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上村“幸福上栗”观摩点解说词.docx

    • 资源ID:1445576       资源大小:11.6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上村“幸福上栗”观摩点解说词.docx

    关上村“幸福上栗”观摩点解说词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讲解员XXXo欢迎大家莅临杨岐乡关上村,指导关上村秀美乡村建设。(牌坊前)关上村面积5平方公里,有17个村民小组,人口2678人,党小组3个,党员89名。关上古名上南源,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村,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满山翠绿,树木葱葱,2020年被评为江西省省级乡村森林公园。(小木屋前)关上村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结合本村优势资源,成立了11个农业合作社,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关上村地处群山环抱的盆地,适宜发展种养业,土特产品较多,主要有竹笋、八月瓜、柚子、柑橘、葡萄、草莓、皇菊、红喜酒,还有黄牛、黑山羊、土鸡等。为方便农产品的销售,关上村豆子园党小组成立了一个农产品销售点,村里所有农产品都可以在小木屋初心超市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党员义务值守,提供服务,为农户排忧解难,助推产业发展。(可根据小木屋内展示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过了牌坊,在关上村产业发展分布图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前提。关上村大力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把基层党建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根据杨岐乡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我们将关上特有的“绿色、古色、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入产业发展规划。开发绿色资源,发展竹笋、八月瓜、柚子、柑橘、篇萄、草莓、皇菊等特色农业;挖掘古色资源,在证实杨岐普通寺与南源寺(万安寺)渊源的基础上,依托普通寺景区提高本村旅游知名度;整合红色资源,将斑竹山、案山关、清溪(孽龙洞)三大景点连贯成线,做好红色旅游文章。(步行田间小道到村史馆途中)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是我们乡村振兴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关上村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整个项目总投资1178万元,将关上特有的“绿色、古色、红色”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以打造“绿水青山金银路,世外田园关上村”为主题,以“溪、田、径、落”为景观塑造载体,构建“一曲清溪绕舍流(出自宋代词人汪莘的浣溪沙一曲清溪绕舍流),良田美池桑竹绿(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疏篱曲径田家小(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霜晴村落全如画(出自宋诗人方回的王干三岭)“的田园风光。项目建设分“溪、田、径、落”4个板块,H个建设节点:一是溪,建设穿流田间的“一曲清溪”;二是田,发展特色农业,一年四季色彩变幻,打造“七彩梯田”;三是径,美化村道,走进全村有“疏篱寻径”之美,建好“良田小径”,方便游客观光采摘;四是落,结合本村民居实际,将村落规划为7个部分,即“入关田园”、“聆溪别院”、“怡然场圃”、“守拙前堂”、“南野小筑”(村史馆)、“翠林深巷”和“桑竹方塘”,打造宜居宜业、以文化人的优美人居环境。(具体节点介绍在田间步行时根据实地情况简要介绍)(村史馆前)关上村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历史悠久的千年古村。为更好的传承关上村的千年历史文化,承载乡恋乡愁,构筑精神家园,我们投资90万元建设了村史馆。展馆面积120平方米,以翔实的史料、器物的叙述、流动的线条,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关上村历史人文美、红色传承美、自然风光美、古风古韵美、家风家教美、特色田园美。(进入村史馆后)村史馆的主题是山水文韵,幸福关上;分五大板块展示:1、寻根溯源,千年村史;2、红色沃土,英烈不朽;3、实物展示;4、人文鼎盛,英才辈出;5、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这里是第一大板块:寻根溯源,千年村史。这里是关上村的相关视频资料。这里是关上村的基本情况介绍。这里是全村33个姓氏的图腾。这里展示是关上村1200多年历史的大事记。这里是历代文人骚客吟咏案山关和南源寺的诗词,背面是游记上南源记。这里是介绍南源寺的相关文献资料。公元773年,江西禅宗祖师马祖道一的弟子道明禅师和甄叔禅师来到杨岐,第二年即公元774年,甄叔禅师在杨岐山建寺,即后来闻名天下的杨岐普通寺,同时道明禅师在南源山创建广利寺,即后来的南源寺,这两座寺庙和宜春圣寿寺成为唐代袁州三大坛场。宋乾兴元年(1022年)至天圣二年(1024年),杨岐宗的创始人方会禅师,在南源寺跟随师父楚圆禅师学习三年,之后到杨岐普通寺当住持。南源寺是方会禅师成名前重要的“求学地”,在禅宗历史上地位很高。南源寺多次被毁,多次重建,其中最大的一次重建是在康熙初年,当时江西省、袁州府和萍乡县的各级军政主官都题写匾额,足见当时南源寺地位之尊贵,可惜南源寺在清代晚期被毁。这里是第二大板块:红色沃土,英烈不朽。关上因境内的案山关而得名。案山关是萍乡六大古关之一,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关上因此也成为革命斗争的红色沃土,涌现出不少革命志士和革命先烈。这里展示的是案山关的简介。这里展示的是案山关从1906年萍浏醴起义和革命战争年代的一些历史文献资料。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16名革命烈士事迹。这里是第三大板块:实物展示。主要展示了一些以前的生产生活用具、烈士证、书籍等。这里是第四大板块:人文鼎盛,英才辈出。关上村文化底蕴深厚,千年文脉绵延至今,在优良家风家训的熏陶下,诸多农家子弟通过刻苦攻读,跳出农门,考入大中专学校,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成为地方和国家的建设人才和社会精英。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的三位博士和一位研究生的简历。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的一些好人好事。这里是第五大板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关上村党支部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程,把党建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党员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本村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这里展示的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乡村振兴的金句。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党建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成果照片。这里展示的是党员致富带头人。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的“党员先锋”。这里展示的是关上村的好人好事。这里是展示关上村旧貌新颜的一些图片。一部村史,几多乡愁。关上村史馆成为展示杨岐乡历史文化的新名片,将为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助推杨岐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走出村史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继续按照“建设魅力杨岐,打造幸福家园”这一发展定位,为建设活力、美丽、生态、幸福、善治“五个杨岐”继续努力奋斗。最后,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耐心聆听XX的介绍,祝各位领导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欢迎大家再次莅临指导!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关上村“幸福上栗”观摩点解说词.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