热防控。1 .县疾控中心(I)开展登革热监测,包括疫情监测与媒介监测。(2)负责开展疫情流行病学调杳,提出预防控制的措施与建议,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与指导。(3)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分析疫情动态,预测发展趋势。(4)指导、评价灭蚊和清除孳生地的效果。(5)疑似登革热病例、伊蚊媒介的实验室检测。2 .县人民医院(1)县人民医院要开辟专门医疗区域、预留足够床位、配备必要设备,提高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按照XX省登革热诊疗指引科学诊断登革热临床诊断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及时发现、诊断隔离、救治以及报告登革热病例。采集病例样本,进行登革热相关监测或送检。(2)加强登革热诊疗技术培训。(3)报告疫情。协助登革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杳。(4)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院内的防蚊灭蚊工作。3 .县卫生监督所监督疫情报告情况。(二)县住房城乡规划建设局1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组织环卫工人及时清除垃圾等蚊虫孳生地,加强对主次干道的“四防”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以及各地下管网的工作井盖孔落实密闭及防制措施,做好防蚊灭蚊和清除工作。2 .抓好建筑工地、拆迁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落实清理孽生地和药物消杀灭蚊工作,督促新建及已建好物业小区落实本小区环境卫生、二次供水及地下水设施的防蚊灭蚊工作,保证下水道的排水通畅,防止蚊虫孳生地形成。3 .督促抓好所辖农贸市场卫生整治,疏通下水道,维护好“四防”装置,落实药物消杀灭蚊行动。(三)县教育局督查各类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认真做好校园的防蚊灭蚊工作,完善相关防控预案,严防疫情在学校发生。(四)县委宣传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力开展“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宣传,要在黄金时段播放登革热预防知识,普及和提高防蚊灭蚊水平;要科学及时准确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和防控知识,提醒广大市民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要严厉打击造谣传播,防止谣言和不实操作。(五)县财政局加大除害防病、登革热防治和公共场所药物消杀频率的资金投入,确保专项防控资金及时到位。(六)县经济信息化局督促辖区企业统一开展清理各类小积水、卫生死角及药物消杀灭蚊工作。(七)县交通运输局督查落实汽车站开展清理孳生地和药物消杀灭蚊措施。(八)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督促落实食品生产、经营、流通企业、宾馆、酒楼、大排档等场所开展统一灭蚊行动。(九)县水务局做好农村改水、河道卫生治理,组织疏通沟渠,清除河道淤积。(十)县环境保护局加强环境保护监督,特别是对水环境的督查。(十一)县广电台和供电、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管线部门要落实所辖电缆井(沟)井盖孔密闭措施。(十二)县爱卫办1 .组织宣传发动,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2 .督促各爱卫会委员成员单位要明确部门职责,联防联控,切实做好各项防控措施。3 .组织灭蚊专业消杀队伍、准备药械,开展对疫点、疫区的灭蚊工作。4 .组织指导灭蚊工作,检查灭蚊、清除孳生地等措施落实情况。其他各单位要按照职责要求,对所辖区域环境进行卫生整治,彻底清除各类积水。四、疫情控制(一)发生输入性疫情防控重点是查明患者病毒血症期在辖区内的停留地点,落实清除孳生地、蚊媒密度调查、卫生宣教、喷药灭蚊及疫情监测等防治措施,做好传播风险评估。1 .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1)负责登革热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组织药物、试剂,物资的储备与调拨。(2)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培训医务人员。(3)组织消杀队紧急喷药,杀灭成蚊。根据病例调查资料,针对病例可能传播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