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docx
沁源县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为促进我县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B、山西省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d长治市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妇女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困绕统筹推进"五位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平等发展、协调发展和妇女参与原则,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中国妇女发屣纲要(2011-2020年)、山西省妇女发展"卜三五”规划、6长治市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着力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仃改革发展成果,努力实现全县妇女全面发展、两性平等和谐发屣、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社会性别意识基本纳入社会公共政策和法规体系。妇女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参政水平桎步提高,经济地位明显提升,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持续提高,社会保障和妇女福利水平稳步提升,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显著优化,实现贫困妇女精准脱贫,区域和城乡妇女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一)妇女与健康主要目标1、延长妇女健康预期寿命。一一妇女在整个生命周期享有乩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一一妇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2、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一一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10万以内。一-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县为单位达到98%以上。一一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城镇达到95%。一一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农村达到90%.一一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降低。3、降低妇女常见病患病率,提高普含普治率。一-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到80%,一一提高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早诊早治率。一一降低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4、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一一减少妇女非意愿妊娠.一一降低妇女人工流产率。一一保障流动妇女与当地妇女均等享有基本公共Tl生计生服务.5、仃效控制妇女艾滋病与性病感染率。一一孕产妇艾滋病检测率达到95%以上。一一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95%以上。一一孕产妇乙肝检测率达到95%以上。一-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6,降低孕产期妇女中重度贫血患病率。7、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持续提高。8.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建设持续加强。一一妇幼健康服芳机构达标率达到80%以上。9、妇女参加全民健身的人数持续增加。策略措施1、加强妇幼健康体系建设,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设置政府举办、标准化建设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完善乡村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畅通危重孕产妇急救转诊绿色通道。加强国产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垂点专科建设,加大妇产科医生的培训培养力度,抓好基层妇幼卫生人力和计生专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I加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妇幼健康服务和管理水平。2、强化卫生计生行政执法。认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仃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证行医、非医学目的鉴定胎儿性别等危宙妇女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3、加大妇女健康的经费投入。合理安排资金,扩大妇女筑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范围,解袂影响妇女健康的突出问题。探索建立流动妇女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偿机制,促进城乡妇女共享均等化卫生保健服务。4、保障母婴安全。实施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保障工程,全面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加强高危孕产妇筛查与管理,继续实施农村孕产妇分娩补助项目,完善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全面推行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向孕产妇免费提供生育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促进住院分娩率的持续提急.加强助产技术准入与管理,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5、加强妇女常见病防治。建立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杳制度,逐步扩大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项目覆盖范围,提高妇女常见葫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完善妇女医疗保障,逐步将妇女乳腺癌,宫颈痢等纳入重大疾病救治范围.6、预防和控制妇女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针对女性重点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完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机制。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强对娱乐场所的监管,严厉打击吸毒、卖淫婢娼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效控制传染途径。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服务纳入妇幼保健常规工作,全面开展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规范的干预和治疗,开展喂养、心理等方面的指导.7、全面开展妇女生殖健康服务,针对妇女生理特点,普及生殖健康、避孕节育和妇女常见病防治知识,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规范青春期、育龄期、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生殖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有针对性的解决妇女特殊生理时期的健康问题.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积极推广安全有效兼顾预防性传播疾病的避孕节育新技术和产品,提倡避孕措施的知情选择,拓宽避孕药具的获取渠道,强化男女两性共担避孕节育的贡任意识,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8、改善妇女营养状况.开展营养与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合理膳食指导,提倡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孕前、孕产期和岫乳期妇女等重点人群提供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合理补充营养素,预防和治疗孕产妇贫血等疾病。9、做好流动妇女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对流动妇女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增强流动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完善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办法,保障潦动妇女享有与户籍所在地妇女同等的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10,鼓励妇女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实施全民健康战略.积极发展城乡体育运动,加强对妇女体育健身的科学指导,重视引导老年妇女、残疾妇女开展体育活动,推行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贽开放。(一)妇女与教育主要目标1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2、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女童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女性平等接受高等教育。5 .提高妇女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一一妇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比例占培训总数的28%.6、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一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妇女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7、加大妇女科技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策略措施1、在教育工作中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将妇女教育主要目标纳入全县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考核范围。在教育法规政策的制定、修订和评估中体现社会性别视角。改善教育管理者的性别结构,提高位级各类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层的女性比例。2、提高学校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意识。对教育工作者进行社会性别意识培训:在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体现性别平等: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意识:加强性别平等理论研究。3、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3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特别是茯困地区教育的扶持力度,推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白力度,完善各类教育资助制度,制定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女童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政策措施,依法保障女童平等接受各阶段教育的权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女生助学活动。4、加强妇女职业教育。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为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建立而向农村妇女的多层次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对农村妇女和城镇失业妇女进行创业就业实用技术培训和文化知识教育。完善相关资助政策,为失业妇女、贫困妇女、残疾妇女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创造条件。重视残疾妇女的就业培训。5、提高妇女终身教育水平。建立完善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大众化、社会化终身教育体系,支持用人堆位为妇女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注重提高妇女的学习和创造能力,提高妇女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探索多样化教育模式,满足妇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积极为老年妇女提供方便、灵活的学习条件。6、加强女性人才培养。把培养女性人才作为实施全县人才战略的全要内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女性人才库。加大对女性党政干部、企业管理干部的培训、培养与交流力度.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改善各领域的性别分布结构: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高中为基础、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介的高技能女性人才培训培养体系,不断探索妇女成才规律。()妇女与经济主要目标1、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劳动权利,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一-提高妇女在高新技术领域和现代服务业的就业比例。一一提高妇女新增劳动力的就业率。2、提高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的女性比例。一-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40%以上。一-城镇登记失业妇女就业率达到40%以上。一-城镇妇女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3、男女非农就业率和男女收入差距缩小。4、提高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一一而级技能劳动者中的女性比例达到36%.一一技术工人岗位等级中的女性比例稔步增加.5,提高高级专业技术人抗中的女性比例.一一而级专业技术人ft中的女性比例不低乎42%.6、在建立工会女职工组织并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事业单位,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卷订率达到80%以上。7、保障农村妇女平等获得和拥有土地等相关权益。8、妇女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9、鼓励支持妇女向现代服务业转移。策略措施1、加大对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力度。关注女性特殊权益和需求,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享有劳动权利的政策。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劳动就业与收益分配权,保障妇女平等获得资本、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权利。2、严禁各种形式的就业性别歧视。除法律规定不适合女性的工种、岗位以及特殊职位外,任何单位在录用人员时不得以性别或变相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性或提女性录用标准,不得在劳动合同中规定或以其他方式变相限制女性结婚、生育。加强对用人堆位和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督指导,促进男女公平就业。加大妇女再就业支持力度,积极探索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妇女生育价值社会补偿办法。3、加大对妇女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弘扬创业精神、宣传创业典型增强妇女创业意识:优化公共服务、加强信息指导、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提供资金支持、税费优惠帮助妇女创业,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金资助妇女创业,通过财政援助、购买服务等扶持零就业困难妇女就业创业。4、拓宽妇女就业渠道。落实财政保障、税收优慰和金融支持等创业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各类企业吸纳妇女就业。打破职业、行业间的性别壁垒,鼓励支持妇女由传统产业向科教文卫、金触保险、网络通信、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转移,实现妇女充分就业。5、分类施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困难妇女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就业引领计划,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积极促进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加强就业援助,积极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置大龄、残疾等就业困雄的妇女就业,特别做好"零就业”家庭妇女的楮扶工作。落实针对就业困难妇女的社会保险补贴,就业培训补贴,创业扶持贷款等扶持政策。消除政策和制度障碍,多渠道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