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docx
-
资源ID:1422460
资源大小:47.2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docx
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期末复习(附答案)管理心理学模拟测试题管理心理学一朱国定一上海教育出版社一第一版一17元Open:管理心理学一朱国定一上海教育出版社一修订版一20元模拟测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P2A.所有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B.管理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C.管理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D.管理活动中的心理过程2、在人的个性组成中,较多受生物因素的影响,较少受社会影响的是(C)P4A.性格B.能力D.态度3、主体对某特定对象进行认知、评价并做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被称为(C)P51A.性格B.气质C.态度D.动机4、公认的"科学管理之父"是(八)PI7A.泰勒B.梅奥C.韦伯D.法约尔5、被人们称为“动作专家”的是(C)P18A莫雷诺B.勒温C.吉尔布雷斯D.泰勒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中,下列不属于个体主观因素的是(B)P39A兴趣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C.知识经验D.性格与气质7、在知觉过程中,人们趋向于对容易说出例子的事物给予高判断,即所谓(八)P44A.易获得性偏差B.基础比例偏差C.社会刻板印象D心理定势8、某人与多年4目识的女友分手后从此一蹶不振,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C)P133openP128A.攻击B.升华C.冷漠D.退化9、某厂发放的一笔奖金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一经取消,职工便怨声载道,生产效率大幅度下降,这说明这笔奖金是(C)P91A.强化因索B.激励因素C.保健因素D.精神因素10,管理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他的(B)P85A.能力和工作难度B.能力和激励水平C.性格和机遇D.价值观与态度I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对成就的需要、对社交的需要和(D)P95openP94A.对发展的需要B.对享受的需要C.对精神的需要D.对权力的需要12、阿Q在被别人打了以后说是儿子打了老子,其行为属于下列哪种类型?(C)P134openP129A.反向行为B.压抑C.合理化D.升华13、"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等都是(C)的表现。P134opeP129A.合理化作用B.投射作用C.压抑作用D.反向作用14、最早提出公平理论的是(B)P118openP113A.麦克利兰B.亚当斯C.勒温D.弗勒姆15、有明确的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的团体叫(B)P169openP165A.任务团体B.正式团体C.指挥团体D.利益团体16、将信息源发出的信息转换成媒体易于传送的信息称为(八)P139P133A.编码B.传送C.解码D.反馈17、就团队成员间的信任关系而言,下列哪一维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C)P189openP185A.一贯B.开放C.IE三D.能力18、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不仅在行为上与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且在信仰上也改变原来的观点,放弃原有的意见之现象称为(B)P176opeP172A.横仿B.从众C.暗示D.顺从19、在人际吸引中起长远作用的因素是人的(B)P155openP150A.外表B.个性品质C.熟悉程度D.利害关系20、"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是人际吸引中的(八)原则。P154openP149A.邻近B.相似C.一致21、关于"小道消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P143openP137A.新闻越新鲜,人们议论愈多B.小道消息都是一些不确切的信息C.小道消息极可能是下属的想象和忧虑心理的产物D.在工作中有关系者最有可能被牵涉到同一谣传中22、以下权力类型中属于领导的人格权力的是(C)P196openP191A.法定权力B.强制权力C.专家权力D.奖赏权力23、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当职工发展程度是能力高、意愿低时应采取(B)P219openP212A.命令式B.参与式C.说服式D.授权式24、根据PM领导行为类型理论,能够经常关心体贴下属的领导是(B)P209openP203A.P型B. M型C. PM型D. pm型25、按照通路一目标理论,邀请员工提供有关决策的输入,并且在最终决策中努力使用他们的建议,属于(D)领导P218openP211A.指挥型B.支持型C.成就导向型D.参与型26、俗话说"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C)的表现.P134openP128A.合理化作用B.压抑作用C.投射作用D.逃避作用27、领导者利用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由他们自己直接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这种领导风格为(八)P218openP211A.独裁型B.协商型C.集体决策型D.参与型28、认为员工导向的领导行为与生产导向的领导行为是相互排斥的,一个领导者只能偏向于一种领导行为,不能兼而有之,持这种观点的是(B)P205opeP199A.俄亥俄学派B.密西根学派C.菲德勒D.三隅二不二29、按照塔克曼群体发展四阶段理论,群体成员接受群体的存在,但对于群体的约束予以抵制,这一阶段属于(B)P172openP168A.形成阶段B.震荡阶段C.规范化阶段D.有所作为阶段30、关于自我效能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P65A.自我效能即一个人真正的能力B.自我效能感越强的人所设定的目标挑战性越低G自我效能感与个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无关D.自我效能感高的人,较少考虑消极的可能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 .霍桑试验P26答:霍桑试验是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其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研究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梅奥领导的哈佛研究小组参与了研究,先后进行了照明试验、福利试验、访谈试验和群体皿2 .心理定势P433 .双因素理论P904 .公平差别阈P126openP1215 .头脑风暴法P243openP239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P37-402 .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明其基本观点。P86-893 .简述弗洛姆期望理论的内容P97104openP96-1034 .简述菲德勒模型的主要内容P213216openP2072095 .简述群体决策的主要技术。P243244openP239-240三、案例题(20分)材料:实验室里的小陈前进研究所的实验室,只有两名工作人员,一个是30岁的小陈,另一个是45岁的女工程师。这个岗位技术性强,工作幽雅。一般人认为,年轻人能到这里工作该心满意足了。但是,小陈对这里的工作兴趣不大,工作几年没有什么进步。小陈这个人精力旺盛,善交际、善言谈,好动不好静。他走进安静的实验室就坐不住.特别是在工作量不大的时候,那位女工程师利用时间看书学习,他却安不下心,有机会就出去转.因此他给人留下了工作散漫的印象.有一次,一种新研制出来的防腐涂料急需进行各种性能测试,因为有些设备供应不上,眼看影响到工作。这时,小陈主动提出筹办此事.他不辞劳苦,多方奔走,终于在短期内完成了任务,保证了试验工作按计划进行。这件事使人们认识到小陈是有事业心的,而且颇有"外交"才能,肯吃苦,办事效率也高。于是,后来进行机构调整时,领导把小陈调到供应科,专搞科研项目的设备材料供应工作。小陈到那里后如鱼得水,工作相当出色.问题:1、从个性心理特征分析小陈做不好试验室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2、小陈调到供应科后工作出色,说明领导在用人问题上应注意什么?P6266,P7780模拟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翅1、B2、C3、C4、A5、C6、B7、A8、C9、ClOxB11、DI2、C13.C14、Bl5、B16、AI7、CI8、Bl9、B20、A21、B22、C23、B24、B25、D26、C27、A28、B29、B30、D二、名词解释1.霍桑试验霍桑试验是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桂桑工厂进行的,其初衷是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研究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梅奥领导的哈佛研究小组参与了研究,先后进行了照明试验、福利试验、访谈试验和群体试验.2.心鳏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定势使人对主观刺激的知觉更有方向性,但也会使人从主观状态出发去歪曲事实,影响与他人的交往,或者在交往中存有偏见。3.双因索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通过调查发现,使职工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来自不同的两个方面,他称据此提出了“双因素理论"的观点。他认为,改善造成职工不满意的因素,只能消除职工的不满,不能使职工感到非常满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这些因素称为“保健因素";改善使职工非常满意的因素可以强化职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能够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职工的工作效率.这些因素称为"激励因素”.4 .公平差别阈我国学者俞文钊教授认为,当两个人的条件不相等时,无差别分配与悬殊差别分配都会产生不公平感,只有适宜差别分配才能产生公平感,而这个适宜、合理的差距的量值,就是"公平差别阈",即使两个条件不相等的人刚能产生公平感时的适宜差别的比值.5 .头脑风暴法又称脑力激荡法,它利用一种观念产生的过程,鼓励群体成员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在这个程序中,贯彻"无批评"的原则,群体成员可畅所欲言。当所有方案都记录下来后,才允许群体成员来讨论分析这些建议与方案。三、简答题1.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答案要点:个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受客观因素影响,而且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性格、气质、经验知识等均影响个体对知觉对象的选择,主要包括:(1)需要和动机。需要是个体动机的源泉,而动机引导行为指向目标。凡是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动机的事物往往成为知觉的对象。1 2)兴趣。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倾向,它促使个体对某种事物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向往.2 3)知识经验。个体过去长期积累下来的与当前的知觉有关的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选择性.3 4)性格与气质.外倾或内倾性格的人对环境变化反应不同,气质类型会影响知觉选择性的速度和数量。4 .什么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明其基本观点。答案要点: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并且可以从低向高划分为不同的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体现人类本能的低级需要,另一种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作高级需要。他所提出的五个层次需要中,生理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一般偏重于物质的要求,它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而社会、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则属于高级需要,一般偏重于精神的要求,它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时,其激励作用就会随之减弱或消失,这时必然会倾向于更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高层次的需要就成为新的激励因素。BP:(1)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从低向高发展;(2)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3)同一时期内,可能同时存在几种需要,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需求支配的.但每一时期内总会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4)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