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 资源ID:1431803       资源大小:32.75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

    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上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保证全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和中发(1997)11号文件、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以及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比目标纲要.特编制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处简称"本规划")。第二条本规划编制原则:(一)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三)统筹安持各类、各区域用地,筑点保证交通、能源、水利建设和三峡移民迁建用地:Wq)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五)建设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整理耕地基本平衡。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战本国策,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土地资源现状出发,确定规划期内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针;按照国家卜达的控制指标,合理前定各区、县(市)士地利用控制指标:在全市范围内调整好用地结构,协调各类用地矛盾,合理配置各项用地:制定土地用途管制政策和实施规划的措施。第四条本规划的规划范用是重庆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十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0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规划,也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第五条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即是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及土地管理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实施。任何单位不得突破规划确定的占用耕地指标和随意改变规划的土地用途。第六条本规划由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实施“重庆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按照本规划进行具体的实施管理。第七条规划期限,以1996年为基期年,2010年为规划年,2030年为展里年.第二章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前景第八条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全市土地总面积82339.33平方公里(折合123SO9万亩),其利用现状是:(一)农用地616.34万公顷(9245.1万亩),占土地总面枳的74.85%。其中耕地255.64万公顷(3834.6万亩),园地16.26万公顷(243.97万亩),林地300.78万公顷(4511.7万亩)牧草地20.59万公顷(308.83万亩一,水面23.07万公顷(346.7万亩),分别为土地总面积的31.05%、1.98%、36.53%、2.5%和2.97%。(二)建设用地52.86万公顷(792.98万亩),占土地面积的6.42%.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3万公顷(644.94万亩),交通用地7.67万公顷(115.02万亩),水利设施用地2.2万公顷(33.02万亩),分别为土地总面积的5.22%、0.93%、0.27%.(三)未利用地154.19万公顷(2312.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73%(其中难利用地占76%)。第九条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人均上地数量少,耕地质量较差。全市1996年总人口为3022.77万,人均土地仅为0273公顷(4.09亩),为全国人均0.78公顷(11.7亩)的1/3。人均耕地0.084公顷(1.27亩),比全国人均0.106公顷(1.59亩)少0.02公顷(0.32亩):人均林地0.1公顷(1.49亩),比全国人均0.187公顷(2.8亩)少0.087公顷(1.31亩):人均草地0.007公顷(0.1亩),仅为全国人均草地0.22(3.3亩)的1/33。主城区周边地区人均土地、耕地、林地低于全市人均水平。全市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953%,15度以上的坡耕地占48.2%(25度以上坡耕地占161%),在全市耕地总量中,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为36%,比全国平均低4个百分点。中低产田上达60%以上。(二)耕地不断减少,用地矛盾突出.从1991年至1996年的6年间,全市共减少耕地4.59万公顷(68.87万亩),平均每年减少0.77万公顷(11.5万亩),同期开息的耕地0.88万公顷(13.22万亩),相抵后净减少3.71万公顷(55.65万亩),每年平均净诚少0.62万公馍(9.3万亩)。城镇周国和交通沿线的良田沃土减少较快。在减少的耕地中,非农业建设占用1.764万公顷(24.46万亩),农业建设占用0.089万公顷(1.34万亩),农业结构调整占用1.967万公顷(29.51万亩),灾毁耕地077万公顷(11.56万亩),分别占减少总数的38.27%、1.95%、42.84%和16.94%.(三)三峡工程淹没和迁建占用耕地面积大。库区淹没耕地22.98万亩,移民迁建用耕地7.32万亩,两项合计占用耕地30.3万亩。(四)上地利用不平衡,粗放量大。多年来,建设用地以外延拓展为主,用地规模迅速扩大,少数地区利用不充分,经济效益差:征而不用,闲置摧荒,1复建设,浪费土地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用地实际利用水平和产出率低.林地和部分园地产出很少。(五)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地退化损毁严重。重庆属重危岩滑坡地区,山地灾害频繁,损毁面积大.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达4.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97%.平均侵蚀模数达每平方公里4864.83吨。近些年来,虽加强治理,但治理面积未超过流失面积的10%.些地区土地退化损毁有相当严重。(六)可开钻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匮乏,且分布相对集中。全市未利用土地154.19万公顷(2312.89万亩),可开恳为耕地的3.29万公顷(49.36万亩),占未利用土地的2.1%。在可开垦为耕地利用地中,有1.61万公顷(24.22万亩)桀中分布在开发难度较大的黔江开发区。第十条土地利用潜力(一)未利用土地开发潜办:在全市利用土地中,除可开发为耕地的外,有33.67万公顷(505万亩)可开恳为林地、园地和牧草地。(二)中低产田土改造潜力:全市耕地中,高产移产田土、中产田土、低产出土各占三分之一。只要加大投入,不断进行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治理和培肥,大力发展水利设施,改善排灌条件,可望把三分之一左右的中产土建设成为疝产稳产地,三分之一左右的低产地改造成为中产地,产量和经济效益将较大提高。(三)农田貉理潜力:全市坡耕地面积大,占耕地总量的95%以上。其中大部分坡耕地,只要经过整治,改进耕作方法,可以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率,还可增加耕地面积“(四)非农业建设用地改造潜力:目前全市旧城改造量大,用地仍有潜力。农村居民点零星分散,占地面积偏大。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36.78公顷(551.64/Jffl),人均用地150.26平方米(含住宅周围林盘地)。可通过集中兴建农民新村,增加更耕面积。(五)废弃地开发潜力:全市有灾毁及其它废弃地约2万公顷(30万亩),可开发复垦。(六)三峡水库建成后重庆段水域利用潜力: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符形成纵深600公里、面积达10.87万公顷、库容393亿平方米的巨型带状水库。重庆市水面积达9万公顷,大面积的港汉库湾和水面为发展水产养殖和水面种植提供了良好水域资源,搞好合理开发利用对促进库区经济发有重要作用。第十条跨世纪时期土地利用与管理面临的形势(一)重庆是全国重嘤的老工业基地和商业重镇,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幅员广阔,地形地貌红杂,以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面枳占94%)。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占80%以上,I1.贫困面大,农村贫困人口300多万,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卜多个县均是国定贫困县,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地区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小城饮建设等方面还很落后,需要加快建设以弥补欠帐。重庆承担了85%以上的三峡工程移民安置,任务特重,用地特多.(二)重庆直辖市的建立和三峡水库的建设,国家对iR庆投入的加大,全国各地的对口支援,尤其是通过自身坚持不懈的努力,将推进全市经济的迅速发展。至规划期末,全市经济、社会将有更大发展,人口有所增加.据预测,人口总数将达到3229万人,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达到国内省市中等偏上水平。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势。(三)国家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三峡水库的建成和库区移民迁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更加突出。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城市化发展水平将由1996年的18.99%提高到2000年的28.5%,到2010年将提高到37、30%:城市建设、工业交通的快速发展,将占用大量土地,土地供需矛盾更加尖锐,加强十地的利用与管理更加迫切。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和方针第十二条2010年土地利用目标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和国土资源部卜.达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即19972010年控制耕地减少341万亩,其中建设占用60万亩,生态退耕275万亩,灾毁6万亩:19972010年土地整理开发增加耕地面积62万亩,2010年保有耕地面积3539万亩)作为依据,制订的土地利用目标是:(一)耕地保有是目标:1996年,有耕地255.65万公顷(3834.71万亩),规划期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18.33万公顷(275万亩),三峡水库淹没耕地15320公助(22.98万亩),建设用耕地24680公顷(37.02万亩),灾毁耕地4000公顷(6万亩),共减少耕地227333公顷(341万亩),整理开发增加耕地41333公顷(62万亩)。增减相抵,到201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为237.05万公顷(3555.71万亩).(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在规划期内,全市建设用地(含农业建设和非农业建设)控制在8万公1.页以内(120万亩),其中占用耕地4万公顷(60万亩),即国家下达给我市建设占用耕地控制指标。(三)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目标: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弥补建设占用的耕地,必须开发、复垦、整理增加耕地41333公顷(62万亩),其中开发包垦增加耕地17333公顷(26万亩),整理增加耕地24000公顷(36万亩)。(四)退耕还林、还牧、建园目标:在规划期内,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183333公顷(275万亩),其中安排造林13.33万公顷(200万亩),建果园、茶园等2万公顷(30万亩。种草30666.6公顷(46万亩)(五)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在规划期内,土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势头得到博本控制,土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逐步建立一批城市污染治理设施;大力植树造林,进一步治理水土流失。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98%提高到36%。做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第十三条2030年土地利用展望2011年到2030年间,将是重庆经济社会初步实现现代化的阶段。这20年,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而,建设用地的需要量将有较大增加,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矛盾更趋突出,仍需要在提高耕地、园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同时,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继续控制耕地的减少.努力开垦未利用后备土地资源,做到耕地占补平衡。按1997年2010年减少耕地和补充耕地数量保护占补基本平衡的情况,预测2011年到2030年减少耕地和补充耕地可在4000046667公出(60-70万亩)左右进行平衡“第十四条土地利用方针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遵循以下方针:(一)把保护耕地放在土地利用与管理的首位。特别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将质量好的农地优先用于粮油生产,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二)保证交通、能源、水利等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防建设、三峡移民迁建的必需用地。(三)坚持在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前提下,统筹兼顿,合理安排各业用地.(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做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五条土地利结构调整

    注意事项

    本文(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