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SD08 0005—2024内河智慧港口 信息化建设指南.docx
-
资源ID:1407344
资源大小:66.71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SZSD08 0005—2024内河智慧港口 信息化建设指南.docx
ICS35.240CCS1.67SZSD数字山东工程标准SZSD0800052024内河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指南InlandsmartportInformationconstructionguide2024-04-15发布2024-06-01实施济宁市大数据中心发布本文件按照GB/T1.1-20204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木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近任。本文件由济宁市大数据中心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胞位: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济宇市大数据中心、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E.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娜、万海羟、张亚、杨景军、张英明、石国安、高峰、陈爽爽、胡羽媒、军希良、侯东海、傅乃玉、杨永刚、赵广申、马慈卿、程豆、陈帅、杨宝珠、李建、熊喝、郛第。内河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提供了内河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内河智然港口信恩化项目的新建和改扩隹.2规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缎保护基本要求GB501742017数据中心谀计规范AQ303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港口port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陆联运设备及条件以供船舶停泊、装和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3.2智Ie港口smartport以现代化茶础设施设备为聪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运输业务深度融合为核心的现代新型港I1.3.3支撵平台supportplatform向智慈港口各类应用提供支持的中间平台,3.4智能闸口i11t11igentgate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对集装箱码头的出入I进行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的成套集成化设备.4缩略语下列缩珞语适用于本文件.AGV:自动导引运输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aationModeling)ECS:设备调度Ij控制系统(EquipmentControlSystem)GlS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aationSySIea)IC: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GVs智能引导运输车(IntelligentGuidedVehicle)OCR: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TOS:码头操作系统(TeminalOperationSystem)5建设内容及总体框架5.1 建设内容内河智慈港口信息化建设宜由信息聪础设备设施、应用支撞环境、电本应用、专项应用祖成。a)信息基础设符设施主要包括监测设施、通信传输设施、数据中心设番、控制与服务设施、供配电一一和照明设施b)陶用支找环境主要包括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业务支撑环境、数据服务平台等.O基本应用是面向港口生产经营及运维的基础业务开展的智抵化应用,主要书集袋箱、散货、件杂货、液体化工等不同类型的码头应用.d)专项应用是面向不同专业化码头的特定任务开展的智墩化应用需求和根据技术发展趋势适度开展的专业场景、创新场景等应用.5.2 总体框架内河智怒港口信息化建设总体技术框架见图1。IhbII1(一水务II期Ug务平台U桧3用1、-zJM>T0CC1.-aR-台静离舞慝Sl森富用建M由支环图1内河智超港口信息化建设总体技术框架图6信息基础设备设施6.1.1内河港口的信息条础设备设施宜以港口作业区为单位进行建设,包括通信传输网络、数据中心设的、现场监测感知设备、基础设备的智能捽制、流程控制以及装卸设备的智能化建设或改造.6.1 .2各类信息基础设备设施宜优先采用信创产品.6.1.3 通信传给设施、供配电设临、基础支撑结构等宜根据设施扩容要求等因素适当扩展.6.1.4 各内河港11宜隹立自己的数抠中心,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建或租用,数据中心机房宜按照GB50174的要求执行.6.1.5 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包含主机及存储设需、网络安全设符,宜采用云技术架构,按照满足智怒港口业芬发展需求建i殳.租用公有云资源隹设的,可按照当年业芬发展需求建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6.1.6采用数据通信技术,建设保障智量港口支按平台运行、传给、交换、管理和控制的传输网络.同城不同港区宜设置。用通信链路与中心机房连接,且至少采用两家运甘商网络链跖”6.1.7 内河智侬港口信息化系统宜配置相应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设备,信息安全的建设与面督管理宜按照GB/T22239要求,合抻确定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并选择相应的安全设备,各物联网设符、视频监控设备.其他设备接入网络时宜按照GB/T22239要求.设置相应的安全策略.6.1.8 宜利用5G、WiFi6等技术,对港区进行无线用装,主要设备网络通估延迟小于20三s.6.1.9 19宜配置网络管理系统,对港区的有践网络、无畿网络及相关的IT聪础设施迸行管理。6.1.10 宜设四区域基准时钟,为信息系统提供同步源,旦配置北斗授时模块及备用授时模块.6.1.11 1.116在保证智6港I支撑平台所需计尊和存储能力的荔础上选择采用自建机房或购买服务,中心机房的设猊宜不低于GB50174-2017中规定的C级标准.整个机房工程,宣包括信息接入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智能化总控室、信息脚络机房、用户电话交换机房.消防控制室、智能化设备间等,以及生产指挥中心、中控室、设备远程操作中心、安防监控中心、应为响应中心等.6.1.12 根据12流程要求.宜配置满足货物装卸、堆存、分拣、混闿、中转联运等功能的智越化终端设备,6.1.13 宜设置专用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作为智魅港口监控、指挥、调仪和业务连域性运行的场所,含口常值班和陶急指挥等.6.2 环境感知检测设备宜在港区内包括码头前沿、堆场、出入11等曳点区域部署环境感知终端、智能传蛾器、智能辍像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定位终端等数字化工具和设的.眼合图像识别、振动感知.声许感知、射频识别、电磁感应等关键技术,实现港区现场数据的全面采集,实时那知生产过程和关键装备运行数据和状态.6.3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6.3.1 宜在货物堆存区、装卸区(码头、铁路、汽车、货物出入口<l11>、人员进出通道、库内区间通道、阳网(墙等位置设置摄像头监控点。监控范用确保能翡清晰监控货物进出、人员进出、货物储存情况、货物装卸和作业过程。6.3.2宣对自动传幼和装卸设备等设置摄像头监控点.监控范围确保能师清晰监捽货物进出、自动传输和装卸的作业过程。63.3直设置广角或云台摄像头,满足对区域全班式监控要求,所配附的视频监控摄像头能显示人员的活动情况,面部特征的有效画面不少于监视显示画面的1/60,健行饮识别寄递物品的生耍特征,实现移动侦测。6.3.4宣在生产用房与外相通的出入1.I、生产指挥调度中心、中心H算机房及设备捽制机房处设置出入口控制装置.6.3.5宜在生产用房的集中人员出入口设祝出入口控制系统,配置通道式闸机、通过式金属探测门及手持式金属探测港.且通道式同机支持人脸识别通行功能.6.3.6根据使用偌求在生产用房内可设置信息发布显示群.6.3.7堆场宜建立通道出入卡11,配置摄像头或RFID读取设备.识别车辆信息弁与生产估息系统联同,实现进出场地货品或运车辆符案信息判断的功能。638宜建设视频智能分析功能,用于人脸识别、入侵检测、安全生产检测等应用。639目建设视频统一管理平台,支持主流厂商的摄像头,使用统一的结构支持不同的设需和下奴平台.提供开放平台.接口标准,可以基于平台的开放能力进行部署和开发.支持在远距离及相互孤立的各级机构之间实现数据共享.6.3.10宜能存储至少90天的所有摄像机视频画面.64智转装备与自动化装卸流程6.4.1集装箱码头宜对岸桥、场桥(轮胎吊、凯道吊)、水平运输设备(集卡等)等装卸设备进行智能化建i殳及改造,实现奘卸设备的远程遥控操作或自动化操作,口智能集卡具备自主行驶、自动现划路径、智能避障、精准停车等功能.642专业的干散货码头贪对装船机、卸船机、堆取料机、装车楼、栩1乍机等装卸设得进行智能化建设及改造,实现装卸设i的远程遥控操作或白动化操作。6.4.3通用散杂货码头宜对门机进行智能化建设及改造,实现门机的远程遥控操作或自动化操作,直建设地晡无人系统.644宜建设各港区的控制系统,包括故货码头流程控制系统、洒水抑尘控蒯系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符冏度控制系统,以及通用的照明控制系统'变电所监捽与管理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雨污水自动处理系统、雨水泵站控制系统等,根据不同的码头类型,宜设置相应控制系统.用于生产作业的散货码头流程控制系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设备隅度控制系统宜将所有笠卸设番统一调度、有序运营、实时监控,提升管理水平。7应用支撑环境7.1 地理信息系统(GiS)7.1.1 宜配置全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各种业务应用提供统一的GIS平台,且其子三维GIS、帧斜扭影、而分遥感、而精度地图等技术,实现港区设备设施的三维建模以及综合显示生产运营及设备状态信息.7.1.2 智惑港U业务系统设计、建设、应用过程中宜根据需求合理选择地理信息数据精度,7.1.3 13高精度地图数据模型除酒足地理信息数据以外,宜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港区设施、装卸设备、船舶、流动机械(包括集卡、笠投机等)模型,具备辅助完成高精度定位功能及道路引导的能力.7.1.4 高精僮地图精度宜达到厘米级,可支持车辆、设备的精准标定与显示.7.1.5 高精度定位宜采用北斗系统.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准的空间定位,为智态港11各类传感器提供精准的定位埴覆信息,旦能筋通过提供空间连续被法的定位增强信息,支掠乍柄在行驶过程中的高精度定f.定位精度小于SoCm。7.1.6 新建港口作业区宜建设BlM信息模型.已建港口作业区可建设BlY信息模型.BlX信息模型宜具法轻吊化提取处理和.次开发能力。7.1.7 基于BlY术的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宜以BlM模型为我体.实现港口所有建筑物及设备的设计、建造、装配、验收、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工程项目人员、工程机具、工程材料、工程动态进度数据、工程档案的管理应用,井为港口运营期的业务应用提供数字化交付成果支撑,7.2 视叛汇聚平台7.2.1宜建设具备视痂图像资源汇聚、视姣图像资源训用、视物图像信恩查询检索等服务能力的视频汇聚平台,并实现与上级视频监控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722视频汇聚平台宜具备域于视频的事件检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入侵检测、交通拥堵'火灾检测等.7.3物联网平台宜建设智慈化设备信息互岷的物联网平台,并搭建集第知、采集和监视于体的感知监控系统,捉供对港区内谷专项管埋的数据共享服芬,满足港区内安全麻效生产、绿色运营监控、应急管埋、封闭化管理、运输车辆管理、智能水平运输、能源管理、环境管现等的要求。7.4数据服务平台7.4.1 总则数据眼务平台宜具备数据汇交整合功德,提供统一的集成服务和应用服务,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和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其功能模块包括:a)数据汇交整合:按照港区业务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