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沁源县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力量。妇女的发展水平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妇女事业,始终把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贡任.1997年以来,先后颁布实施了妇女发展"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特别是"十一五”规划,有力地促进了妇女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全县广大妇女生存和发展环境日趋和谐,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受教育程度和卫生保健状况显著改善。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丁受各种因素制约,我县妇女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谢,妇女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妇女参政议政主流话语权还较弱,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而促进妇女发展依然任务艰巨。"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两性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山西省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长治市妇女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耍求,结合我县妇女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社会公共政策,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及公共丑生服务,不断提高妇女的健康和社会福利水平: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教育、就业机会和享有教育、经济资源的权利,不断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创业就业的能力和层次:保障妇女平等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层次,扩大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健全妇女权益保障机制,有效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发展环境。积极推动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二、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延长妇女健康预期寿命。一一保障妇女在盛个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保健用务。一-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1岁以上。2、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一一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8%以上。一-亩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一-孕产妇保健健康管理率在农村达到90%,城镇达到9S%。一一降低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死亡率。3、降低妇女常见病患病率,提高普查普治率。一一妇女常见病预防知识普及率达到80%.一一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70%.一一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瓶的早诊早治率。一一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4、有效控制妇女艾滋病与性病感染率.一一妇女艾滋病与性病防治知识普及率达到85%o一一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到70%以上。一一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50%以上。一一感染艾滋病和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5,降低孕产期妇女中重度贫血患病率。6、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一一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一一提高妇女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一一降低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一一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和社区康红机构。7、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建设。一一妇幼保健机构达标率达到80%以上。8、保障妇女平等享有计划的生育的权力,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一一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控制在60%以内。一一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80%以上。一一妇女避孕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一-妇女节育知情选择率达到85%以上。一一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保持在90%以上。一-降低妇女非菽愿妊娠率。一一降低妇女人工流产率.一-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一一保障流动妇女享有同等条件的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9、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持续增加。一一提高妇女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比例。一-提高妇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策略措施1、加大对妇幼卫生的支持力度,保障妇女整个生命周期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卫生投入机制,进一步整合公共卫生资湖,健全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次善农村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和服务资源短缺状况,加强对乡、村妇幼卫生人员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妇幼卫生服务。2,强化卫生行政执法。认真贯彻6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3及山西省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妇幼卫生保健产品、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行医、非医学目的鉴定胎儿性别等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违法行为。3.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加强基层产科建设,加大妇幼保健人员医疗技术的培训力度,提高孕产妇医疗保健水平。依法开展孕前保健服务,做好孕前卫生咨询、卫生指导和孕前医学检查。落实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政策,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4、创造促进自然分娩的社会环境.普及自然分娩知识,为孕产妇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和健康教白,帮助孕产妇树立正确生育观,科学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加强围产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诚少不必要的医学干预。5、加强对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工作。宣传普及妇女健康知识,加强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妇女常见病预防和治疗水平。1-2年为女职工、23年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一次妇科及乳腺疾病普查.扩大宫颈癌和乳腺癌免收检查的覆盖范围,对贫困、重症患者的治疗实施免物或补助政策。积极开展生命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利用卫生服务的能力。6,全面开展妇女生殖健康服务。积极开展婚前医学检查,为育龄夫妇提供计划生育指导。强化刃女共同承担避孕节育的贡任意识,研究开发安全有效并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和产品,拓宽避孕药具的获取渠道,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7、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完善艾滋病和性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强对女性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强化对娱乐场所的监管,推广有效干预措施。把预防艾滋病、梅蠡等母婴传播纳入妇幼卫生常规工作,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综合服务.8、做好流动妇女的丑生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对流动妇女I1生保健知识的宣传,蝌强流动妇女的自我保健诲识和能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办法,保障流动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将潦动孕产妇保健纳入医疗保健单位综合H标考核内容,9、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加强对妇女特别是老年、残疾妇女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指导,引导和鼓励妇女枳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健康和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脯食营养指导,面向孕妇、乳母等贫血高危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降低妇女孕产期和哺乳期中重度贫血患病率。建立陨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服务网络和社区康发机构,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和干预。(一)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1.在教育法规政策及规划的制定、执行和评估中落实性别平等原则。2、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3、保障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一一适龄女童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8%,一一消除女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现象。4、保障女童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白。一-女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6%。5、积极促进提高女性高等教白入学率。一一提高妇女接受职业学校数目的比例。一-妇女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中比例达到35%一-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盘盖。6、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受教白水平。一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IO年。一一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妇女接受成人教育的比例.7,降低妇女者壮年文盲率.一一妇女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0%以下。8、加大妇女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一一提高妇女科技人才的比例.一一妇女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达到53%。策略措施1、在教育发展战略中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在有关教育法规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修订和评估.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体现社会性别意识。改善教育管理者的性别结构,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层的妇女比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弱化性别因素对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鼓励更多妇女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2、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村家长保障女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自觉性。制定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女童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措施,依法保陈女童平等接受各阶段教育的权利。3、提高妇女接受高等教育水平。保障妇女平等接受高等教自。采取枳极措施,提高妇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落实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政策。4、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和费源.在政府补贴的专项培训中,保证符合条件的妇女平等享有参加培训的权利。完善相关资助政策,为失业妇女、曲困妇女、残疾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造务件。5.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鼓励妇女接受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妇女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妇女利用网络媒体接受远程教育的能力.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多样化教育模式,满足妇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继续扫除妇女文盲,巩固扫盲成果。6、加循女性人才培养。把培养女性人才作为实施全县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女性人才库。加大对女性党政干部、企业管理干部的培养、培训与交流力度。加强妇女理论研,不断探索妇女成才规律。大力实施“女性人才提升工程”。()妇女与经济主要目标1、消除就业性别歧视,促进妇女平等就业。一-改善妇女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提高妇女在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型产业、行业中就业的比例。一一提高妇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率。一一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率。一一提高残疾妇女的就业率。2、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的比例。一一城镇堆位从业人员中女性就业人数逐步增长,就业比例保持在40%以上。一一城饺登记失业妇女就业率达到40%以上。一一城镇妇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卜.。3、创业人员中妇女比例不断提高。4、男女非农就业率和男女收入差距缩小。5、提高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一一高级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6%,一-中级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5%。-初级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5%。一-技术工人岗位等级中女性比例比2010年提高1%。6、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的比例。一一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例不低于42%;7、保障女职工劳动安全,减少女职工职业病的发生。一一提高女职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一-禁上安排妇女从事女性禁忌的劳动。-女职工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享有特殊劳动保护。一一每两年为接触有职业病因素的女职工进行不少于一次的职业病健康检查。一一女职工职业病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8,保障农村妇女平等获得和拥有土地相关权益。一一确保农村妇女平等获得和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一一保障农村妇女平等获得和拥有宅基地分配权。一一保障农村妇女平等获得和拥有征地补偿权。9、妇女贫困率明显降低,贫困妇女基本生活得到保障。10、发展家政服务业。策略措施1、加大对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将促进妇女就业列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妇女提供与男子平等参与经济决策、经济管理的机会和途径,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决策管理的水平。2、确保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有效服务的权利。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参与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分配权利,保障多元化分配形式中的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