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_2.docx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东至县昌盛建筑XX编制时间:2013年7月第一章、编制依据1第二章、使用国家及地方规范清单O第三章、工程概况O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14.1部署原则14.2施工顺序及施工阶段的划分24.3测量控制及放线3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错误!未定义书筌。第六章、劳动力相关计划及主要施工机械相关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筌.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筌.5596. 1施工机械设备相关计划7. 2投入本工程的检测仪器及设备6.3劳动力投入相关计划第七章、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要点7. 1脚手架施工合适的方案8. 2主体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7. 2.1模板工程98. 2.2钢筋工程149. 2.3校工程1610. 2.4砌筑工程177.3屋面及防水工程19197.3.1屋面工程施工要点7.3.2SBS防水卷材施工要点207.3.3屋面渗漏的防治措施207.3.4其它防水工程施工要点227.4装饰工程237.4.1一般抹灰237.4.2外墙涂料施工合适的方案247. 5楼地面工程26第八章、工程质量控制措施388. 1质量责任制388.2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298.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308.4计量管理管控308.5工程技术复核与隐蔽工程验收318. 6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31第九章、季节性(冬、暑期、雨季、台风季节)施工要点439. 1冬期施工439.2雨季施工33第十章、技术节约措施34第十一章、安全技术和消防保卫措施36H.1施工安全措施36H-2高空作业安全措施46第十三章、成品及设备部件的保护措施52第I-四章、文明施工和标准化管理管控55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I页共49页筑面积为12041.43皿,地上面积为11044.35Itf,地下面积为996.99m主体为11层框架,地下一层层高为4.50m,一二层层高为390m,三十层高均为3.60m,十一层层高为3.60m局部位置4.50m«主要设计参数及概况如下:(一)地基与基础本工程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碎标号为C35,基础垫层碎采用Cl5。(一)主体结构工程混凝土工程:柱、梁、板混凝土为C25。砌体工程:填充墙均用加气混泥土砌块,均用V5混合砂浆砌筑。(三)装饰工程室外采用涂料面层,室内装修涂料面层。(四)门窗工程本工程门主要采用木门,窗户采用断桥铝窗。第四章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4.1部署原则实际特点,特确定如下部署原则:根据本工程既定的质量和工期目标,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解,确定各阶段目标。在各阶段中明确主导工序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技术管理管控和施工等保证措施,落实专人跟踪管理管控,相关项目经理重点监控。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管理管控,合理安排劳动力和施工设备的投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9页入,在确保每道工序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立足抢时间,争速度,科学的组织流水及交叉施工,严格劳动纪律,严肃施工调度命令,有相关计划、有目标的严格管理管控分包单位,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施工工期,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4. 2施工顺序及施工阶段的划分1、施工顺序:1)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按先结构后建筑,光主体后附属,从下到上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为确保施工工期,部分施工工序之间相关计划进行交叉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包括主体钢筋砂结构、砖砌体、屋顶结构的施工等。初步装饰施工,分阶段及时插入。2)、根据工程特点,将本工程的施工分为四个施工阶段,其中安装工程穿插到各施工阶段中。基础施工阶段:±0.00以下工作,碎底板、基础钢筋硅结构、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内外装修施工阶段;室外扫尾工程施工阶段:包括室外的各种配套相关项目施工。2.施工段的划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根据工作量、轴线等科学合理划分施工段。结构层施工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49页1.1 标准层:测点放线一旦核一柱墙扎筋、预埋、预留孔洞一验收f柱墙支模f支梁板模f扎梁板钢筋、预埋、预留孔洞f验收f碎整体浇筑一养护。1.2 砖砌体施工:清理一放线一砌墙体,墙内埋管一竖向管线安装一竖管试压保温1.3 .1内装饰:结构处理一放线一贴灰饼冲筋一立门、窗框一各类管道水平安装一管道试压一墙面抹灰一地面清理一做地面一安装门窗一小五金一调试f清理一交工。1.2.2外装饰:预埋件整理T弹线一安装盥钢窗框一墙面抹灰一外墙保温一外墙涂料一安装玻璃一嵌缝和防水处理。3、屋面工程(见主要技术措施及要点)3.1测量控制及放线采用井字型布孔法,从第二层起使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垂直线控制,引测到楼层之后拉通线弹线放样。放样采用经纬仪正、倒镜测点,+0.000之后布置激光铅垂测点,中间留两个引测点,以便校核。高程控制以地面稳固处设点作水准基准点,随着楼层的升高,采用悬挂钢尺传递法进行测量,每层设标高传递点,并通过地面经纬仪验证。楼层标高用水准仪测量。沉降观测:为基准点引测,该水准点必须坚固楞定。水准点固定方式见图(见沉降观测点按设计要求埋设牢固稳定,能长期保存,观测点上部必须为突出的半球形状或有明显的突出之处,以保证观测点上能垂直置尺,通视条件良好,本工程采用燕尾形观测点(见图2)。U(图1)沉降观测点图(图2)水准点固定示意图1-18圆钢2-细石磴回填3-混凝土沉降观测时,应特别注意观测点的首次高程测定,沉降观测点首次观测的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进行比较的根据,如初测精度不够或存在错误,不仅无法补测,而且会造成沉降工作中的矛盾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初测精度。,每个沉降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两次观测后确定。沉降观测与工程的位移、倾斜和可能出现的裂缝观测必须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定期进行,工程竣工后亦需进行变形观测,以便积累大量资料直至稳定为止。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成果处理,并输入电脑进行存档比较。沉降观测作业中应特别遵守以卜.规定:观测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49页仪器离前、后视水准尺的距离要用皮尺丈量,或用视距法测量,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根水准尺。前视各点观测完毕以后,应回视后视点,最后应闭合于水准点上。第五章主要技术措施及施工要点5.1脚手架施工合适的方案脚手架工程一、落地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I)脚手架的搭设在脚手架基础完成后再进行,脚手架的步高为1.8m,立杆纵、横向间距1.5m,离底部20Omm处设置一道大、小横杆,以保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性,架体立杆下设碎垫块或统浇60厚砂地面,并做好排水工作,防止架体下沉。脚手架搭设时,先立立柱,立柱架设先立里侧立柱,后立外侧立柱,再进行大、小横杆的架设,再在其上铺设脚手板,做好固定件后再进行第二步脚手架。连接杆的间距,其水平方向6000设一点,垂直方向每层设一点,可作矩形布置。外脚手架的断口处两端每步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用小48X3.5mm的钢管,长度在60Omm左右,一端用直角扣件与脚手架内侧立杆扣紧,另一端与埋入建筑物结构内的竖向钢管固定。连接件有适当的调整余地。连接点设在脚手架的立杆与大小横杆连接处附近,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6页共49页在第一步大横杆开始设置。外架围护采用脚手片。脚手架的搭设完成后先进行自检,再经专职管理管控人员、搭架人员、共同检查验收,经验收合格后办妥脚手架验收手续,在脚手架醒目处挂上脚手架验收的合格标牌,方可投入使用。二、下撑斜拉式槽钢悬挑式外挑脚手架搭设(1)基本要求用下撑斜拉式槽钢悬挑式外挑脚手架是施工临时结构,它要承受施工过程中各种垂直和水平荷载,因此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倒塌。并不超过结构的容许强度、变形、倾斜、摇晃或扭曲现象,以确保安全。(2)受荷情况采用毛竹脚手架,立杆、大横杆和小横杆是主要受力杆件。剪撑、斜撑和连墙件是保证脚手架整体恻度和稳定性的杆件,并具有加强脚手架抵抗垂直和水平力作用的能力。(3)脚手架的构造与搭设要求A、脚手工艺架立杆采用对绑扎连接,相邻两立杆接头应错开N50cm,且不在同一步距内。纵向水平杆接长绑扎连接。上下相邻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N50cm,同一步内两根纵向水平杠接头也应错开,并不在同一跨内。B、小横杆伸出外立杆连接点外15-20Cnb离外墙面IOcmo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7页共49页C、脚手架纵向两端和转角处起,在脚手架外侧每隔6-9cm(水平距岗)左右用斜杆搭成剪力撑,自下而上循序连序设置,斜杆用长钢管与脚手架底部成45-60度夹角。斜杆用旋转扣件与立杆和横向水平杆扣牢。D、外立杆里侧设1.2m高防护栏18cm高的拦脚板。外侧全部设置密目安全网,用18#铁丝捆绑上下两道水平钢管上。F、脚手架每隔4步,应在里立杆与墙面之间设统长安全竹片芭,支承在两根立杆上,用18#铁丝同立杆捆牢,每块竹片笆捆绑点不小于4度。I、挑架底横管,必须与楼板上预埋16钢筋不电焊,焊缝长度N60mm,焊缝高度23mm,预埋件616钢筋环锚固长度35d,并安入在楼板筋下面,同楼板筋用扎丝绑牢。三、门洞构造要求(1)洞口处增设的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优先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中心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OnlmiI(2)洞口两侧增设的横向支捺应伸出增设的斜杆端部;增设的短斜杆端部应增设一个安全扣件。四、脚手架地基与基础构造要求立柱下端应设底座或垫块,五、建筑出入口钢管脚手架搭设建筑物出入口处采用平行弦桁架结构形式,并进行出入U处脚手架加固。在开口处的两侧采用双立杆,悬空立杆下端增设安全扣件,此处连接要紧密,每步都必须设置。出入口脚手架上方设双层防护棚,满铺时间;2021年X月*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页共49页竹笆,以保护出入人员的安全。六、脚手架搭设顺序1、按脚手架的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2、杆件搭设顺序如下:放置纵向扫地杆一立柱一横向扫地杆一一第一步横向水平杆连墙件第二步横向水平杆。七、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1、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2、搭设立柱时,外径不同的钢管严禁混用,相邻立柱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构造要求。3、开始搭设立柱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4、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柱、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5、封闭行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柱固定。6、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三o7、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拆除。8、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剪刀撑、横向支撑等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o9、各杆件端头伸出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1