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导则(试行).docx
意度调杳问卷判断城市人居环境的现状总体情况,分析识别发展短板和问题,回顾上一年度城市体检提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和治理措施实施成效:有条件城市可结合对“十三五'时期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整体状况进行体检评估,综合相关领域工作成效及突出问题。通过城市体检逐步实现补短板、守底线、惠民生、提品质等工作任务。(1)生态宜居。反映城市开发强度、密度,大气、水、绿地等各类生态环境要素保护情况,碳排放及城市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情况。(2)健康舒适.反映城市社区服务设施、社区管理、社区建设、公共卫生、能源利用等基本情况,城市居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及老旧小区改造情况。(3)安全韧性。反映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的风险防御水平和灾后快速恢熨能力。(4)交通便捷。反映城市交通系统整体水平,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和便利性,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等指标。(5)风貌特色。反映城市风貌那造、城市历史文化传承与合理利用、游客规模等情况。(6)整洁有序。反映城市市容环境和综合管理水平、社区物业管理等情况。(7)多元包容。反映城市对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人群的包容度指标,反映城市住房保障等情况。(8)创新活力。反映城市创新能力和人口、产业活力、政府负债、城市信贷结构等情况。垃圾治理、公厕服务、规划评估等方面开展体检;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数据采集分析和社会满足度调查等方法,依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找出差距,查准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城市环境卫生建设补短板行动方案提供支持。4 .燃气安全专项体检.主要围绕气源、管网、服务、安全、智慧、规划等方面开展体检。采用统计数据、监测数据、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通过分析、计算、统计、比较,判断城市燃气系统的短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设、运行、维护指引,形成城市燃气体检报告。5 .道路交通专项体检.按照城巾道路、静态交通、公共交通、交通安全、规划评估等方面展开体检。结合统计数据、大数据分析和问卷调查,切实排查、梳理交通领域内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在此基础上给出建设和管理指引,补齐短板,构建完善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城市交通承载能力。6 .园林绿化专项体检.围绕绿地建设综合情况、公园绿地供给质量分析及供给数量质量分析、绿道建设成效等方面开展体检。采用资料调取、台帐查阅、大数据分析与满意度调研结合的方式,综合判断城市园林绿化突出问题,为提高绿地覆靛率和服务水平提出针对性建议。7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专项体检主要围绕居有归属(综合服务设施)、学有优教(教育设施)、病有良医(医疗卫生设施)、老有颐4 .指标优化原则无论是城市综合体检指标还是城市专项体检指标,初步设定的指标仅作为参考,各城市可以根据城市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原则上综合体检指标数量不少于65项,指标调整数量不超过总指标数量的10%。指标优化调整原则如下:符合政策及价值导向要求:及时落实2021年度住建部城市体检工作思想,将绿色低碳发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城市更新作为城市体检工作的价值导向,充分考虑民生所需、民心所至。指标选取应符合未来发展、规划导向:符合国家、省政府政策导向。符合可代表可衡量原则:指标可代表反映体检核心内容,如城市宜居性、包容性、韧性;指标直观可衡量,优先考虑以白分比形式设置指标。利于后续获取及实施操作:考虑指标的可获取性,避免指标设计与后续指标数据收集过程脱节,造成无效工作。可通过社会统计数据获取,如通过统计局统计数据:或者可通过大数据、智库等方式获取,如开源数据爬取等。兼顾城市特色与发展需求:一方面指标选取符合浙江省特色及所在城市的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指标选取要符合城市发展阶段需求和突出问题。5 .指标定义及计算导则对城市综合体检及城市专项体检中指标体系构成、定义、计三、体检问题识别与成果转化1.城市问题识别与分析通过“指标分析、满意度分析(样本城市及部分专项体检需求)、城市病识别、城市病治理”的主要流程,监测发现城市问题,识别城市疑难杂症,进行针对性城市问题治理,对症下药,精准治疗。体检指标数据分析。基于指标数据与多维数据对比综合诊断,底线指标要对标国家或地方标准规范、对标城市指标、国际标准、城市发展目标、历史数据。国家或地方标准提供了指标的基本达标水平,对标城市指标及国际标准则对城市指标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发展目标和历史数据反映城市治理发展的目标愿景及近年的成效。社会满意度结果运用.满意度调查主要针对样本城市(八个方面满意度调查)和部分专项体检。满意度调查直接反映市民对城市的认可程度,对社会满意度结果的合理有效利用可直观识别城市问题。针对样本城市,要对满意度综合得分较低的八大专项进行综合整治,设为下一年城市建设改造工作重点;其次要对满意度偏低的专项内容进行重点整治,制定明确可行的治理行动方案,加强定时监测与反馈,实时了解治理成效,积极通过:次满意度调查复核评估治理成果。重大城市病识别。当城市体检指标,尤其是底线指标对比国家或地方标准不能达标或勉强达标,与同类型城市指标差距过大,并在近年的城市治理工作中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的指标,可作为诊断城市问题的重点研究对象,严重的进一步诊断为“城市病”。科学分析城市问3.与重点工作的应用联动将城市体检成果主动运用到人居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中。将城市体检工作与城市更新行动、城乡景观风貌整治提升、千年古城复兴行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镇内涝防治、城市地下基础设施普查、完整社区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如体检中涉及城乡风貌指标可以帮助研判风貌问题及建设不足,纳入到下一阶段风貌整治行动计划之中。如根据交通专项评估,协同开展城市路网优化、事故点交通条件改善、TOD开发等工作。努力做到边查边改,边体检边完善,以体检促更新,形成查问题与提品质的无缝连接、紧密联动的高效工作链条。附件一:城市综合体检指标体系目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定义指标姆1区域开发强度%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占市辖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导向指标2组团规模Km'市辖区建成区内每一个组团的规模,有2个以上组团的应分别填报.组团指具有清晰边界、功能和服务设施完整、职住关系相对稳定的城市集中建设区块,组团规模不宜超过50平方公里。导向指标3人口密度超过年平方公里15万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Km'市辖区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5万人的地段总占地面积。人口密度是指城市组团内各地段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线标底指一、生态宜居(15)4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格过80米的数量栋当年市辖X建成M内新建住宅建筑中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建筑栋数。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屋面面层到室外地坤的高度,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控制住80米以下.底线指标5城市生态廊道达标率%市辖区建成区内组团之间净宽度不小于I(X)米的生态施道长度,占城市组团间应设置的净宽度不小于I(X)米I1.连续贯通生态廊道长度的百分比*生态廊道是指在城市组团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1厅扩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底线指标6第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幅度%当年城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一年度城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降低幅度。底线指标7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市辖区建成区内按照绿色建筑相关标准新建的建筑面枳,占全部新建建筑总面积的百分比,应达到100%。导向指标1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市括区建成区内城市生活垃圾中物质回收利用和能源转化利用的总量占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导向指标一、健康舒适(9)16完整居住社区覆盖率.%市括区建成区内达到S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试行)的居住社区数量,占居住社区总数的百分比。导向指标17社区便民商业服务设施频滥率%市辖区建成区内有便民超市、便利店、快递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社区数,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导向指标18社区老年服务站覆盖率%市辖区建成区内建有社区老年服务站的社区数,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导向指标1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市辖区建成区内公办幼儿园和普思性民办幼儿园提供学位数,占在园幼儿数的百分比。导向指标2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分担率%市辖区建成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占总门诊员的百分比。导向指标21人均社区体育场地面积m?/人市辖区建成区内常住人口人均拥有的社区体育场地面积。导向指标22社区低碳能源设施涉盖率%市整区建成区内配法充电站(桩)、换电站、分布式能源站等低碳能源设施的社区数S1.占社区总数的百分比.向标导指60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当年全市全社会实际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窕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导向指标61万人新增中小微企业数垃个I万人当年市辖区内净增长中小微企业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导向指标62万人新增个体工商户数量个/万人当年市辖区内净增长个体工商户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向标导指63万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个/万人当年南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导向指标M万人上市公司数量个/万人市辖区内上市公司数量,与市辖区常住人口的比例。导向指标65城市信贷结构优化比例%全市当年城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基准年(2015年)城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百分比。导向指标m标计算方式市辖区建成区内每一个组团的规模.建议数据获取方式组团划分可以参照城市总体规划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组团划分.组团数量及规模雌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填报,建议同步提供空间矢量文件.(3)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域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四示解释市辖区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地段总占地面积.人口密度是指城市组团内各地段单位土地面积上的人数量.m标计算方式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市辖区建成区内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1.5万人的地段/市辖区建成区总面积人口密度(万人/平方公里)=市辖区建成区内单个组团常住人口数/单个组团面积建议数据获取方式建成区面积、组团面积及范围矢量E议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各镇街常住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居住半年以上的勺屎人口)数据,建议由公安机关提供.(4)新建住宅建筑高度超过80米的数量(栋)指标解释当年市辖区建成区内新建住宅建筑中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建筑栋数.新建住宅建笊指当年竣工验收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是指建筑物屋面面层到室外地坪的高度.蹒标计算方式市辖区建成区内新建住宅建筑中高度超过80米的住宅建筑栋数.建议数据获取方式新建住宅建筑高度建议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5)城市生态廊道达桁津(%)蝌指市辖区建成区内组团之间现状净宽度不小于100米的生态廊道长度,占城市组团间规划净宽度不小于io咪且连续贯通生态廊道长度的百分比,属于现状可。指标。生态廊道是指三城市组团之间设置的,用以控制城市犷展的绿色开m标计算方式市辖区建成区内组团之间净宽度不小于100米的生态廊道长度/城市组团间应设苣的净宽度不小于100米且连续贯通生态廊道长度Xlo0%建议数据获取方式建议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的组团划定。组团之间现状生态廊道长度及净宽度、规划生态廊道长度及净宽度,建议由规划行政主管部|,海供.(6)单位GDP二氧化碳其诚降低(%)IS标解释当年城市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